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钱乙儿科学的成就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808

时间:2020-08-11

钱乙,字仲阳,宋代东平人,约生于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约公元1035-1117年),享年82岁,是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


钱乙祖籍浙江钱塘,至曾祖钱赞,北迁东乎(今山东郓城东乎),年幼其父出游不返,其母病故,被姑母收养,随其姑父吕氏学医。钱乙治学,当初先以《颅囟方》及《内经》与诸家之说为本,行医儿科,元丰年中,曾治愈长公主女之疾,声誉卓著,被授予翰林医学士,后又治愈皇子仪国公之疾,提升为太医丞,后因自患周痹之疾,辞官返里。在其多年行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当时一代名医。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钱乙幼科冠绝一代”,这一评价并不为过。


钱乙一生著作颇多,有《伤寒论指微》5卷、《婴孺论》百篇、《钱氏小儿方》8卷、《小儿药证直诀》3卷。现仅存《小儿药证直诀》,其他书均已遗佚不见。


钱乙的学术思想,可以从《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得到充分体现。该书虽是一部儿科专著,以阐发小儿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为中心内容,并有不少创见,对中医儿科学作出了贡献;而其中一些理论与方药,实已超出儿科学范围,对中医学的其他方面亦作出了贡献。


其主要学术成就与观点如下:


一、儿科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与成人相比较,虽有很多生理病理一致之处,诸如脏腑功能的基本特点,阴精阳气的基本作用等。但小儿在生理、病理上,又有很多与成人不同之处,认识和掌握这些特点,是使儿科学能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先决条件。


钱氏沦述儿科疾病,首先从儿科生理特点入手研究,并加以阐发。他认为:小儿在生理上,“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因此,在病理上则“易虚易实,易寒易热”。钱乙的这一认识,早在《内经》等书中已经有了初步记载,如《灵枢·逆顺肥瘦》篇云:“婴儿者,其内脆,血少气弱。”《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候》云:“小儿脏腑之气软弱,易虚易实。”只是钱氏认识更为深入和明确。钱氏的这一认识,很有指导意义。夫小儿初生不久,脏腑发育尚未成熟,虽然五脏六腑均已形成,但尚处于发育阶段,因此要较成人脆弱。也正由于此,脏腑的气血尚未充盛,功能活动能力亦不如成人,因此,感受邪气之后,易为邪气所伤,多见邪实之证。但另一方面,邪气侵犯人体之后,由于小儿脏腑气血未充而柔弱,邪气易损正气,又易使小儿气血受损而转为虚证。其阳气不充盛,被耗伤则生寒;其阴精未充足,被耗伤又可生热。故在病理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变化迅速,为其特点。钱氏的这一理论认识,符合临床实际,对正确掌握小儿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具有指导意义。同时,这也是钱氏治疗儿科病的指导思想。


因此,在小儿疾病的具体治疗时,以上述理论为指导,反对妄用攻下。例如,他在《小儿药证直决》中说:“小儿疳病,皆愚医之所坏病。”认为疳病的产生与误治有关。具体而言,钱氏又进一步阐发说:“小儿易虚易实,下之既过,胃中津液耗损,渐令疳瘦。”又说:“故小儿之脏腑柔弱,不可痛击,大下必亡津液而成疳。”均强调了妄用攻下并非小儿治疗之所宜。因此,对于儿科疾病,除非必下不可之证,可以根据体质年龄及正邪的具体情况而使用外,钱氏认为一般情况下均不宜妄用。


又如,其在《小儿药证直诀》里沦及腹账时说:“小儿易为虚实,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热则生热,当识此勿误也。”明确指出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其患病后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用药治疗时,过用寒凉或温热之品都是不适宜的,—定要审慎行事,这在儿科临床上是很有意义的。


二、儿科五脏辨证


脏腑辨证是我们现在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早在《内经》的“风论”、“痹论”、“痿沦”、“咳论”等篇中,论述有关疾病,均以五脏分证。比如咳证就分为心咳、肺咳、肝咳、脾咳、肾咳等,这是有关用脏腑理论认识疾病的最早文献。以后,《金匮要略》,《中藏经》,《备急千金要方》等均有发展。《金匮要略》一书中有“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等,已把脏腑分证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中藏经》一书中,将{素问》中的“玉机真脏论”、“平人气象论”、“藏气法时论”、“脉解篇”,及《灵枢》的“经脉”、“本藏”、“本神”、“邪气脏腑病形”等篇的内容归纳成《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顺逆之法》公11篇,均强调了脏腑分证。但以上诸家的内容均局限于成人,且论述泛泛而不够具体全面,钱乙在以上诸家的影响下,将五脏辨证的方法运用于小儿,独具匠心,为儿科的临床治疗提供了辨证的方法。


其先列“五脏所主”,提出了五脏的主证,并辨别其寒热虚实。钱氏认为:“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搐;虚则卧而悸动不安”;“肝主风,实则目直大口,呵欠,项急,顿闷;虚则咬牙欠气”;“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肺主喘,实则伺乱喘促,有饮水者,有不饮水者、虚则哽气,长出气”;“肾主虚,无实也;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


