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散治疗三叉神经痛
案一:毕某,女,66岁,2012年10月15日初诊,患三叉神经痛2年,2011年秋在北京某医院手术阻断上颌支,但仍反复发作左侧头面、目眶、上下牙龈刺痛跳痛,常因生气上火加重疼痛;来诊时见患者时时咬牙皱眉,频频吸气有声,烦躁痛苦面容,自述左侧上颌部、面颊、颈侧一过性刺痛、刀割样疼痛10余日,每次发作1-2分钟,片刻又作,痛苦不堪,伴头面热,头晕头鸣,口苦口臭,寒热往来,呕恶,胁痛,大便干,舌苔白厚,脉细弦。
处方:升降散和小柴胡汤加味:生大黄10g、白僵蚕12g、姜黄10g、蝉蜕10g、桑叶12g、菊花15g、石膏30g、丹皮10g、栀子10g、细辛3g、柴胡15g、黄芩12g、太子参15g、半夏10g、钩藤15g、忍冬藤30g、生姜3片、甘草10g,5剂。
2012年10月23日复诊诉疼痛大减,头热、口苦、寒热等症均减轻,复因外感咳嗽时作,咯白痰,咽红,舌苔白,脉细弦。上方稍事加减5剂..前后8诊,共服药40剂,今春随访其女儿,言有时因上火或冷水刺激偶有一过性左侧面颊刺痛,程度甚轻,已无大碍。
案二:王某,女,55岁,2013年5月7日初诊,左上牙痛3月余,拔牙后疼痛反加重2个月,并渐牵引左侧上颌部、面颊、左侧头颞部跳痛、刺痛,冷热刺激易发或洗脸时碰触突发左侧面颊针刺样痛、刀割样痛;遇热目干涩流泪,左眼尤甚,平时大便干,舌红苔白微腻、舌苔中部有细小裂纹,脉细。
诊为三叉神经痛。
处方:生大黄10g、姜黄10g、白僵蚕12g、蝉蜕10g、生石膏30g、辽细辛4g、牡丹皮10g、栀子10g、桑叶15g、菊花15g、生地黄15g、龙胆草10g、钩藤12g、地龙10g、枸杞子12g、白蒺藜15g,4剂。
2013年5月17日二诊,左侧上颌部、面颊、左侧头颞部跳痛、刺痛消失,偶有左上牙龈隐痛不甚,大便正常,着热目干流泪减轻,舌苔薄腻,脉细。药证相合,原方去钩藤、地龙,加石斛10g 青葙子10g。继服5剂,诸症悉除。
后记: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颇为棘手,中医多从风寒、痰火、肝风、气滞血瘀等论治。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面痛皆属火盛,诸阳之会皆在于面,而火,阳类也,心者生之本,神之变,其华在面,而心,君火也。暴痛多实,久痛多虚”升降散虽仅仅四味药,却融泻火降浊、疏散风热于一炉,正和面痛之病机。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看过《四川中医》刊文言“二辛升降散”治疗三叉神经痛效好,当时未曾留意,后来读到赵绍琴老曾用升降散治愈本病案例,乃开始试用于临床,至今应用升降散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人十余例,疗效可信。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柳成荫,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共建专业中医数据库。投稿文章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