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凤翅医话——成方活用在化裁

凤翅

签约讲师

浏览:449

时间:2020-09-07

作者:樊正阳


经方、时方、验方都可以叫成方,通俗点就可以说是成熟的方子。病种虽然有一定的数目,可是病证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不一样的,千变万化。不可能说我得个病非要符合你的汤方证。人有高矮胖瘦,男女老幼之别,病有痼疾新恙,轻重缓急之分,你医生拿个死方子来治我这个活人的病,有刻舟求剑之嫌。故临证却疾,选方用药,重在化裁。经方多有加减就是典范。


举个例子来说说。消风散有几个出处,但我觉得《金鉴—外科心法》中的消风散风、湿、热、燥并治,组方兼顾较全面,故治皮肤病我常以它为底方来加减。组成是: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当归、地黄、苦参苍术、麻仁、知母石膏甘草木通。皮肤病病种很多,症状也不同。首先有病位的不同,上部多风,下部多湿,中部多热,药味定要增损。或加重风药分量,或加味祛湿之药,或泻里积之热;风燥者多耗血,当归、地黄就该多用,湿重者滋腻之品不宜多施,此时苍术分量就有变化;辩有表寒可加麻桂,审有里热重用膏知。皮损也要细辩,风团来去无踪,也多表邪作怪,治里之药或可去掉,应以散风为主,搔之起痕,出疹红点,多是血分有热,走表之药或可不用,应加赤芍丹皮之属。审平素体质,胃弱食少,不耐药味,味苦性寒的苦参木通要慎用;大便艰涩,肠燥津亏,滋润养液的地黄、麻仁就多加。


有朋友、同行来翻看我平素的处方,发现一个问题。你好像老是在用一个方子,可是细细一看又都不像,我说我的方子是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杂病多是少阳、厥阴证,或者说是半阴半阳,寒热虚实错杂者多,故柴胡剂是首选,但也不限制在哪一个方子,会其意而择用之可也。四逆散、大小柴胡逍遥散是我最多化裁应用的方子,结果化来用去,乍一看就是个四不像了。病位在胁肋、心下胃脘、大小少腹,就可用柴胡剂,随病症不同,寒热虚实而增损,这可能就是一个医生一生就用一个方的道理了,但必然是化裁得宜。治或疏肝利胆、或清胆降胃、或疏肝理脾、或涤痰化饮、或活血化瘀,或寒热互用、或补泻兼施。常常掂来除去的药就有一二十味。如疏肝利胆就用四逆散加味,疏肝理脾就仿逍遥之体例,清胆降胃要效大柴组合。涤痰化饮有香附、旋复、白芥子,活血化瘀用丹参、元胡、五灵脂;脘痞中满用枳术,血滞疼痛施枳芍;有寒干姜温中,见热黄连泻心;燥结秘结加硝黄,腹满气闭重枳朴。


再说治湿热弥漫三焦者多取三仁汤。杏蔻薏苡三仁汤滑石通草竹叶彰,厚朴半夏散痞气,湿弥三焦此方尝。该方宣上畅中渗下,解湿热纠结之邪,组方极具妙思,治暑湿外感、湿热黄疸、吐泻淋浊等证均可以此来加减化裁。若见恶寒头疼多夹表邪藿香白芷、紫苏可选。审舌看湿重者,利湿之薏仁、滑石为主,苍术可加,热重者,少用香燥之蔻仁、厚朴黄芩宜入。胸脘痞闷豆卷、厚朴花可助宣化,气逆至哕竹茹、批把叶可下气逆。中满可用枳实破积、发黄应加茵陈利胆。


川穹茶调散也治头疼名方,巅顶之上唯风药可到,故本方以辛散的风药为主,其方药偏辛温。头疼或在面额、或在脑后、或偏两侧,或在巅顶,这样用药就要审证而施。偏于头侧川穹为主,或可用柴胡引经,偏于后项用羌活或以葛根为主。面额白芷入阳明,发热恶寒荆芥,内热有火加石膏。疼甚细辛重用,乌头也可加入。巅顶藁本蔓荆,吐涎勿忘吴萸。抽掣疼痛多风痰,白附僵蚕蝎子研。


成方应用不可能丝丝入扣,灵活化裁在于平时的积累,精确审证,熟悉药性,是最要紧的功夫。药味取舍随证施,加减化裁在巧思。

关联词条:

  • # 方剂
  • # 樊正阳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已授权四君发表使用,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