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血弱气尽”“邪气因入”的理论辨治体虚感冒的体会
《伤寒论》97条说:“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相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嚜嚜不欲饮食······小柴胡汤主之。”本条讲伤寒因正气不足而侵犯少阳的病机:正气(气血阴阳精津)不足,营卫失谐,腠理不密,邪气乘虚入侵,与正气相搏,发为少阳病;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体虚感冒是临床上比较常见感冒的变证,是由感冒迁延失治、误治等损伤正气,正气不能抗邪外出;或正气虚弱,外邪乘虚入侵所致。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证型。其发病机理就是“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治疗应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据此笔者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体虚感冒158例,每每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如患者张文华,男,51岁,农民,2011年4月1日就诊:自述1个月前,不慎受寒后,出现发热、恶寒、流涕、咳嗽、头痛等症状,曾先后口服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开灵胶囊等药物,并输抗炎抗病毒等药液后,病情迁延不愈;现见发热微恶寒、头痛、胸胁满闷、咳嗽、纳呆乏力、口苦、舌淡红苔白、脉弦浮等症,诊为体虚感冒,辩证为太少阳合并,拟柴胡桂枝汤加减:柴胡20g,黄芩10g,半夏10g,人参10g,桂枝15g,白芍20g,防风15g,川芎15g,杏仁10g,甘草6g,生姜15g,大枣7枚,煎服。服1剂后,病去其半;又服3剂后,症状基本消失。
笔者的体会,体虚感冒的主方可为小柴胡汤;可根据情况进行加减。若合并太阳中风,可加桂枝汤,即柴胡桂枝汤;若合并太阳伤寒,可加麻黄汤;若并有畏寒、四肢逆冷、舌淡白苔白滑、脉沉细等阳虚症状,去黃芩,加附子、黄芪、肉桂、细辛等;若并有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症状,可加玉竹、沙参、麦冬等;若并有面色无华、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可加四物汤。
关联词条: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吴建华,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