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鬼遗》卷三:黄耆汤

处方

黄耆2两,生姜2两,石膏末2两,甘草2两(炙),芍药2两,升麻2两,人参2两,知母1两,茯苓1两,桂心6分,麦门冬2两(去心),大枣14枚,干地黄1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痈疽坏后,补虚去客热。主

用法用量

以水1斗2升,煮取4升,分4次温服,日3夜1。

摘录
《鬼遗》卷三

《鬼遗》卷三:黄耆汤

处方

黄耆2两,黄芩2两,远志2两,麦门冬(去心)2两,干地黄1两,人参1两,芎1两,甘草1两(炙),芍药1两,当归1两,大枣20枚,生姜5两,鸡膍胵2具(勿去皮),桑螵蛸14枚(炙)。

功能主治

发背。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先煮取4升5合,1服9合,日3服,夜1服。

摘录
《鬼遗》卷三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黄耆汤

处方

黄耆(锉)1两,麻黄根2两,牡蛎粉3两,人参1分,地骨皮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虚劳盗汗不止,及阳虚自汗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1枚(擘),煎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外台》卷十七引《深师方》:黄耆汤

处方

黄耆2两,远志2两(去心),麦门冬2两(去心),茯苓2两,生姜3两,人参3两,甘草3两(炙),半夏2两(洗),当归1两,前胡2两,橘皮2两,蜀椒1两(汗),芍药2两,乌头3枚(炮),大枣20枚,桂心2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丈夫虚劳,风冷少损,或大病后未平复而早萦劳,腰背僵直,脚中疼弱,诸不足。

用法用量

以水1斗2升,煮取3升,分3次服。增减量性服之。

注意

忌羊肉、饧、海藻、菘菜、生葱、生菜、猪肉、冷水、酢物等。

摘录
《外台》卷十七引《深师方》

《圣济总录》卷十九:黄耆汤

处方

黄耆(锉)3两,芍药3两,桂(去粗皮)3两,当归(切,焙)2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菖蒲2两,人参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脉痹,身体不仁。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去滓,取1盏,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三:黄耆汤

处方

黄耆(锉)1两,黄连(去须)1两,大黄(锉,炒)1两,芎1两,甘草(炙)1两,鹤虱半两,红蓝花(炒)半两,连翘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羌活(去芦头)1两半,牵牛子(炒)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热毒风疥疮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三:黄耆汤

处方

黄耆(薄切)1两,犀角(镑)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升麻1两,秦艽(去苗)1两,芎1两,木香1两,桑根白皮(锉)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防风(去叉)1两,芍药1两,黄芩(去黑心)1两,肉豆蔻(去壳,炒)1两,天麻1两,鳖甲(醋浸,炙,去裙襕)1两,地骨皮1两,甘草(炙,锉)1两,羌活(去芦头)3分,当归(切,焙)3分,青橘皮(去白,切,炒)3分,槟榔(锉)半两,桔梗(去芦头,炒)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风消,气血虚弱。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

摘录


其他同名方

《鬼遗》卷四:黄耆汤

处方

黄耆2两,人参1两,芎1两,当归1两,甘草(炙)1两,远志2两(去心),干地黄2两,大枣20枚,生姜5两,麦门冬(去心)5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客热郁积在内,或生疖。

用法用量

以水1斗2升,煮取3升,分3次温服。

摘录
《鬼遗》卷四

《圣济总录》卷十:黄耆汤

处方

黄耆4两,防风(去叉)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芎1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5两,当归(焙)1两,甘草(炙,锉)半两,芍药1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历节风,日夜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2枚(去核),生姜1分(擘碎),煎至1盏,去滓温服,空心、日午、夜卧各1次。

摘录

《千金》卷二十一:黄耆汤

处方

黄耆2两,芍药2两,生姜2两,桂心2两,当归2两,甘草2两,麦门冬1两,干地黄1两,黄芩1两,大枣30枚。

功能主治

消中。虚劳少气,小便数。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分3服,每日3次。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虚劳少气是宿病,故用黄耆、甘草、归、芍、地黄以资气血;消中小便数是新病,故用黄芩麦冬、桂心、姜、枣以通津液

摘录
《千金》卷二十一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黄耆汤

处方

黄耆1两,枳壳(去瓤,麸炒微黄)3分,防己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白术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赤芍药3分,当归(切,焙)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后身体肿满,心胸壅闷,喘促气满。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外台》卷十七引《小品方》:黄耆汤

处方

黄耆2两,麦门冬2两(去心),大枣30枚(擘),芍药2两,干地黄2两,黄芩1两,桂心2两,生姜2两,当归2两,甘草2两(炙)。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虚劳少气,小便过多。

用法用量

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分3服。

注意

海藻、菘菜、生葱、芜荑、猪肉、冷水。

摘录
《外台》卷十七引《小品方》

《圣济总录》卷十三:黄耆汤

处方

黄耆(锉)2两,人参2两,麻黄根3两,牡蛎(煅赤)3两,枸杞根白皮2两半,龙骨4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风虚多汗,夜卧尤甚,床席衣被尽湿。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大枣1枚(擘破),同煎,去滓,取6分,空心服,日3次。

摘录

《外台》卷十六引《古今录验》:黄耆汤

处方

黄耆2两,当归2两,甘草(炙)2两,桂心6两,苁蓉3两,石斛3两,干枣130枚,白蜜2升。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虚损失精。

用法用量

以水1斗,煮取4升,纳蜜,煎取3升,分为4服,日3夜1,以食相间。

注意

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
《外台》卷十六引《古今录验》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