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圣惠》卷五十三: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茯神1两,龙骨1两,栝楼根1两,熟干地黄1两,泽泻1两,白石脂1两,桑螵蛸1两(微炒),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消肾。心神烦闷,小便白浊。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惠》卷五十三

《圣惠》卷十四: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白芍药3分,桂心3分,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五味子3分,白术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牛膝1两(去苗)。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后,虚羸乏力,肢体疼痛,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
《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二十一: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汉防已3分,桑根白皮1两(锉),赤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蒺藜2两(微炒,去刺),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防风1两(去芦头),羚羊角屑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热毒风上攻,头面微肿,时有烦热。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一

《圣惠》卷七十五:黄耆散

别名

黄耆汤

处方

黄耆3分(锉),白术3分,人参3分(去芦头),麦门冬3分(去心),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芎半两,白茯苓3分,前相3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安胎和气,思食,利四肢。主妊娠胎不长。

用法用量

黄耆汤(《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各家论述

《济阴纲目》:此方悉以补气为主,而前胡散结气,川芎行结血,皆所助其生长也。

摘录
《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三十六: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当归2两(锉,微炒),桂心2两,芎2两,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术2两,石菖蒲1两,蔓荆子1两,白鲜皮2两,白芍药2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风虚耳聋啾啾。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纳羊肾1只,去脂膜,切开,入生姜1分,同煎至6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
《圣惠》卷三十六

《圣惠》卷七十八: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鬼箭羽半两,当归2分(锉,微炒),芎半两,桂心半两,牡丹半两,赤芍药3分,牛膝3分(去苗),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赤茯苓3分,鳖甲1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襕)。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产后乍寒乍热,骨节疼痛,四肢无力,面色痿黄。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二十九: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人参3分(去芦头),牡蛎粉3分,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熟干地黄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皱皮脐),石南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白茯苓1两,白芍药半两,桂心半两,石斛1两(去根,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磁石1两(捣碎,水淘去赤汁)。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虚劳损,小便余沥,阴蒌湿痒,四肢羸弱,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惠》卷二十九


其他同名方

《圣惠》卷十七: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栝楼根1两,甘草半两(锉,生用)。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热病烦渴,日夜吃水。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六十: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酸枣仁3分(微炒),麦门冬3分(去心),枸杞子3分,熟干地黄1两,人参1两(去芦头),柴胡1两(去苗),白茯苓1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肠风痔疾,失血后虚损,皮肤干燥,四肢黄瘦,心神虚烦,少得眠卧,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十

《圣惠》卷七十: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生干地黄1两,犀角屑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茯神3分,栝楼子仁半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妇人客热,心胸壅闷,肢节烦疼,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竹叶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

《圣惠》卷六十七: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赤芍药1两,熟干地黄1两,干姜1分(炮裂,锉),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续断半两,桂心1两,当归1两(锉,微炒),木通半两(锉)。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止痛生肌。主伤折疼痛,腹脏内伤损,毒气不散。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日3-4次。

摘录
《圣惠》卷六十七

《圣惠》卷八十: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桂心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桑寄生半两,白茯苓半两,白芍药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牛膝3分(去苗),熟干地黄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焙),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产后蓐劳,或增寒壮热,四肢酸疼,头痛心烦

用法用量

黄耆煮散《圣济总录》卷一六四)。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黄耆炙散”。

摘录
《圣惠》卷八十

《圣惠》卷五十一: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半两,赤茯苓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白术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诃黎勒皮3分,芎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和胃思食,调利五脏。主痰上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一

《圣惠》卷四十七:黄耆散

处方

黄耆2两,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桔梗1两(去芦头),干姜1两(炮裂,锉),五味子1两,白茯苓1两,甘草2两(炙微赤,锉),芎1两,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上焦虚寒,胸膈短气,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六十一: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白蒺藜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紫苏茎叶1两,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赤茯苓1两,桑根白皮1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天门冬1两(去心),生干地黄1两,当归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肺痈。心胸气壅,咳嗽脓血,肩背烦闷,小便赤黄,大便多涩。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十一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