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铁涛对重症肌无力的认识与辨证论治
重症肌无力为当今难治之病, 中医学无此 病名,故历代医著未见有较完整而系统的论述。 邓铁涛老师自1986年承担本病之 七五”攻关 课题以来,与课题组成员,在临床疗效与实验 研究等方面均取得可喜的成绩,1991年获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科技成果一等奖。兹试将 邓师对此病的认识与辨证论治的经验总结如 下。 探究病机 西医认为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 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特征 为受累肌肉极易疲劳,经休息后可部分恢复;全 身肌肉均可受累,以眼肌最常见;呼吸肌受累 则出现肌无力危象, 可危及生命 前人称眼睑 下垂为睑废(《目经大成》),称复视为视岐 (《内经》),四肢无力称痿证(《证治准绳》), 吞咽困难称噎证(《脉因证治》),呼吸困难归 为大气下陷(《医学衷中参西录》).但皆缺乏 系统论述和比较好的治法。
1.病本在于脾胃 邓师对本病之研究,首 先探究其病机。不论西医所述之各种类型眼肌 型、延髓肌型、脊髓肌型、全身型,都以有关 之肌肉无力为突出的表现。肌肉在五脏属脾所 主,脾为生化之源,脾虚则生化无权,气血不 足,致肌肉无力。因此认为本病之根在于脾胃。 但国内学者近年对本病之分型,主张分脾气虚、 脾肾阳虚、脾肾阴虚、肝血不足等, 邓师则认 为“治病必求其本”,必须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 兼顾其他次要矛盾,才能取得理想之效果。他 指导课题组成员首先从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证候 特点研究入手.分析了233侧重症肌无力58个 症状的出现率发现,其中眼睑下垂,四肢无力, 纳差,便溏.舌淡红、胖、边有齿印、苔薄白, 脉细弱等出现率显著高于其他症状。经统计学 处理,脾气虚型与其他3型的差异非常显著 (P<0.001),从而提供了较详细可靠的四诊资 料,说明重症肌无力以睥胃气虚表现为主。课 题组成员还对31例本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 行了唾液淀粉酶活性负荷试验和木糖吸收试验 的同步观察,结果表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脾虚 证是有确切病理学基础的,进而支持了本病以 脾胃气虚为主的认识。结合长期的临床体会,邓 师认为在本病的形成与发展中,睥胃的病变是 主要矛盾,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2.脾胃虚损,五脏相关邓师在长期临床 治疗的反馈信息中,体会到本病缠绵难愈,易 于再发,故认为本病不是一般的脾胃气虚,而 是由虚致损的虚损病。《金匮翼·虚劳统论》云: “虚劳一日虚损,盖积劳成虚,积虚成弱,积弱 成损也。虚者空虚之谓,损者破散之谓。虚犹 可补,损则罕有复完者矣。”这是疾病发展到形 体与功能都受到严重损害的概括。因睥主肌肉, 脾胃虚损故导致肌肉失养,表现为眼睑下垂,四 肢乏力或萎软。邓师还指出本病尚可损及五脏, 易向纵深发展;伤肝则肝血不足,肝窍失养而 致复视、斜视;肾为胃关,伤肾则致吞咽困难; 若损及肺肾,可致扬音不清以至气息断续、危 在顷刻{若伤及心血则致心悸、失眠。 掌握规律 据以上认识,可以认为本病以脾胃虚损为 根本,气虚下陷而发病,五脏相关,损及精血。 1.病名诊断邓师认为本病中医病名应为 “脾胃虚损”病,在此前提下,独见眼睑下垂者 属 睑废”; 四肢痿软无力者属 痿证”;呼吸 困难、危在顷刻者属 大气下陷”。 2.辨证分型分型不必过杂,应抓住主证,兼顾五脏。
正如前面所述,其主证为脾胃虚损, 证见眼睑下垂,四肢倦怠乏力,吞咽困难,纳 差便溏,少气懒言,舌胖嫩、齿印,苔薄白或 浊厚,脉虚大或弱。若见全身无力较甚,畏寒 肢玲,说话不清,小便清长,大便稀溏或完各 不化,舌胖嫩而淡,脉沉弱者为兼脾肾阳虚。若 兼视朦不清, 口干咽痛,寐少多梦,舌偏红而 瘦,苔剥或少苔无苔,脉细弱或细数者为兼肝 肾阴虚。若兼复视、凝视、斜视,肌肉瘦削,舌 嫩红而瘦薄,脉细弱,月经不调或闭经者为兼 肝肾精血不足。此外,尚有兼痰、兼湿、兼外 邪等,临床时应多加详察。
