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附子

处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干姜(炮.一两) 防风(去叉.一两) 山茱萸(去核.一两) 细辛(一两) 山芋(一两半)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风眩,目痛耳聋。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匕,空心温酒调下。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附子

处方

附子(炮)、官桂、当归白术,各二钱半。干姜(炮)、半夏曲,各二钱。

功能主治

治阴证伤寒,唇青面黑,身背强痛,四肢厥冷;及诸虚寒沉寒。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食前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子

处方

附子(生.去皮.脐)、龙骨,各一两。

上捣罗为细散。

功能主治

治小儿大肠虚冷,肛门脱出,多因下痢得之,宜以药傅。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傅在脱肛上,按令入,频用之。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附子

处方

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败龟版60克(涂酥炙微黄)虎胫骨60克(涂酥炙微黄)当归30克(锉,微炒)芎藭30克 桂心30克 没药30克 泽兰30克 乱发灰30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麝香7.5克(细研)槟榔30克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入麝香,研令匀。

功能主治

治一切伤折,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6克。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附子

处方

附子30克(生,去皮、脐)龙骨30克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小儿脱肛

用法用量

每用散3克,敷在肛上,挼按令入,频频用之,以愈为度。

摘录


其他同名方

类证活人书》卷十六:附子

处方

附子23克(炮裂,去皮)桂心15克 当归15克(锉,微炒)干姜7.5克(炮裂,锉)半夏7.5克(汤洗七次去滑)白术15克

制法

上药捣筛为细散。

功能主治

治阴毒伤寒,唇青面黑,身背强,四肢冷,妇人血室痼冷沉寒,赤白崩漏,脐腹疠痛。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热服。衣覆取汗。如一小时后仍未出汗,再服。

摘录
类证活人书》卷十六

《圣惠》卷十四:附子

别名
处方

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熟干地黄1两半,芎3分,桂心3分,人参3分(去芦头),白茯苓1两,桑螵蛸1两(微炒),当归3分(锉,微炒),沉香1两,牛膝1两(去苗),磁石2两(捣碎,淘去赤汁),石斛1两(去根),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后,肾脏虚羸,耳无所闻,脚膝乏力。

用法用量

沉香散(《普济方》卷一四 四)。

摘录
《圣惠》卷十四

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三:附子

处方

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五味子1两,木香1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风虚耳聋,头脑旋闷,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以暖酒调下,夜临卧时再服。

摘录
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三

《圣惠》卷三十五:附子

处方

附子1颗(炮裂,去皮脐,切4分,涂蜜炙令微黄),马蔺子1两,牛蒡子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咽喉闭塞。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温水调下,1日4-5次。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五

《圣惠》卷三十:附子

处方

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3分,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白术3分,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白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虚劳,四肢逆冷,心神烦躁,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1日3-4次。

摘录
《圣惠》卷三十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