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脾虚舌胖:舌体胖大而嫩,色淡,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面白形寒,少气懒言,倦怠食少,腹满便溏,脉虚缓或迟弱。若兼有寒湿则舌体之胖大,舌质之淡嫩更显著,且更为滑润,舌苔白滑或白腻,并有泛恶欲吐,头重身肿等症状,脉濡缓或沉缓。
肾虚水泛舌胖:舌大胖嫩,色淡,边有齿痕,腰以下肿甚,小便少,形寒神疲,四肢厥冷,面色晦暗或就白,脉沉迟或沉细。
鉴别分析
脾虚舌胖与肾虚水泛舌胖:舌胖嫩,正如《中医诊断学•舌形》所说:“嫩是舌质浮胖娇嫩,或舌尖边有齿印,不论何种苔色,其病都属虚。”两证共同点:均有舌胖嫩,色淡,边有齿痕,及形寒神疲乏力,水肿等表现。所不同的是,前者侧重于脾气虚,后者侧重于肾阳虚。辨证时,前者兼有纳呆,腹胀、便溏,呕恶等症;后者兼有腰痠肢软、四肢厥冷,腰以下肿甚,脉沉迟等症。前者较轻,后者为重。后者常由前者发展而来。脾虚舌胖,治宜健脾益气,方用理中汤、补中益气汤之类;肾虚水泛舌胖,治宜温阳利水,用金匮肾气丸、真武汤之类。应该指出的是,两证虽有区分,但临床上每多兼见,故宜灵活对待,不可胶执。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