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黄耆散

处方

黄耆1钱,黄芩1钱,煨大黄1钱,防风1钱,地骨皮5分,酒远志5分,人参5分,赤苓5分,漏芦5分。

功能主治

漏睛。因患疮出脓血后,大眦头常出脓涎。

用法用量

水煎,食后服。

摘录

活幼口议》卷十八:黄耆散

处方

黄耆(蜜炙)、牛黄人参天麻蝎(炒)、杏仁(炒)、白茯苓、川当归生地黄(洗)、熟干地黄(洗)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肾疳腐根候。

用法用量

每服小者半钱匕,煎天门冬熟水调服;麦门冬亦得。

摘录
活幼口议》卷十八

《博济》卷二:黄耆散

处方

黄耆(去芦,蒸出,擘破,于槐砧上碎锉)1两,甘草半两(炙),柴胡1两(去芦,以布拭去土净,锉,勿犯铁器),人参1两,秦艽1两(须是于脚下左交裂者,以布拭却毛),川升麻半两,山栀子1两(如雀脑者,去皮,以甘草水浸1宿,焙用),黄芩1两,地骨皮半两,茯苓(赤者,以水中澄去浮者,炒用)1两。

制法

上为末,以瓷器内盛贮。

功能主治

肺脏壅塞咳嗽,涕唾稠粘,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同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博济》卷二

养老奉亲》:黄耆散

处方

黄耆2两,防风1两半,甘草1两(炙)。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上焦风热毒疮肿及发背热毒。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如茶点眼。

摘录
养老奉亲》

《医方类聚》卷一三四引《隐居效验方》:黄耆散

处方

黄耆10分,桂心2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男子精血出。

用法用量

酒服方寸匕,日3次。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三四引《隐居效验方》

《圣惠》卷七十: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地骨皮1两,赤茯苓1两,麦门冬1两(去心),人参3分(去芦头),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1两,柴胡1两半(去苗),黄芩3分,当归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妇人热劳羸瘦,四肢烦疼,口干心躁,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用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

《圣惠》卷三十: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续断3分,当归3分,熟干地黄1两,白术3分,五味子3分,石斛1两(去根,锉),桂心1两,白芍药1两,诃黎勒皮1两,人参3分(去芦头),木香半两,白茯苓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牛膝1两(去苗),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虚劳少气面色萎黄,四肢羸瘦,腹胁妨闷,吃食减少。日渐虚困。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黄耆汤”。

摘录
《圣惠》卷三十

《圣惠》卷二十九: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赤芍药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熟干地黄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五加皮半两,牛膝3分(去苗)。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虚劳。手足烦疼,不欲饮食,四肢少力,睡恒不足。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九


其他同名方

《圣惠》卷十四: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牛膝1两(去苗),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白茯苓3分,五味子3分,木香半两,白芍药3分,熟干地黄1两,桂心3分,柴胡1两(去苗),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3分(汤浸7遍,去滑),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后,体气虚羸,四肢黄瘦,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
《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七十八: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人参3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桂心半两,白茯苓半两,熟干地黄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麦门冬半两(去心,焙),白术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产后虚报喘促,气力乏少。食饮不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八

《千金翼》卷二十三:黄耆散

处方

黄耆5分(脓多倍之),小豆1分(热,口干倍之),芎半两(肉不生倍之),芍药2分(痛不止倍之),栝楼2分(渴,小便利倍之),白蔹3分(有脓不合倍之)。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撮脓。主痈疽。发背赤肿,发热疼痛,脓不出。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以酒送下,日3次。

摘录
《千金翼》卷二十三

《圣惠》卷五:黄耆散

处方

黄耆3分(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桂心1两,白术1两,熟干地黄1两,人参1两(去芦头),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茯苓1两,当归1两(锉,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干姜3分(炮裂,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胃气虚弱,令人身重,不欲饮食,四肢少力,肌体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

忌生冷、油腻、犬肉。

摘录
《圣惠》卷五

《外台》卷三十三引《删繁方》:黄耆散

处方

黄耆2两,吴茱萸2两,干姜2两,人参2两,甘草2两(炙),芎2两,白术2两,当归2两,干地黄2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怀胎,数落而不结实。

用法用量

干地黄散(《圣惠》卷七十七)、干地黄散《普济方》卷三四三)。方中干地黄,《圣惠》作熟干地黄。

注意

海藻、菘菜、芜荑、桃、李、雀肉等。

摘录
《外台》卷三十三引《删繁方》

《圣惠》卷三十: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钟乳粉1两半,白茯苓1两,云母粉1两半,远志1两(去心),细辛1两。

制法

上为细散,入钟乳粉等,更都研令匀。

功能主治

益肝明目。主虚劳目暗。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日2-3服。

摘录
《圣惠》卷三十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