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仙拈集》卷二:黄连丸
制法
上为末,入猪大肠内,两头扎住,入韭菜2斤,水同煮烂,去菜,用药、肠捣烂为丸,如梧桐子大;如湿,加面。
功能主治
肠风脏毒,痔漏下血。
用法用量
每服70-80丸,空心米饮送下;亦可作散服。
摘录
《仙拈集》卷二
《医方类聚》卷八十五引《王氏集验方》:黄连丸
处方
生干地黄、胡黄连。
制法
上为末,猪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后、睡时茅花煎汤送下。
摘录
《医方类聚》卷八十五引《王氏集验方》
其他同名方
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见《千金》同卷注文引《张文仲方》:黄连丸
别名
羊乳丸、黄连羊乳丸
制法
取三般汁乳和黄连末任多少,众手捻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岭南山瘴气兼风热毒气入肾中,变成寒热脚弱,虚满而渴。脾胃有热,烦渴不止。
注意
忌猪肉、芜荑。
摘录
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见《千金》同卷注文引《张文仲方》
《圣济总录》卷一○二:黄连丸
处方
黄连(去须)3两。
制法
上为末,用新汲水1碗,浸至60日,绵滤去滓,于重汤上熬,不住手以匙搅,候干,即穿地坑子深1尺,以瓦铺底,将熟艾4两安瓦上,火燃如灸法,然后以药碗覆之,四畔泥封,开窍令烟出尽即止,取出刮下,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肝实眼。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煎甜竹叶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