心脏在五行属火,主神明。故尔,遇到大声骇异等突然刺激,则使心火内动而不主神明,易出现惊悸不安。由于邪热内扰,也可出现发惊发悸。由于邪热内扰,还可见发热、口渴喜饮而面赤。若火热过甚而动风,还可引动肝风而见哭叫抽搐。反之,如果由于心阳不足,失其所养,又可见因神无所依附而悸动不安。鉴于心有虚实寒热病证之不同,故治疗方法各异。若心热而见惊动抽搐,称为“急惊。,可用利惊圆化其痰热;若心气热用导赤散主之;心实热者,用一物泻心汤主之;若心脏虚热,卧而悸动不安,可用生犀散主之;若心虚肝热,见有身壮热,神思恍惚者,用安神丸。


肝脏在五行属木,主风,主筋,开窍于目,其声为呼。故肝有病常见有两目直视,大声呼叫,项强呵欠顿闷等。肝病亦应分辨虚实,如果属肝有实热,见有目直视而大声呼叫,由于热甚生风而见筋脉失养的手乱捻物之象,可选用泻青圆直泻肝火;若肝火旺盛又见心火旺盛,四肢抽搐者,可用实则泻其子的方法,选用导赤散以治疗母能令子实的病症。至于肝阴虚有阴虚发热病证表现,症见咬牙、多欠气,可用补肾以养肝的方法,选用地黄圆。


脾在五行属土,外主肌肉四肢,主运化,主湿,在情志主思。所以脾脏有病,不能正常运化水湿,可见肢体困重,嗜卧懒动,大便溏泄,不思饮食等。若脾有实邪,湿邪生热,湿热内蕴,湿困则困睡,热盛则身热。湿热内盛则见眼睛发黄,而欲饮水,可用泻黄散,泻其湿热。若脾气虚弱,不能正常运化,清气不升而浊气不降,上为呕吐,下为泄泻,可用益黄散健脾祛湿。


肺脏在五行属金,主呼吸及一身之气。肺病则呼吸不利,逆乱喘闷,或咽部哽塞不畅。若属肺中邪气盛实,则喘逆闷乱,呼吸气粗,有热者多口渴饮水,有饮者多不欲饮水,挟痰者多有痰嗽,可选用泻白散、甘桔汤,葶苈丸导泻肺中实邪。若由于肺气之不足,则可见长出气,哽咽不利,呼气多吸气少,气不足以息,唇色白,可用阿胶散补其虚。


肾脏在五行属水,主藏精,主骨,主持人体生长发育。孩儿为病,若属本体虚衰,血气不足,精气未充,病则多属于肾,而肾为一身之本,故多为虚证。若肾精不足,则两目无神,畏明怕光,目中多白睛,而且体质虚弱,骨痿身倾,解颅,面色觥白,治宜补肾水,可选用地黄圆。


这是钱乙对儿科病证运用五脏辨证方法的大致内容。其中,钱氏特别注重脏腑虚实的辨析,而且对不同病症均提出了一系列治疗方法。可以说,是较有系统的脏腑辨证体系,虽不十分仔细,但已有初步框架,对中医脏腑辨证学说形成作出了贡献。


三、儿科诊断方法


小儿难以用语言完整表述自己的病症,婴儿因不会语言,.更难从问诊中把握病情,故古人称儿科为“哑科”,再加上小儿疾病发病急、变化快,对儿科病诊断造成困难,故望诊切诊显得十分重要。钱乙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记述了钱氏对小儿疾病诊断的简易有效的诊法。


钱乙对小儿的脉象归纳为六种,使切脉之法更适合儿科临床。他说:“脉乱不治,气不和弦急,伤食沉缓,虚惊促急,风浮,冷沉细。”对儿科常见的病机、病因从切诊中作出很好的总结。


对于望诊,钱氏根据自己的体会,特别注重面部及眼睛的望诊,提出了“面上证”和“目内证”的望诊经验,很有意义。


面上证:左腮属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如果上述部位之某部出现赤色,则可根据其五脏归属而定为某脏热证,为医者提供了快捷的临床诊断方法。


目内证:赤者心热,淡红者心虚热,青者肝热,淡黄者虚,黄者脾热,无精光者肾虚。


这二种诊断疾病的方法,简单易行,是在《素问·刺热篇》,《素问·脉要精微论》,《灵枢·大惑论》等篇的启示下,根据五脏证治,五行五色五脏理论提出来的,不仅可以审证求因,诊断疾病,还可以根据五行乘侮之理,预测疾病的转归。


不仅如此,《小儿药证直诀》还记载有其他的望诊方法,包括对整个面色的望诊,以及皮肤,指甲、大小便等。在面色望诊时,钱氏对同一种面色,又可区分出不同的病因病机,这些认识,若不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难以总结出来的。同时,也看出钱氏对望诊的研究,十分仔细与重视,把握了儿科诊断的要点。


四、调剂制方特色


钱氏强调五脏辨证,其制方调剂多围绕着五脏的寒热虚实而设,如心实热用导赤散,心虚热用生犀散;肝实热用泻青丸,肝虚热用六昧地黄丸;脾虚用益黄散,脾湿热泻黄散;肺虚用阿胶散,肺热用泻白散;肾虚用六味地黄丸等。从脏腑的寒热虚实而立方,为后世所习用,对中医方剂学作出了贡献。


