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范文甫:中风8例

求道

浏览:229

时间:2024-12-25

陈老师母 风中于脏腑,猝然而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喉中痰鸣,遗溺。证已到危险极巅,按脉幸尚不散,还有希望。

先用苏合香丸1粒,鲜竹沥24克,生姜1匙灌服。醒后服下方。

黄芪30 赤芍9 归身6 地龙6 桃仁9 红花6 附子9 甘草3 半夏9

二诊见效,神清。惟半身偏瘫,舌强言謇。

补阳还五汤

中风有中经、中络与中脏、中腑之分。本例为中脏腑之闭证,故见牙关紧闭、痰涎壅盛等证。故急用苏合香丸合姜汁、鲜竹沥,开窍豁痰。冀其醒后,再服益气扶正、活血化瘀之品。因见遗溺,知其阳气衰微,故方中增入附子以温中回阳。二诊之王氏补阳还五汤,乃先生治中风半身不遂之常用方。

李先生 半身不遂,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急,脉弦数无伦次,舌缩而干绛,肾水干涸,虚火内动,有厥脱之忧,速救之,迟恐不及矣。

生地30 生地30 天、麦冬12 元参30 羚羊角6 归身9 赤芍9 桃仁9 党参24 红花6 钩藤9

二诊真火上炎,脉如弹石,总非佳兆。神识稍清,舌强流涎。再拟平肝熄风,滋水涵木法。

生地30 生地30 羚羊角3 钩藤9 归身9 党参24 芦根30 石膏30 桃仁9 红花6

三诊今晨神情较清,舌强言謇,手足不仁,乃是气虚血瘀所致。

黄芪60 桃仁9 红花9 川芎6 归身9 地龙9 赤芍9 生地30

本例中风,证见舌缩而干绛,脉数无伦次,状如弹石,乃是肝肾真阴欲竭,虚风妄动之候。此时,败象叠见,危机四伏,故急用大剂生地黄、元参、麦冬滋阴降火;羚羊角钩藤平肝熄风,桃、红、归身等祛瘀通络;大剂党参益气扶元。三诊神识较清,大有转机。舌强言謇,手足不仁,皆是气虚血瘀为患,先生每用补阳还五汤补气逐瘀为治。


刘某 高年体肥,肥人多痰而少气猝然昏仆,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气出多进少,口角微斜。此乃虚极气并于一偏。其舌大,脉不归部,纯是气虚之象,危候也!当急急扶其气。

黄芪120 党参12 附子9 龙骨9 归身9 川芎3 地龙6 桃仁9 红花3

此案已见大小便失禁,神识昏迷,气出多进少,并出现不归部之散脉,中风脱证之象显而易见。元气衰微之极,阴阳有离决之势,方用参附汤黄芪龙骨益气扶正,回阳救逆,敛汗固脱。然高龄之体,病势垂危,奄奄一息,查无复诊,虽经大力抢救,若不效,恐难以回生也。


赵某 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不利,是气虚之极,脉络瘀阻所致。

黄芪60 当归9 赤芍9 桃仁9 红花3 川芎6 地龙6

二诊见瘥。缓缓可行走,补阳还五汤全方。

门人问日:师治中风半身不遂,为何常用补阳还五汤?而黄芪用量特重?师日:中风证,有属火、属风、属痰诸说,依法治之常不效。此证以气虚血亏,脉络瘀阻所致者较多,独王清任补阳还五汤可信,黄芪120克,连服数十剂,疗效显著。

王清任认为:中风多是气虚并于一偏所致。故首创补阳还五汤。其中黄芪独重,大补元气;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祛瘀通络,以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本方对肢体功能恢复颇有裨益。正所谓:“正气足,营血和,则血痹自畅;肝肾强、筋骨壮,则体废自复”也。


顾某 此乃半身不遂之症,与偏风、中风、类中有别,是气虚之极所致。但脉洪数而弱,未免因受暑引动。

石膏24 生地24 鳖甲9 黄芪30 归尾6 地龙6 桃仁3 乳香3 鲜水芦根60

标本并治之方,宗王清任补阳还五汤合清暑药加减而成。古人有暑伤气而脉弱之说,今脉见洪数而弱,是为暑邪,故用石膏生地黄、鳖甲、鲜芦根以清暑热,半身不遂,是旧有气虚血瘀,故以生黄芪补元气,佐归尾、地龙桃仁乳香,去瘀通络。


六、七、八

毛认庵 半身不遂之证。

黄芪30 党参9 杜仲9 茯苓9 归身9 附子9 生地15 白芍6 甘草3 怀牛膝9

蔡某 半身不遂初起。

黄芪60 赤芍9 归身9 川芎3 地龙6 附子6 桃仁3 红花3

徐元甫 半身不遂

黄芪6 归身9 赤芍9 桃仁3 红花3 甘草3 党参9 生地24

以上三案,虽同为半身不遂之候,但根据所用方药来看,因见证不同,属同病而异治。毛案用气血精髓并补之法,当系肝肾不足,精髓亏耗,而见头眩背痛、腰酸肢麻、言謇、流涎诸证;蔡案所用为王清任补阳还五汤附子,当是元阳不足,而见脉大、舌淡、畏寒、流涎之候;徐案所用虽亦为补阳还五汤,但以党参、地黄易川芎地龙,是调补气血与去瘀药并用,适宜于气血两亏,脉濡无力,舌红,口干,肢麻之候。

关联词条:

  • # 范文甫
  • # 中风病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搜集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