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余桂清教授肿瘤药对、药组经验(闫洪飞)

求道

浏览:940

时间:2022-11-03

药对(也称对药)和药组,是指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中药配伍而成,是方剂中最少的组方形式。它构成简单,却具备了方剂的基本主治功能,是中药遣方用药特点之一。


药对组合简单,但作为药对的两味药绝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针对病机的关键环节,以中药药性理论为基础,遵循方剂的配伍理论组合而成。


余桂清先生为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全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顾问,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40余年,经验丰富,医术精湛,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盛誉。特别是,他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注意探索肿瘤治疗中药药对、药组的运用规律,为肿瘤中医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1.辨证论治的对药


1.1半夏陈皮


半夏辛温而燥,功效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为痰湿阻滞之呕恶常用药物。陈皮辛苦而温,长于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脾胃气滞、胸脘痞满及痰湿壅滞、呕恶痰涎等的常用之品。二者伍用,相使相助,半夏陈皮之助则气顺痰消,化痰湿之力增强;陈皮半夏之辅,则痰除而气自下,理气和胃之功更著。主治:肿瘤患者痰湿内蕴所见呕恶痰涎、胸脘痞闷等症;放、化疗过程中见呕吐、舌苔厚腻等症。


1.2当归黄芪


当归甘温柔润,功专补血。黄芪甘温,功长补气,气旺以生血。二药合用,补气生血之力倍增。主治:肿瘤患者证见气短、乏力等气虚证;放、化疗过程中白细胞下降。


1.3枸杞子、补骨脂


枸杞子甘平质润,功专滋补肝肾,兼益肾阳补骨脂辛苦大温,功专补肾助阳,既能温下元、固精缩尿,又可温运脾阳、涩肠止泻。临床上用于肿瘤患者证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头晕、视物昏花等症。


1.4白术莪术


莪术辛苦微温,能入气分血分而行气血之滞,用于气滞血瘀和饮食积滞所致胸腹胀痛等症。白术甘温补中,苦可燥湿,为补脾燥湿之要药,每用于脾虚不运,或痰湿停留之证。二者配伍,具有燥湿化瘀之功。临床上用于肿瘤患者因痰瘀互结所致痰涎壅盛之证。


1.5白芍当归


白芍酸而微寒,能补血敛阴。当归辛甘而温,能补血行血。当归辛香性开,走而不守;白芍酸收性合,守而不走。二药合用,辛而不过散,酸而不过敛,一开一合,动静相宜,使其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耗血,养血补血之功最良。另外,当归能和肝而活血止痛,白芍能柔肝而和营止痛。二者合用,还具有养肝和血止痛之力。主治:肿瘤患者心肝血虚之心悸、头晕等症;血虚,血脉不和之腹中挛急作痛。


1.6柴胡郁金


柴胡味苦性寒,轻清升散,善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又能疏肝解郁,且善升举阳气。郁金既入气分,又入血分,功偏行气解郁,凉血散瘀。二药合用,一气一血,气血并治,行气解郁之力增强。临床上用于肝郁气滞,证见胸胁胀闷、脘腹痞塞等。


1.7杜仲牛膝


杜仲甘微辛温,专入肝肾二经,功能补益肝肾,为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之要药。牛膝性善下行,长于活血通经利关节。二药合用,具有补益肝肾,活血通经之功。临床上用于肿瘤患者出现腰膝酸痛、关节疼痛等症。


1.8白术白芍


白术甘苦而温燥,主入脾经,功专健脾燥湿,能助脾胃之健运以促生化之源。白芍酸而微寒,补血敛阴,主入肝经,功专养血柔肝,能敛肝阴、补肝血。二药合用,一阴一阳,刚柔相济,具有健脾柔肝之功。临床上用于肝郁脾虚之胸胁满闷、腹痛、泄泻等症。


1.9天麻钩藤


天麻甘平柔润,独入肝经,具有熄风止痉,平肝潜阳之功,为治风之圣药。钩藤甘微寒,入肝、心包经,能泻肝火,熄肝风,为热极生风及肝经有热之证所常用。二药合用,平肝息风之力倍增。主治:肿瘤患者见头晕、肢体麻木肝阳上亢之证;肿瘤出现脑转移,证见头晕、肢体麻木等。


1.10枸杞子、菊花


枸杞子甘平质润,功专滋补肝肾、明目、润肺,为平补肝肾之药。菊花甘苦而凉,能疏风解表,并具有清肝明目之功。二药合用,一补一清,具有益肝明目之效。临床上用于肿瘤患者之肝肾阴虚所见腰膝酸软、头晕、视物昏花等症。


1.11桃仁红花


桃仁苦甘而平,入心、肝、大肠经,有破血祛瘀之功。红花辛温,入心、肝经,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二药皆为活血化瘀之品,红花质轻升浮,走外达上,通经活络,长于祛在经在上之瘀血;而桃仁质重沉降,偏入里善走下焦,长于破脏腑瘀血。相须配伍后祛瘀力增强,作用范围扩大,适用于全身各部瘀血。且有消肿止痛、祛瘀生新之功。临床上用于肿瘤患者出现疼痛,出血,面色晦暗,舌质暗紫、有瘀斑、瘀点,爪甲有瘀点,脉涩等血瘀之证。


