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柴胡

处方

柴胡2两,枳壳半两(麸炒),黄芩1两,赤芍药1两,半夏1两(洗去滑),人参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阳明病,外证身热汗出而不恶寒,但恶热,脉迟,发热头眩,小便难,欲作谷疸,胁下坚满,大便秘而呕,口燥;中风,其脉浮大,短气心痛,鼻干,嗜卧,不得汗,一身悉黄,有潮热而哕,身前后肿,刺之虽小愈,外若不解;伤寒3日,少阳受病,口苦干燥,目眩,若已吐下,发汗,谵语;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少阴病,胁下坚满,干呕不能饮食,往来寒热,若未吐下,其脉沉紧,恶寒而蜷,时时自烦,不欲厚衣,利清水,色青者,心下必痛,口干燥;伤寒6日,阳脉涩,阴脉弦,当腹中急痛,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不可转侧。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柴胡

别名
处方

柴胡1两半(去苗),石膏2两,黄芩1两,赤芍药1两,甘草1两(炙黄)。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肝脏壅热上攻,头目不利,四肢拘倦。

用法用量

柴胡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摘录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得效》卷十六:柴胡

处方

柴胡半两,黄芩半两,芍药半两,甘草1分。

制法

锉散

功能主治

小儿眼胞患斑疮,热气冲透睛中,疼痛泪出,翳如银片,肿涩难开。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煎服。兼以药坠洗之。

摘录
《得效》卷十六

《圣惠》卷八十二:柴胡

别名

柴胡汤、柴胡麦门冬散、柴胡麦门冬汤、二参饮、六味柴胡散、二参汤柴胡麦冬汤、六味柴胡麦冬散

处方

柴胡1两(去苗),龙胆半两(去芦头),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玄参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变蒸,经时不止,挟热心烦,啼叫无歇,骨热面黄。

用法用量

柴胡汤(《圣济总录》卷一六七)、柴胡麦门冬散(《小儿痘疹方论》)、柴胡麦门冬汤《普济方》卷四○四)、二参饮(《普济方》卷四○四)、六味柴胡散(《疮疡经验全书》卷八)、二参汤《医学入门》卷八)、柴胡麦冬汤(《治痘全书》卷十四)、六味柴胡麦冬散(《痘麻绀珠》卷六)。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二

《圣济总录》卷二十九:柴胡

处方

柴胡(去苗)1两,大黄(锉,炒)1两,赤芍药1两,槟榔(锉)1两,枳实(麸炒,去瓤)1两,半夏半两(姜汁浸令透,焙)。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狐惑,神思昏闷,大便难,肌肤热。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浓煎苦橡根汤调下;米饮亦得。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九

《圣惠》卷七十四:柴胡

处方

柴胡1两(去苗),续断1两,芎藭3分,当归半两(锉,微炒),白术1两,赤芍药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枳壳3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妊娠7-8月伤寒头痛壮热,心腹虚胀,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四

《圣惠》卷十五:柴胡

处方

柴胡(去苗)1两,人参(去芦头)1两,犀角屑1两,黄芩1两,麦门冬(去心)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时气3日,头痛壮热,心神烦壅,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八十四:柴胡

处方

柴胡3分(去苗),当归1分,赤茯苓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赤芍药1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伤寒挟实,壮热心烦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八十四


其他同名方

《圣惠》卷十一:柴胡

别名

六味柴胡

处方

柴胡1两(去苗),桂心半两,黄芩3分,栝楼根半两,牡蛎1分(烧为粉),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经10日以上,潮热不解,日晡即发,壮热如火,胸满呕逆。

用法用量

六味柴胡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摘录
《圣惠》卷十一

《圣惠》卷十五:柴胡

处方

柴胡(去苗)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栀子仁1两,黄芩1两,石膏1两,大青1两,川芒消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时气5日,热毒不除,心神烦闷,大小肠秘涩,或时头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四:柴胡

处方

柴胡1两(去苗),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白术3分,人参3分(去芦头),天门冬1两(去心),桑根白皮半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桂心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百合3分,紫菀3分(洗,去苗土),桔梗半两(去芦头),款冬花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黄芩半两,枇杷叶3分(拭去毛,炙令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后夹劳,体瘦少力,四肢疼痛,心膈痰壅,时有咳嗽,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十四:柴胡

处方

柴胡1两(去苗),贝母1两(煨令微黄),知母1两,人参1两(去芦头),赤芍药1两,石膏1两,黄芩3分,白术半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栀子仁半两,鳖甲1两(涂醋炙微黄,去裙澜)。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后夹劳,骨节烦疼,时有寒热,咳嗽,头目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十三:柴胡

处方

柴胡(去苗)1两,茵陈1两,木通(锉)1两,黄芩1两,土瓜根1两,白鲜皮1两,川朴消1两,栀子仁2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4-5日,壮热头痛,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得利为度。

摘录
《圣惠》卷十三

《圣惠》卷十一:柴胡

处方

柴胡1两半(去苗),黄芩3分,麦门冬1两(去心,焙),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枳壳1两(麸炒令黄,去瓤),枇杷叶3分(拭去毛,炙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伤寒干呕不止,心胸烦躁,四肢热。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一

《圣惠》卷十三:柴胡

处方

柴胡(去苗)1两,白茯苓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瓢,焙)1两,知母1两,桔梗(去芦头)1两,黄耆(锉)1两,百合2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百合病,羸瘦,不食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三

《圣惠》卷八十二:柴胡

别名

柴胡汤、柴苓散、柴苓汤、柴芩竹叶

处方

柴胡2分(去苗),黄芩1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赤茯苓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焙)。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腹中有伏热,温壮来去。

用法用量

柴胡汤(《圣济总录》卷一六八)、柴苓散(《南北经验方》卷十引汤氏方)、柴苓汤(《袖珍小儿》卷四)、柴芩竹叶饮(《不知医必要》)。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二

《圣惠》卷七十四:柴胡

处方

柴胡2两(去芦头),黄芩1两,石膏1两,阿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麦门3两(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妊娠伤寒,壮热,心烦头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四

《圣惠》卷十:柴胡

处方

柴胡3分(去苗),地骨皮3分,玄参半两,黄芩3分,石膏1两,甘菊花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羌活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川朴消1两半。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热毒气攻眼,障翳赤涩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竹叶3-7片,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