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黄连汤

处方

黄连(去须)1两,豉5合,乌梅(取肉)10枚。

制法

上锉碎。

功能主治

乳石发下痢。

用法用量

以水3盏,入童便1盏,薤白3茎(拍碎),同煎至2盏,去滓,分温3服,空心、日午、晚后各1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广嗣纪要》卷十三:黄连汤

处方

黄连3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

妊妇儿在腹中哭。

用法用量

2味浓煎,令母呷之。

摘录
《广嗣纪要》卷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黄连汤

处方

黄连(去须)半两,犀角屑半两,甘草(炙)半两,阿胶(炙令燥)半两,乌梅2枚(焙,去核),吴蓝叶1分,黄芩(去黑心)3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儿渴痢不止,壮热。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去滓,取3分,空腹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黄连汤

处方

黄连(去须,捣碎,炒)3两,黄柏(去粗皮)3两,白术4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妊娠下痢频并,后重里急。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黄连汤

处方

黄连(去须)1两半,艾叶(微炒)1分,阿胶(炙令燥)半两,豉10粒(炒令黄焦)。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儿血痢无度。

用法用量

1-2岁儿每服1钱匕,水7分,入葱白2寸并须(切),同煎至4分,去滓,分温3服,空心、午后各1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御药院方》卷十:黄连汤

处方

黄连(去须)1两,秦皮1两,苦竹叶(切)1两,薄荷叶1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散头面热。主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

每用5钱,以水3盏,煎5-7沸,绵滤去滓,就热淋洗,不计度数。

摘录
御药院方》卷十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黄连汤

处方

黄连(去须)3分,山栀子仁3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儿热痢,腹中疼痛或血痢。

用法用量

1-2岁儿每服半钱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分温2服,空心、午后各1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黄连汤

处方

黄连(去须)1两,黄柏(去粗皮,炙)半两,阿胶半两(炙燥)。

制法

上除阿胶外,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儿热痢。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匕,酒半盏,入阿胶1片,同煎至2分,去滓,空心、日午、近晚各1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其他同名方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黄连汤

处方

黄连(去须)1两,甘草(炙,锉)1两,熟艾(炙)1两,芍药1两,干姜(炮)1两,当归(锉1两,炒)1两,人参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下痢赤白,日久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黄连汤

处方

黄连(去须)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儿忽洞泄不止。

用法用量

每浆水3盏,煎至1盏,去滓,分温4服,空心、食前服,1日服尽。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汉·《伤寒论》:黄连汤

组成

黄连三两(9克),半夏半升(9克),炙甘草干姜桂枝各一两(各9克),人参二两(6克),擘大枣十枚(4枚)。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主治

上热下寒,症见胸脘痞闷,烦热,气逆欲呕,腹中痛,或肠鸣泄泻,舌苔白滑,脉弦者。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病症。

1.萎缩性胃炎黄连汤加减治疗萎缩性胃炎54例,组成:黄连5克,干姜桂枝、法半夏、炙甘草各10克,党参30克,大枣7枚。加减:脾胃虚弱者去黄连,加白术茯苓山药胃气壅滞者加苏梗、佛手香附;肝胃不和者加柴胡白芍枳壳郁金等;湿热中阻加厚朴藿香;胃热内壅者加栀子黄芩瘀血阻滞者加川楝子延胡索、五灵腊;寒热错杂者加荜澄茄吴茱萸等。每日1剂,水煎服。30日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胃镜复查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腺体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消失或减轻2个级别以上(含2个级别)为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病理检查急、慢性炎症减轻,腺体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减轻1个级别为有效;达不到有效标准而未恶化者为无效;临床症状加重,胃镜复查黏膜病变加重,腺体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上升1个级别以上为恶化。结果:显效20例,有效29例,无效4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达90.7%。(《福建中医药》2007年第3期)

2.反流性食管炎:用加减黄连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8例,对照组: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毫克,每日1次;多潘立酮片10毫克,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方加减黄连汤。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治疗4周,4周后随访观察临床症状并复查胃镜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25例、有效12例、无效1例,对照组分别为11例、14例和7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为痊愈;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为有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为无效)。内镜下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20例、有效16例、无效2例,对照组分别为7例、17例和8例(内镜下食管炎消失者为痊愈;食管炎改善≥1个等级为有效;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年第6期)

方解

本方由半夏泻心汤黄芩桂枝而成,善治上热下寒升降失常之证。方中黄连苦寒,清胸中之热,兼和胃气干姜桂枝辛散温通,祛寒止痛;半夏和胃降逆止呕,宽胸散结消痞;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健脾,缓急止痛。全方清上温下,辛开苦降,补泻同施,但以辛开温通为主。

本方与半夏泻心汤同属辛开苦降之剂,具有调和肠胃、散结消痞之功,皆治寒热错杂胃气不和之痞满吐利之症。两方虽仅一味之差,然半夏泻心汤黄芩,故偏于苦降,重在泻热除痞,而黄连汤桂枝,则偏于辛开,重在平调寒热。

黄连汤临床治疗表邪传里,损伤脾胃,升降失职而致上热下寒证。以呕吐腹痛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方歌

黄连汤内用干姜半夏人参甘草藏,更用桂枝大枣,寒热平调呕痛忘。

摘录
汉·《伤寒论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