其制方的原则,既遵循医经之旨,又考虑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具有以下特色:


1.选药柔和,反对过用攻伐之品


钱氏这种处方选药原则,是针对小儿阳气未盛,阴气未充的特点,故其患病后过用温燥之品,既易损伤阴津,又易助火生热,故少用燥烈之品,选用柔和滋润药物。如其用阿胶散补肺气之虚,即选用阿胶杏仁、鼠粘子、马兜铃等品养阴化痰补虚润肺,另用糯米、甘草以补益脾气,全方并不温燥。又如其对于脾胃久虚的呕吐泄泻,选用白术散。该方由人参白术茯苓藿香木香甘草葛根组成,虽为健脾祛湿之剂;但不选择豆蔻、干姜丁香陈皮温燥之品,且于方中加入葛根以生津,防止阴津的耗伤旷又如其用地黄圆以补肾养肝,是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去掉刚燥之桂、附而成,均体现了这一原则。


另外,钱氏于处方中,又反对过用攻伐之品,他认为小儿在病理上“易虚易实”,用药当十分慎重,若过用攻伐,很易损伤正气,尤其易于损伤脾胃之气。


在《小儿药证直诀·虚实腹胀》云:“小儿易为虚实,脾胃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热则生热,当识此勿误也。”对于先有脾虚而后有积滞之证者,更强调“小儿之脏腑柔弱,不可痛击,下之必亡津液而成疳”。由此可见其不妄用药攻伐的治疗特点。


2.善于化裁古方


钱氏于处方调剂,十分注重前人的经验。但其又不固守古方,而是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结合个人的用药体会,灵活加减,予以化裁,或在药味上进行加减,或在剂型、服法上变更。如其创立的地黄丸,就是从《金匮要略》的崔氏八味丸减桂、附化裁而成,成为后世滋补肾阴的千古名方。又如其创立的豆蔻香连丸,是在唐代《兵部手上加诃子肉苦温涩肠,又化裁成小香连丸。在香连丸的基础上加白附子以祛寒,就化裁出白附子香连丸。香连丸加入豆蔻仁、诃子肉、没石子,又化裁成没石子丸。以上五方虽均治腹痛泻利诸症,但各自在寒温通涩方面已有变化,充分表现出钱氏对古方认真钻研,灵活化裁的学术特点。


3.创制简便成药


钱氏根据儿科发病急、变化快,小儿不易服药的临床特点,对于药物的剂型、服法等诸方面,十分注意,以适应儿科病的具体特点。在《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载方120首,除口服汤剂23首外,余皆为丸、散、膏剂及外用药。这些方药用药精、药味少、剂量小,易为小儿所接受,由于剂量小,又易于脾胃受纳吸收。


具体而言,其制备成药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可为救急。因儿科疾病起势迅猛,临时配制汤剂,往往延误病情,故钱氏备制成药,以应一时之急,方便效捷。如急惊风之利惊圆、泻青丸;慢惊风之温白丸等均倡之。


其二,寓猛于宽。钱氏用药制备成药,继承唐宋时期善用金石重坠、香窜走泄诸晶的特点,有些药物过于峻猛,如干姜甘遂巴豆霜等,有些香窜之晶如麝香冰片等,均不宜作汤剂,制成成药,既可发挥其逐邪祛病的作用,又可减少药物之副作用,可使峻药缓攻,适应儿科疾病的特点。


其三,注重药物的服法。钱氏在使用成药时,十分注重服法,以利于药至病所,防止伤及脾胃,以利脾胃吸收。如以米汤送服,有保护脾胃之功。


钱氏又十分重视药引的作用,如薄荷汤、温酒、蝉蜕汤、天门冬汤、金银花汤、紫苏汤,龙脑水、生姜水等等,以送服丸药或散剂,成为其用药一大特点,既便于服药,又可发挥药引出药效,灵活机动,变化多端。


[结语]


钱乙在《内经》等经典理论的启示下,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对儿科学从理论到临床均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儿科生理病理特点,总结了临床诊断的一些经验,确立了五脏辨证纲领,创立了大量临床实用的方剂,并化裁古方以为儿科应用,其遣药处方,主张清灵柔润,反对妄行攻伐.善用成药,注重服法等等,对儿科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云:“小儿经方,千古罕见,自乙始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诸论,往往有回生之功。”这一赞誉颇为中肯。其五脏辨证纲领,被金元张元素所发展,以形成后世的脏腑辨证。创立的六味地黄丸被后世所发挥,成为千古名方;其儿科用方中如导赤散、泻青丸、泻白散等亦被后世广泛应用于内妇诸科,可见其学术影响之深远。


《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也有不足之处,如其辨证详于五脏而略于六腑,对于五脏之间、脏腑之间的关系方面论述简略而时有刻板,注重肾阴之补益而忽略肾中阳气的治疗等等。但尽管如此,钱乙中医儿科的贡献还是巨大的。

关联词条:

  • # 钱乙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