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有湿夹食的资生丸—记不吃饭不长肉瘦弱的小朋友
这个话题源于有一天给小朋友讲脉诊课,讲完以后有一对爷爷奶奶带着小孙子来诊室咨询,说他家7岁的小孙子又瘦又小,问我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那么首先呢?我看了一下小朋友的手指,目的是看指甲旁有没有倒刺,指甲旁有倒刺的小朋友缺锌,缺锌的小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不长个儿。有的小孩把不足的锌补上去以后,就容易长个儿了。
小朋友长“倒刺皮”是怎么回事呢?
然后问小朋友的脾胃情况。胃口怎么样,能吃多少,零食吃不吃,爱吃肉还是蔬菜,大便情况。这是问后天脾胃功能。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肉。脾胃功能好了,气血旺了,就容易长肉长个了。
问小朋友的睡觉情况,夜晚睡眠时间是人体养身体的好时候,现在好多小朋友都睡得很晚,这是一个让人很诧异的问题,经常还有小朋友十一二点睡觉。睡觉太少,营养精华都消耗完了,更不能供给身体足够的需要的营养需要,更不能长个儿。要求必须让小朋友早点睡觉(小朋友8点半就该上床睡觉了)。有的睡不着,失眠的小朋友中药调整睡眠。
然后问出生时情况,体重等等,这是问先天情况。肾的情况。有先天禀赋薄弱的。需要补肾。
问基础疾病,是否有疾病影响他的生长发育。比如盗汗自汗,鼻炎,气管炎。
盗汗自汗的小朋友精华都流出去了,身体里的就不足了,不能供养身体长个的需要,同时容易出汗的小孩容易感冒,身上出汗没擦干,稍一吹风受凉,就感冒了。这种治疗基础疾病以后调理;或者按照小盆友的情况,辩证调理。
问性格情绪。容不容易发脾气。这是问肝的问题。有的小盆友体瘦,鼻根青,脾气大,需要同时调肝脾。如抑肝散加减,小柴胡汤加减等等。
那么这对爷爷奶奶带的小孙子瘦小是什么情况呢?
小男孩体瘦小,不爱吃饭,零食也吃得少,大便偏稀软或不成型,舌淡润苔白滑,脉虚软无力。
典型的脾虚有湿夹食的资生丸证。
纳差(不吃饭,吃得少,食欲不振;厌食;或饭前无胃口、不想吃,饭后肚胀难消化;)
+体瘦弱(面黄肌瘦,不长肉;时不时倦怠困乏;)
+大便偏稀软或不成型
+舌质淡润苔白厚或白腻或白滑+脉虚软无力
= 脾虚有湿夹食
= 资生丸
资生丸是明代医家缪希雍的方子。用于脾胃虚弱,食不运化,脘腹胀满,面黄肌瘦,神倦乏力,大便溏泄。正适合这种脾虚夹湿夹食的胃口差瘦弱的小朋友。
王肯堂称,初得此方时,“颇不信其消食之力,已于醉饱后,顿服二丸,径投枕卧,夙兴了无停滞,始信此方之神也。”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白扁豆、山药、山楂、六神曲、麦芽、莲子、薏苡仁、芡实、泽泻、豆蔻、化橘红、藿香、桔梗、黄连。
下面刘伊森来拆解一下这个方子。
泽泻——利湿
藿香——风药胜湿
黄连——清热燥湿
桔梗——宣利气机
③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山楂偏于消肉食积,麦芽、神曲偏于消面食积。
用于脾胃不适,胃虚不纳,神倦力乏,腹满,泄泻。
这张方多用于老人和小孩,脾胃虚弱的青中年也可以用。
资生丸,同仁堂有个中成药补益资生丸,就是缪希雍的资生丸方。
第一次看到这张方是在岳美中老师的书里。资生丸是岳美中老师喜欢用的一张方。岳老有两个案,一个是12岁的瘦弱小女孩,一个是70多岁患肝炎的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阮良朋。
我们来讲讲这几个病案故事吧。
一、12岁的瘦弱小女孩。
小女孩姓戈,12岁了,又矮又瘦,稍微一活动就气喘吁吁,说疲累,所以平时也不喜欢玩耍,更糟糕的是小女孩视力很差,读书写字不超过10分钟,就感觉眼睛抽痛,因此连上学也不能去。在上海治疗了一段时间,效果不好,于是跑到北京去找岳美中医生了。
小女孩的父母叙述她的病情,说小女孩的母亲就是经常体弱多病,年龄很大才生下她,并且小女孩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发育就很不好。
小女孩脸色很白,眼白部分也特别白,大便还经常不成型,食量非常小,吃东西只能吃一点点,甚至一顿就吃半两食物,舌质淡,脉虚软无力。
岳老认为是小女孩的情况是脾胃不足,并没有其它病。治疗这种功能衰减,用资生丸养后天脾胃之本就行。
处方:资生丸。
人参45克,茯苓30克,白术45克,山药30克,薏苡仁22.5克,莲子肉30克,芡实22.5克,甘草15克,陈皮30克,麦芽30克,神曲30克,白豆蔻12克,桔梗15克,藿香15克,川黄连6克,砂仁22.5克,白扁豆22.5克,山楂22.5克
资生丸原为丸剂,因为嫌蜜丸妨碍消化,改作汤剂。上药共为粗末。每次取6克,煎2次合在一处,午、晚饭后1小时各服1次。
小女孩喝了20天后,食量大增,1月后,每顿可以吃3两,面色红润,精神焕发,喜玩乐动,视力也更好了,能看书写字持续半小时以上。因此岳老让她坚持喝下去。
二、70岁肝炎老人
1937年10月底的时候,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阮良朋因为患肝炎腹胀久治不愈,来我国求医。岳美中受周总理的委托为他治疗。
阮良朋今年70多岁了,经常生病。现在有的疾病就有肝炎,胃炎。
岳老就问他,现在怎么不舒服啊?
他回答,我现在胃胀,食欲不好,已经很长时期每顿不超过1两了,而且经常胃胀,嗳气,吃完午饭以后尤其厉害,大便一直是稀薄的,还检查肝功能不正常,每次吃西药都不舒服,所以只能吃中药,但是,吃中药都半年了,每次吃完药胃胀就稍微好一点,过一会又胃胀了,而且越来越严重了,体力也越来越差了。
岳老就给他把脉,脉濡而无力,右关沉取欲无,左关稍弦。舌质苔白而润;
岳老就对学生说,这脉是肝脾不和之象,脾虚是主要矛盾。因为脾虚时间久了,所以才食量特别少。
看这个患者以前吃过的药方,理气降逆的多,并且用量大。吃完胃胀稍缓解,过一会又更厉害了,是因为脾胃太虚弱了,不耐攻伐,应该先补脾胃,恢复脾的运化功能,补脾为主,稍微加点理气降逆的就可以了。
资生丸,正对证。
就怕现在脾胃无力,进少量饮食,尚不能消化吸收,若投大量药剂,反给脾胃增加负担,因此用小剂量,守方不变。处方,资生丸方,改为粗末,每9克作1天量,煎两次合一处,分温服。
刚开始几天没反应,一个礼拜后,患者说嗳气减了,放屁多了,胃胀减轻了,胀的时间也缩短了,吃东西由每餐一两增加到二两。脉沉取较前有力。患者非常高兴。又继续吃了半个月,脾虚改善,肝功能检查也有所改善,嘱继续服原方一段时间,巩固疗效。
关联词条: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原创文稿,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