3.治法方药邓师认为,应抓住脾胃虚损 这个主要矛盾,顾及五脏兼证, 旨在打破脾胃 虚损这一中心病理环节,使其他次要矛盾迎刃 而解。故立“重补脾胃,益气升陷,兼治五 脏”为治疗大法。并以强肌健力饮一方统治,随 证加减。强肌健力饮为邓师自拟方,由黄芪、五 爪龙、党参、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 甘草组成。功能补脾益气,强肌健力。
方中重 用黄芪,甘温大补脾气,以作君药 五爪龙粤 人称之为 南芪 ,与黄芪南北呼应,功能补脾 益肺,生气而不助火,与党参、白术同助黄芪, 加强补气之功;因血为气母,故用当归以养血 生气,与上3药共助黄芪以为臣。脾虚气陷,故 用升麻、柴胡司升阳举陷之职;脾虚失运,且 重用补气之品.则须防气滞,故用陈皮以反佐, 达理气消滞之的,与升柴共为佐药,甘草和中, 调和诸药,任使药之职。本方源于李东垣之补 中益气汤,但又有异于原方,东垣用药偏轻,意 在升发脾阳, 以达补益中气,健运脾胃。
邓师 之强肌健力饮中参芪术之用量较大,针对脾胃 虚损而设,虽只增五爪龙一味,其益气强肌之 力倍增。 随证加减:复视斜视者,可加首乌以养肝 血,或加枸杞子、山萸肉同补肝肾。抬颈无力 或腰脊酸软者,加枸杞子、狗脊以补肾壮骨,腰 酸,夜尿多者,加杜仲、桑螵蛸固肾缩泉。畏 寒肢冷者加巴戟天、淫革藿以温壮肾阳。吞咽 困难者,以枳壳易陈皮,加桔梗一升一降,以 调气机。口干、舌苔花剥者,加石斛以养胃阴。 舌苔白厚或白浊,加获苓、苡仁以化湿。咳嗽 多痰者,加紫苑、百部、橘络以化痰。夜寐多 梦,心烦失眠者,加熟枣仁、夜交藤养心宁神。
邓师还强调, 因虚损难复,故本病缠绵难 愈,容易反复,亦易再发,治疗不要随便更弦 换辙,即使临床治愈后,还需坚持服中药二年 左右,方能根治。这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 义。此外,对于原巳使用激素及抗胆碱酯酶药 物者,中药显效即开始逐渐减量乃至停用,使 患者摆脱对西药的依赖,促使病向痊愈。 临床验证 遵循邓师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我们 从1991年至今,用通信办法治疗重症肌无力患 者(有复诊病历,服药1月以上者)126例,其 中男性68倒,女性58例f年龄最小者2岁,最 大者7l岁;病史最短不足1月,最长达3O余 年。属眼肌型及少年型48例,全身型78例 (其中胸腺切除者12例,曾出现呼吸危象及气 管切开者7例12人次);合并胸腺增生或胸腺 瘤者8例(其中1例病理报告为低度恶性肿 瘤);合并甲亢者7例,高血压6例,糖尿病3 例;冠心病、陈旧性脑梗塞、胃癌、血小板减 少、胆囊炎、胃下垂、类风湿关节炎、肾结石、 癫痫、淋巴结核、前列腺肿大等各1例。 治疗结果:临床治愈7例(临床症状和体 征完全缓解,停用一切西药或以最小剂量维持, 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显效93例(临床 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中西药减量1/2以上,生 活自理,能坚持学习和较轻工作);好转17例 (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原来并用西药减量 1/4以上}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改善);无效9例 (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变或恶化)。总有效率为 92.8 。
病例介绍如下。
