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病症。
1.萎缩性胃炎:黄连汤加减治疗萎缩性胃炎54例,组成:黄连5克,干姜、桂枝、法半夏、炙甘草各10克,党参30克,大枣7枚。加减:脾胃虚弱者去黄连,加白术、茯苓,山药;胃气壅滞者加苏梗、佛手、香附;肝胃不和者加柴胡、白芍、枳壳、郁金等;湿热中阻加厚朴、藿香;胃热内壅者加栀子、黄芩;瘀血阻滞者加川楝子、延胡索、五灵腊;寒热错杂者加荜澄茄、吴茱萸等。每日1剂,水煎服。30日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胃镜复查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腺体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消失或减轻2个级别以上(含2个级别)为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病理检查急、慢性炎症减轻,腺体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减轻1个级别为有效;达不到有效标准而未恶化者为无效;临床症状加重,胃镜复查黏膜病变加重,腺体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上升1个级别以上为恶化。结果:显效20例,有效29例,无效4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达90.7%。(《福建中医药》2007年第3期)
2.反流性食管炎:用加减黄连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8例,对照组: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毫克,每日1次;多潘立酮片10毫克,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方加减黄连汤。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治疗4周,4周后随访观察临床症状并复查胃镜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25例、有效12例、无效1例,对照组分别为11例、14例和7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为痊愈;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为有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为无效)。内镜下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20例、有效16例、无效2例,对照组分别为7例、17例和8例(内镜下食管炎消失者为痊愈;食管炎改善≥1个等级为有效;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