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消渴病的按摩治疗手法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811

时间:2020-09-02

消渴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证。若做化验检查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及尿糖。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消渴病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证。


根据临床表现,中国传统医学的消渴病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


消渴按摩手法


消渴病机主要是禀赋不足,阴津亏损,燥热偏胜,且多与血瘀相关,其病变的脏腑主要在于肺、胃、肾。


治疗原则:养阴清热,益气补肾。


消渴病基本治疗法:


一、背腰部操作:

1、取穴及部位:膈俞、胰俞(胃脘下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三焦俞阿是穴大椎八髎长强华佗夹脊

2、主要手法:滚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振法、擦法。

3、操作方法:

患者俯卧位。施术者用滚法在背部脊柱两侧施术,约6分钟,重点在胰俞和局部阿是穴

用一指禅推法推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第一侧线,从膈俞肾俞,往返操作约8分钟。

点按华佗夹脊

指按揉膈俞、胰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三焦俞、局部阿是穴,以胰俞和局部阿是穴为重点,每处约3分钟,其余穴位均为1分钟。

温顺法:搓热双手掌,按压掌振肾俞穴。

指振大椎穴,约1分钟(食、中指)。

用擦法直擦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横擦肾俞命门,均以透热为度。

搓疗点强法:横擦骶部八髎穴,以透热为度。指按长强穴。

击磬游鱼法:空掌拍打背部,自大椎至尾骨。


二、胁腹部操作

1、取穴及部位:中脘梁门气海关元神阙,上腹部、小腹部、胁肋部。

2、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平推法、振法、擦法。

3、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位。施术者用一指禅推法或指按揉法施于中脘梁门气海关元,每穴约2分钟。

掌振神阙穴约1分钟。

用掌平推法直推上腹部、小腹部,约5分钟,顺时针方向,寻中脘梁门气海关元,反复往返摩腹3—5分钟,以温热为度。

擦两胁肋部,以透热为度。

黄龙归巢法,用右手拇指指腹从中脘左旁开4寸处,沿45度角向旁开5寸滑动,后发力。

叩击左侧季肋部,


三、四肢部操作

1、取穴及部位:曲池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复溜太溪涌泉

2、主要手法:指按揉法、点法、按法、擦法。

3、操作方法:

施术者用指按揉法按揉曲池神门内关各1分钟左右,用点法或按法点按足三里三阴交复溜太溪,每穴约2分钟,用力均以酸胀为度。

用擦法擦涌泉穴,以透热为度。


附:股四头肌痉挛按摩法


一、操作手法

1、滚、提法:重点按摩痉挛的痛处,大腿跟—脚背—脚心,自上而下,10次。

2、指按穴位乳根、脾关、血海急脉委中,每穴1分钟。

3、被动做患者腿关节背伸动作。

4、放松手法,轻拿四头肌、三头肌。

5、擦法,以大腿、小腿前面透热为度。

6、最后点按冲门穴,使整个下肢有发热感。

冲门穴:(脾经)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博动处的外侧。


二、腿部分筋术

1、右腿。病人仰卧,左腿平伸,右腿屈起,足趾往里靠合,足跟与股相对,施术者站在右侧,按以下各式施治。


第一式:用两手大指,扣住右腿膝盖上两虎膝(膝眼)部位,两手食、中指及无名指,扣入右膝后两边的筋,向左侧面缓缓板下,缓按三五次。

第二式:仍将右腿戳起,用右手大指捺拿膝盖上,中指和无名指扣阴陵泉部位。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右膝上面大筋,大指扣住膝后,食指和中指拨膝上边的大筋,缓缓向前拨动至腿腋上。


第三式:右手掌仍按在膝上,用右手中指和无名指扣住膝面,左手大指扣住右膝后外侧大筋,缓缓向前拨动,至环跳部位止。

第四式:左手掌按膝上,用右手中指和无名指扣住膝面,大指扣住右膝后内侧大筋,缓缓向前拨动三五次。


第五式:病人右腿戳起,用右手食指和无名指扣住右腿弯里侧阴陵泉部位的大筋,大指扣在膝上。用左手大指扣住右膝下迎面骨上端,食指和中指扣委中部位的筋,向下缓缓拨动,揉送至承山部位止,如是三五次。


第六式:左手扣住腿腕,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按右膝下内侧,大指扣住右足三里部位的筋,顺其筋势,向下缓缓拨送,至悬鈡部位止。病人的足趾及脚背,均有感觉,如是三五次。


第七式:病人右腿仍戳起,用右手大指扣住右足三里部位的筋,食指和中指扣住后面;同时左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右足跟踺。大指分拨脚腕的筋。自右足内踝起,经解溪部位至外踝止,将其筋络往后拨动,如是三五次。


第八式:右手仍如前式,位置不变,用左手大指拨动脚背前面的筋,自右足大趾起,至小趾跟止的筋,往复拨动,如是三五次。


第九式:病人右腿戳起,右脚外侧压在左膝上,用左手中指和无名指扣住右膝后内侧阴陵泉部位的筋,左手大指扣在膝上。用右手大指指端,分拨右三阴交穴的筋。


第十式:左手中指和无名指仍扣住右阴陵泉的筋,右手握住右足内外踝,曲伸沉绞三五次。


第十一式:再将右腿戳起,足跟靠住股间,足趾微往里合。右手大指扣住右膝外侧大筋,食指和中指按在膝上,用左手大指按住右足两解溪部位,食指和中指按住足外踝及足跟。用右手掌按右膝上,向左侧面缓缓下按三五次。


第十二式:右手仍不变,位置不变,但向左侧面压按至左腿上。用左手叉开,在右环跳部揉推三五次后,即顺胯后推至肾俞穴,左手即改成钳形,将两肾俞穴扣住,拨一二次为止。


第十三式:同一。

2、左腿,方法和右腿基本相同。少第十二式。

3、两腿合治。病人仰卧,两腿戳起,施术者与病人对面坐,并将右腿卷起,压在病人两腿腕解溪部位,用右手捺住左腿膝上,左手捺住右腿膝上,向前及左右摇摆扳绞三五次。两手指交叉,再将病人两腿往怀里扳绞一次为止。

关联词条:

  • # 消渴
  • # 按摩推拿法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