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详细内容
【组成】
白僵蚕(酒炒)6克、全蝉蜕(去土)3克、姜黄(去皮)9克、川大黄(生)12克
【用法】
共研细末,和匀。据病之轻重,分2~4次服,用黄酒,蜂蜜调匀冷服。中病即止。
【功用】
升清降浊,散风清热。主治虚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症见憎寒壮热,或头痛如破,或烦渴引饮,或咽喉肿痛,或身面红肿,或斑疹杂出,或胸膈胀闷,或上吐下泻,或吐衄便血,或神昏谵语,或舌卷囊缩。
【运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扁桃体炎、细菌性肺炎、高脂血症、胀毒性脑病及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等病症。
【方解】
本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俱备。僵蚕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胜风祛湿,清热解郁,从治膀胱相火,引清气上朝于口,故逆浊结滞之痰。蝉蜕吸风得清阳之真气,所以能祛风而胜湿,饮露得太阴之精华,所以能涤热而解毒。姜黄驱邪伐恶,行气散郁。大黄上下通行。酒引之使上行,蜜润之使下导。本方有升有降,可使阳升阴降,内外通和,而温病表里三焦之热全清。杨栗山云:“名曰升降,亦(表里)双解之别名也。”因之命名“升降散”。
临床以憎寒壮热、胸膈闷胀不舒或上吐下泻为辨证要点。临床如见大便稀溏或泄泻,生大黄可改制大黄;胃中不和,加半夏、厚朴;热盛,加黄芩、黄连;咽喉肿痛,加山豆根、蒲公英;头面红肿,加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
【研究】
本方广泛应用于内科杂病以及疑难重症中,亦获良效。据有关报道,升降散加减,尚可运用于各种急性传染病。其方虽为瘟疫而设,然其应用已远远超出此范围。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咽炎、乙型肝炎、咳嗽、哮喘、发热、肠易激综合征、腹胀、便秘、荨麻疹、带状疱疹、疱疹性龈口炎,糖尿病、胆囊炎、心血管神经症、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类风湿关节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胰腺炎、假性球麻痹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抗炎、解热、镇静、镇痛、抗过敏、止咳、祛痰、抑菌、平喘、抗病毒、抗气道炎症的作用,对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还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与基质增生。
【方歌】


求道
畅读VIP

197

0


求道
畅读VIP

196

0


求道
畅读VIP

295

0


求道
畅读VIP

624

0


求道
畅读VIP

295

0


求道
畅读VIP

1012

0


求道
畅读VIP

442

0


求道
畅读VIP

411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633

0


求道
畅读VIP

997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