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肝经气绝舌卷:舌卷,舌质绛干,阴囊上缩(卵缩、囊缩),心胸烦满,唇青,神昏,脉弦数等。
热陷心包舌卷:舌卷而短,舌色红绛,两颧赤,壮热神昏,四肢厥逆,大便闭结,脉洪数或弦滑而数等。
鉴别分析
肝经气绝舌卷:以舌卷与阴囊上缩并见为主要特点,可与心病舌卷相区别。《温病条辨》谓舌卷囊缩虽同属厥阴,但指出“舌属手,囊属足也。盖舌为心窍,包络代心用事,肾囊前后皆肝经所过,断不可以阴阳二厥混而为一”。此证常由里热极盛,肝阴涸竭,致肝经气绝。肝主筋,经气绝则筋亦绝,故舌卷、舌质绛而干、囊缩、唇青、转筋、神昏等症状并见,可用羚羊钩藤汤加生石决、生鳖甲、玳瑁等治之。
热陷心包舌卷:包络代心用事,小肠脉络于额而与心为表里,故心病舌卷特点为舌卷而短,颧赤,可见于温邪内陷心包。其中自上焦肺逆传心包者,起病急,进展快,常在发病后迅速出现高热、神昏、颧赤、口噤症状,宜芳香开窍、清热解毒,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邪入中焦,滞热上冲心包者,常见便闭,面目俱赤,舌绛苔黄,甚则肢厥,宜牛黄承气汤开窍泄热,若舌干燥起芒刺为热甚津伤,宜增液承气汤养阴润下。并可针刺复溜、液门、二间等。
总之,舌卷一症多见于危重病,尤以肝经气绝与热陷心包较为多见。前者伴阴囊上缩为特点,后者兼高热神昏为主证,临证不难区别。另外,痰热蒙蔽心窍者,因痰热上冲,阻塞心窍,除有神昏、言语不清等主要症状外,亦可出现舌卷的现象,可资鉴别时参考。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