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鉴别与治疗
文献与评述
《幼幼集成•胎病论》云:“胎怯者……非育于父母之暮年,即生于产多之孕妇。成胎之际,元精既已浇漓,受胎之后,气血复难长养,以致生来怯弱。若后天调理得宜者,十可保全一、二。”对患儿要提高护理质量,孕母宜防治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做好产前检查,并注意胎儿生长情况。
早产儿,胎龄不足37周,出生体重<2500g,身长不足45cm ,皮肤薄、光亮或有 水肿,有毳毛、胎脂,头发乱如绒线,耳郭软,乳腺平坦,指、趾甲未达指、趾端等。小于胎龄儿,出生时体重在同胎龄正常体重的2个标准差以下,或比该胎龄应有体重低25%者。若足月但体重在2500g或以下者,称足月小样儿。
胎怯有五脏禀受不足之分。脾虚者,肌肉瘠薄,萎软无力,吮乳量少,呛乳溢乳,大便稀薄,黄疸。肾虚者,身材矮小,头大卤张,颅骨软,颅缝开解,耳郭软薄,指甲软短,肌肤不温,睾丸不降,或大阴唇分开、小阴唇突出。肝虚者,目无神采,目闭不睁,筋弛肢软,四肢拘急,时作抽搐。肺虚者,呼吸微弱浅快或不规则,咳嗽无力,皮肤嫩薄、透明滑黏,胎毛多而细软,胎脂满布。心虚者,精神萎顿,啼哭无力,面无光彩,唇甲淡白或青紫,虚里动疾。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