1.12红花苏木


苏木性辛味咸,咸能入血,辛可走散,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红花辛温,长于消散症瘕。二者功用类同,少用则和血养血,多用破血祛瘀。二药合用,增强活血化瘀,祛瘀止痛之功。主治:肿瘤患者出现疼痛,出血,面色晦暗,舌质暗紫、有瘀斑、瘀点,爪甲有瘀点,脉涩等的血瘀证;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皮肤色素沉着而见血瘀证候者。


1.13徐长卿、元胡


徐长卿辛温入气分,能解毒消肿,通经活络,舒肝止痛。元胡辛散,苦降温通,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既能行血中之气,又能行气中之血,为活血理气之良药。二药合用,一气一血,理气活血,活络止痛力强。临床上用于肿瘤患者胸骨疼痛及其周身疼痛等症。


2.抗肿瘤的对药


2.1橘核荔枝核


橘核苦温,入肝经,温化散结。荔枝核甘温,散寒邪作用较强,兼能快脾气,益肝血。二药皆性温入肝经,均能散滞、消疝、止痛。橘核偏入气分,荔枝核偏入血分,二药配伍,相须为用,行气散寒止痛之功增强。临床上用于肿瘤患者晚期盆腔转移证见腹部症瘕包块等。


2.2急性子石见穿


急性子味辛、微苦,性温。能化瘀降气,软坚散结。石见穿味苦、辛,性平,入肺、脾经。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二药合用,具有降气活血,解毒散结之效。临床上用于食管癌见进食梗噎之症。


2.3八月扎、凌霄花


八月扎味苦,性平,入肝、胃、膀胱经。能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尿。凌霄花味辛,性微寒,入肝、心包经。能活血破瘀,凉血祛风。二药合用,具有疏肝和胃,活血止痛之效。临床上用于肝癌及肝转移癌证见肝区疼痛食欲不振等者。


2.4茵陈栀子


茵陈味苦而性寒,能清热利湿,利胆退黄。栀子功专泻火除烦、泄热利湿。二药相伍,可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临床上用于肝癌及肝转移癌证见黄疸食欲不振等者。


2.5威灵仙郁金


威灵仙辛散性温通利,具有消痰逐饮,行气化滞之功,适用于气血滞痛,膈脘痰水之证。郁金辛开苦降,芳香宣达,性寒又能清热,入气分以行气解郁,入血分以凉血破瘀,为血中之气药,用于气血凝滞不畅所致的胸胁闷痛等症。二者配伍,具有行气开郁,消痰化滞之效。临床上用于食管癌气血凝滞、痰阻所致胸部闷痛、膈脘痰水等症。


3.药组


3.1太子参白术茯苓


太子参微甘,具有补气而不滞气,健胃养胃的作用。白术甘苦而温燥,主入脾经,功专健脾燥湿,能助脾胃之健运,以促生化之源。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肺、脾、胃、肾经。本品甘则能补、淡则能渗,既能扶正,又能祛邪,功专益心脾,利水湿。三药伍用,具有补气、健胃养胃之功。临床上用于治疗脾虚运化失常、水湿内蕴,而见进食梗噎,食少脘闷,便溏泄泻,或痰饮停滞,咳逆胸闷,或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3.2杏仁、贝母、桔梗


杏仁辛苦而温,辛能散邪,苦可下气,重在宣降肺气。贝母甘而偏凉,重在化痰兼清痰热。桔梗辛苦而平,重在宣通肺气,祛痰排脓。诸药合用,具有宣降肺气,化痰排脓之功。临床上用于肺癌及肺转移癌患者肺失宣降而见咳嗽、咯痰、胸闷气短等症。


3.3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


枸杞子甘平质润,功专滋补肝肾,兼益肾阳女贞子性禀纯阴,偏填补真阴。菟丝子辛甘平,功专补肝肾,充髓。诸药合用,具有滋补肝肾之功。主治:肿瘤患者腰膝酸软、头晕、视物昏花等肝肾亏虚之证;肿瘤患者放、化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而见肝肾亏虚之证.


3.4枸杞子、菊花生地


枸杞子甘平质润,功专滋补肝肾,兼益肾阳菊花甘苦,微寒,清肝泻火。生地甘寒,性润多汁,功长凉血止血,清热生津。临床上用于肿瘤患者属肝肾阴虚所见腰膝酸软、头晕、视物昏花等症。


3.5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半枝莲


白花蛇舌草味苦甘,性寒,入心、肺、肝、大肠经,能清热解毒,利湿。夏枯草肝火,散郁结。半枝莲味辛、苦,性寒,入肺、肝、脾经,可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三药同为清热解毒之品。三药伍用,具有清热解毒抗癌之功。临床上用于肿瘤患者出现进食梗噎疼痛发热、大便秘结等热毒内蕴之证。


对药、药组,多是临床医师在临床探索、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应在中药药理实验方面加以进一步论证,注意研究对药的配伍规律及药物间的作用机理,使其更科学、更系统。同时,也要注意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药对理论。

关联词条:

  • # 中药
  • # 余桂清
  • # 癌症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转自 安民堂中医外科 头条号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