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胃下垂并非纯属中气下陷(徐景藩)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461

时间:2020-08-30

《灵枢·本脏篇》说:“肉不称身者,胃下”,“肉么者,胃薄”,“肉小而么者,胃不坚”,“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这里所述的“胃下”、“胃薄”、“胃不坚”,与现代医学所称的“胃下垂”的名称及其病理形态十分相似。“胃下”是指胃体位置下垂;“胃薄”、“胃不坚”是指胃的结构形态改变。


我认为胃下垂病机具有脾胃中气虚弱的一面,同时还兼有气滞和痰饮的病理因素;久病还可出现气虚气滞血瘀。在脏腑病变方面,除脾胃本身外,还涉及肝(胆)、肾。


据我多年的实践经验,诊治胃下垂必须以辨证为主,服药调治,重视饮食、情志、起居等方面的调摄,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X线钡餐检查也有不少患者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一)补中益气法


也就是上文提到的“通补法”。此法旨在补益脾胃,兼以理气,补气与理气同用,寓通于补。


适用于一般胃下垂疾患,表现为脘腹坠胀,饮食不多,饥时胃中不适,稍多食则又觉胀,神倦、脉细或濡,舌苔薄白等症。当用药如黄芪党参白术、炙升麻、怀山药、炙甘草、炒枳壳、广木香、炒陈皮、红枣等。遇寒则症状尤著者,加用良姜,若胃脘隐痛喜温喜按者,酌加桂枝甘松以温中,并配加白术等。


(二)肝胃同治法


此法系疏肝理气与和中健胃相配之法,旨在疏调肝胃之气,增加消运功能,适用于胃下垂疾患自觉胃脘痞胀,甚则胀及胸胁,嗳气较多,得嗳则舒,食后尤甚,故常须走动或用手按揉,否则消化不良,脉象小弦或细弦、舌苔薄白等症。上述这些症状的发作或加重,往往与情志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常用药如苏梗、炙柴胡、炒白术、炒枳壳香附佛手(或佛手花)、白檀香当归等。性情易郁,胸闷不畅,加合欢花、广郁金百合;腹胀甚及于小腹者加乌药、炒小茴香防风;神倦乏力、口干欲饮,舌苔薄净,病久肝肾阴虚者,加川石斛乌梅、麦门冬、木瓜枸杞子,去白檀香。它如麦芽鸡内金、建曲等和胃消滞药物,均可随证酌用,特别是麦芽,兼有良好的疏肝作用。


(三)温肾化饮法


此法温肾助阳,壮其命火,化痰饮,利小便。适用于胃下垂而胃中辘辘有声,泛涎清冷或呕痰涎,食少脘腹胀满,胃寒怕冷,甚则腰背部亦有冷感,舌薄白,脉细或沉细等症。用药如制附子肉桂(后下或研粉另吞)、益智仁、法半夏白术泽泻茯苓猪苓干姜、炙甘草等。如脘腹鸣响甚者,配加防风藿香。呕甚者,配加煅赭石、旋复花、通草蜣螂等与上药相伍,通利走窜,有利于使胃的“下管”通畅,胃中痰饮下行。


胃下垂,胃薄之人,汤药宜浓煎,药液一般不宜过多,且须温服。还有一点值得一提,治胃下垂,胃薄疾患的药味、剂量、剂型品种均不宜过多,以免有损胃气,所谓“药多伤胃”,务使医者与患者共同注意。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