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水气上冲及苓桂剂的证治(刘渡舟)
“水气”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成氏、钱氏的见解,似乎只各自说对了一半。因为水与寒、水与饮,往往协同为病,“水”乃言其形,“寒”乃喻其气,“饮”则指其邪。所以,“水气”的概念,应既指水饮,又包括水寒之气,这样理解似较为恰当。
现在着重谈谈水气上冲。水气上冲的病机与心、脾、肾的阳气虚衰有关。心、脾、肾三脏之阳气健旺,则不致产生多余水寒之气上冲之证。心属火,上居于胸,能行阳令而制阴于下。若心阳不足,坐镇无权,不能降伏下阴,则使寒水上泛,而发为水气上冲。脾气之虚,不能制水于下,水无所制,也易上冲而为患。肾主水而有主宰水气的作用。如肾阳不足,气化无权,不能主水于下,则亦可导致水气上冲。
“水气上冲”的起点和终点
“水气上冲”的临床表现
“水气上冲”证的诊断
“水气上冲”证的诊断,亦离不开四诊。如望诊,主要望病人的气色,舌象。水为阴邪,阴来搏阳,水来克火,故面色黧黑,甚者可出现水斑,类似孕妇的妊娠斑。舌象可表现为舌质淡嫩,舌苔水滑。切诊多为脉沉紧或沉弦,沉弦脉主水与饮,紧脉主寒。
用苓桂剂治疗“水气上冲”
总结:以上谈了“水气上冲”证及苓桂剂的证治。“水气上冲”证临床常见于各种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等。苓桂剂的运用不止这些,如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疗服小青龙汤后产生的坏病,茵陈五苓散治湿重于热之黄疸等等,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新中医》1984年第五期,讲述/刘渡舟。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