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余桂清教授治学经验(闫洪飞 林洪生)

求道

浏览:656

时间:2022-11-03

余桂清主任医师,曾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科学工作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全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顾问,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50余年,经验丰富,医术精湛,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盛誉。


1.深入基层 治癌之先


70年代初期,余桂清主任率领医疗队深入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林县和磁县农村,探讨食管癌发病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向当地农民普及医疗知识,救治了一大批肿瘤患者,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针对食管癌的特点,研制了一系列治疗方药,为我国中医肿瘤事业发展打开了良好的局面,并在增生平片、六味地黄丸等药物防治食管癌癌前病变的前期研究工作中,付出了大量心血。至此,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工作引起了社会的重视,中医肿瘤防治队伍亦从无到有、由少到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我国肿瘤防治工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2.审观病因 重视舌诊


余老认为,肿瘤发生不外乎外、内二因,外因即外来之邪,风寒暑湿燥火及秽浊之气,客于经络,留滞不去,而成恶疾;内因是指正气之虚,大致为情志、饮食内伤,年老体衰等因素致机体阴阳失和、痰瘀毒聚而生癌瘤。而祖国医学在肿瘤发病中,尤重视情志之因,如《素问·通评虚实论》即有:“膈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的论述,随现代医学的发展,情志因素致癌的理论亦得到充分肯定。


余老认为祖国医学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而诊断亦尤为重要,它是辨证论治的基础和前提。舌诊是祖国医学独特的诊断手段,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余老组织全国多家医院协作对12000余例肿瘤患者的舌诊观察发现,肿瘤病人暗红舌、青紫舌比例高,食管癌、贲门癌可高达36.3%,肝瘿线对肝癌诊断已有定论。此外,舌诊亦可作为判断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有一定实用价值。


3.审因辨证 重视脾胃


余老早年毕业于江苏医学院,师承北京名医段馥亭,尽得真传。余老认为:恶性肿瘤属本虚标实,以本虚为主,可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治疗当以培补脾胃为要。古人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方药以四君子汤加减,具体药物为:太子参白术茯苓、生芪、陈皮、苡仁等。合并血虚者加用当归生地鸡血藤;血瘀者加用桃仁赤芍丹参;肾虚者加用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痰湿者加用清半夏玄参夏枯草;热毒者加用双花、白花蛇舌草栀子肝郁者加用柴胡郁金川楝子肺癌咳嗽者加用鱼腥草、川贝、杏仁;喘憋者加用苏子、白芥子、款冬花胃癌疼痛者加用白英徐长卿白屈菜、元胡;呕吐恶心者加用代赭石旋覆花竹茹;肠癌便血者加用败酱草地榆血余炭;腹胀者加用芍药、枳壳、川朴。在扶正的基础上,根据辨病及辨证原则,选用蛇莓、山慈姑、半枝莲山豆根等抗癌中药,以增强抗癌作用。余老临床遣方用药精良,药不过十一、二味,每获良效,各地慕名求治者众。


4.扶正固本 创脾肾方


余老早在六、七十年代,即致力于消化道肿瘤扶正固本治则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以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为理论依据,根据多年临床辨证用药经验,经对比验证筛选,创立脾肾方。具体药物为党参白术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补骨脂等。临床观察,采用脾肾方合并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术后患者669例,结果显示中药病例能顺利完成化疗,比对照单纯化疗组完成化疗率提高24%;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测定,中药组有不同程度提高,化疗组则未见提高或下降。303例远期疗效观察,1、2、3、10年生存率明显延长。通过实验亦证明了该药具有保护骨髓、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化疗药物抗瘤效应、抗转移等作用。


该课题自1983年以来,先后被列为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国家六五、七五重点攻关课题,开创了中医扶正固本法则治疗肿瘤的先河。该药获卫生部生产文号,投入市场。


5.中西合壁 相得益彰


放、化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中医药在放、化疗的毒副反应防治方面作用显著,并有显著增强放、化疗疗效的作用。对于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余老研制出以健脾补肾为治则的生血Ⅰ号方,药物有太子参白术茯苓枸杞子、女贞子鸡血藤、石苇等。临床应用显示,此方具有明显保护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余老针对放射治疗的机制及放射反应的特点,研制出滋阴益气活血解毒的扶正增效方,具体药物为生芪、炒白术女贞子枸杞子、红花鸡血藤麦冬天花粉等。临床研究发现,该药明显增加放疗疗效,且减少放疗毒副反应的发生。


6.学海无涯 诲人不倦


余老在从事繁重医疗工作的同时,培养了多名研究生,他带领学生们在肿瘤实验研究、临床诊断、放化疗减毒增效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确立了中医药在诸方面的作用机理,得到了医学界的重视。这些学生在不同的医疗单位成为科研骨干,有的已成为中医界有名望的专家。他鼓励后辈,孜孜求索,勇于实践,应用现代医学知识,发挥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巨大潜力,寄予年轻人以厚望。


20年来,他承担多项国家级攻关课题、部级课题,并任国家六五、七五、八五攻关课题中医组组长,带领全国知名专家进行肿瘤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曾多次获国家科委、卫生部、中医局、中医研究院奖。余老并多次主持国内、国际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研讨会,扩大了中医药在肿瘤防治的国内及国际影响。

关联词条:

  • # 余桂清
  • # 癌症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转自 安民堂中医外科 头条号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