例1 淡某,女,2岁。患儿于1990年8月 15日左眼睑出现下垂,6天后右眼睑亦下垂。翌 日在湖北宜昌地区医院检查,新斯的明试验阳 性。9月2日在湖北医学院检查,头颅CT、胸片 邓铁涛对重症肌无力的认识与辨证论治邓中光等 未发现异常。诊断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予强 的松、吡啶斯的明治疗。9月20日出现吞咽、咀 嚼困难,哭声嘶哑,行走乏力易跌。9月24日在 湖北医学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全身型重症肌无 力。后转当地省中医院住院1月余,病情有所好 转,但眼睑仍下垂;晨起未服西药时活动、吃饭 仍较困难,有时甚至颈软头倾,一直用强的松 5mg/日、吡啶斯的明20mg/次.每天3次维持。 1991年3月1日家长来信,要求函诊治疗。遂予强肌健力饮,酌加枸杞子、首乌、鸡血藤,并嘱 每天1剂,复渣共煎3次,日服3次。经上述治 疗1月后,患儿肌力增强,症状明显好转,双眼 裂平视可增大至0.8一1.0cm,但午后稍差,强 的松已停服,吡啶斯的明减至每日20rag。2月 后,患儿眼裂渐趋正常,尤其晨起在未服西药 前,下地走路、玩耍、吃早餐都如常人。脸有华 色,二便正常,惟活动剧烈时仍显疲乏之象,继 续服药治疗。1991年9月17日开始停用一切 西药,症状完全消失,生活如常。1992年初停服 中药3月,此期间曾患感冒、泄泻、痢疾,均未诱 发肌无力。为防复发,其家长遵嘱继续令服上方 巩固疗效,追踪至今,病无复发。
例2 胡某,女,23岁,未婚,护士。主 诉周身软弱无力,吞咽困难,上眼睑下垂,复 视9月,关节疼痛4年。患者于1987年患类风 湿关节炎。1990年12月上旬自觉四肢无力,极 易疲劳.不能梳头穿衣,下蹲无力站起, 咀嚼 无力,上眼睦下垂,复视。于25日在新疆库尔 勒市273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检查新斯的 明试验两次均为阳性,肌肉疲劳试验阳性,肌 力3—4级;胸部CT未见胸腺瘤,心、肝、脾、 肾B超检查均未见异常,Ts、L 检查正常。诊断为:①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② 类风湿性关节 炎(缓解期)。rl服新斯的明,每天3次,每次 15rag及中药煎剂(药物未详)等。治疗3月,肌 力仅有轻度增强。来信要求函诊治疗。信中附 有该院中医诊查之舌、脉象:舌红少苔,脉尺 沉寸弱。辨证为气阴两虚,脾肾不足.予强肌 健力饮,选加紫河车、石斛、生地、枸杞子、首 乌、茯苓、山萸肉等2、3味随证加减。每天1 剂,服药20天后,能自己梳头,下蹲能立起; 仍服吡啶斯的明每天3次,每次l片。服药4月 后生活完全自理,吡啶斯的明减量一半。1992 年4月患者已恢复上班,吡啶斯的明只服原来 的I/3量 7月31日起已完全停服吡啶斯的 明,上班半年,病无反复, 生活如常人。嘱其 继续服中药巩固治疗。
例3 荣某某,男,7l岁,离休干部。患 者于1989年11月因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全 身肌肉无力在开滦矿务局总医院确诊为重症肌 无力、陈旧性脑梗塞、脑萎缩并住院治疗。1990 年7月发展为呼吸肌无力,连续两次出现呼吸、 心跳骤停。经西医抢救,气管切开、输血等病 情缓解。于1990年l1月24日出现黄疸,肝功 异常,HBs 阳性,诊为急性黄疽型肝炎。经中 西医治疗后肝功基本正常。肌无力症状靠呼吸 机及吡啶斯的明(早90 ,午9Omg,晚75mg, 0时75mg)维持。1991年3月派人来穗索方。遂 予强肌健力饮加巴戟天、枸杞子、吉林参(另 炖兑服)。每天l剂。1月后,颈肌无力情况明 显改善,但咀嚼及吞咽仍费力,进食时呛咳。以 后数月参考每次复信该院中医的舌诊、脉诊,在 原方基础上,曾选加浙贝母、茯苓、首乌、苡 仁、枳壳、鸡血藤、淫羊藿等药2、3昧加减治 疗。1991年l2月20日该院中医科主任来信告 知,患者病情稳定,全身状况及肌力逐渐恢复, 能自行走5Om左右,每天坚持户外活动1小时 以上。1992年4月14日拔除气管插管。7月9 日该院来函告知,患者体重增加,食欲好,四 肢肌力增强,每天户外活动3小时左右, 自行 走2OOm距离。现仍继续通信治疗。 按:上述12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全部由 继承人用信诊方式治疗。经临床验证,可以认 为邓师对本病的病机认识确实能够指导临床. 其治疗经验是可以重复的.疗效是较高的。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投稿邮箱:414427872@qq.com。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