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普济方》卷三六一:虎睛丸

处方

青黛1钱,全蝎5个,朱砂半钱,麝香1字许,脑子1字许,白附半钱,水银半钱(炒,研),僵蚕半字,蝉蜕7个(去大足),铁华粉少许。

制法

上为末,用半夏末煮糊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去惊,安魂魄。主惊啼瘛疭,心神恐悸,中风不语,角弓反张,或惊搐太甚。

用法用量

本方名虎睛丸,但方中无虎睛,疑脱。

摘录
《普济方》卷三六一

《医方类聚》卷二五八引《保童秘要》:虎睛丸

处方

虎睛1个(净洗,细锉,慢火焙干),蝎尾3-7个,白花蛇1两(酒浸1宿,去骨皮,焙令黄色,称取半两),郁金(锉)1分,大黄1分,天南星(生)1分,半夏(生)半分,白附子半分,天麻半分。

制法

上为末,先用好巴豆,去皮壳心膜,以冷水浸,秋冬5日,春夏2日,逐日换水,取出研如糊,称1分,下前药研匀,蜜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

1岁1丸,冷葱茶清送下。吐泻为妙。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五八引《保童秘要》

杨氏家藏方》卷二:虎睛丸

处方

虎睛1对(微炒),犀角屑1两,远志(去心)1两,栀子仁1两,大黄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化痰清火。主痫疾潮搐,精神恍惚,烦乱不宁,口干喜水,或时谵语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温酒送下。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二

《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张道人方:虎睛丸

处方

虎睛1个,牛黄2钱,桔梗1钱,麝香1钱,胡黄连1钱。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脾疳,常吃泥土,日久遍身通黄。

用法用量

每服3丸,食前米饮送下,每日2次。

摘录
《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张道人方

《幼幼新书》卷九引《庄氏家传》:虎睛丸

处方

朱砂1分(别研),铅白霜1钱,白僵蚕末1钱,珍珠末1钱,轻粉1钱,牛黄1钱,犀角屑1钱,青黛1钱,乳香1钱,胡黄连1钱,白附子1钱,香墨(烧)1钱,脑半钱,麝半钱。

制法

上为极细末,糯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急慢惊风,涎实壮热。

用法用量

本方名虎睛丸,但方中无虎睛,疑脱。

摘录
《幼幼新书》卷九引《庄氏家传》

《幼幼新书》卷九引《聚宝方》:虎睛丸

处方

虎睛1只(酒炙,取仁),青黛3分,棘冈子肉20个,朱砂(研)1钱,粉霜1钱,轻粉1钱,牛黄1字,香好墨(烧)1钱,麝香半钱,熊胆半钱,半夏7枚(汤洗7度,为末)。

制法

上为末,汤浸蟾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急慢惊风,搐搦不安,吊上睛。

用法用量

3岁以下每服1丸,5-10岁每服2丸,常惊者加半丸,金银薄荷汤研下。

摘录
《幼幼新书》卷九引《聚宝方》


其他同名方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虎睛丸

处方

虎睛(微炙,研)1对,代赭(捣研)1分,丹砂(研)1分,芦荟(研)3分,麝香(研)1分,牛黄(研)3分,桃仁2-7枚(汤退去皮尖双仁,麸炒),当归(切,焙,为末)1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胎风。

用法用量

1-2岁儿每服3丸,3-4岁儿每服5丸,温水送下,每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局方》卷十:虎睛丸

处方

茯神(去木)5两,天麻(去苗)5两,腻粉(研)5两,天竺黄(研)5两,胡黄连5两,朱砂(研,飞)2两,麝香(研)3两,白附子(炮)3两,天南星(炮)3两,青黛(研)7两,使君子100个,天浆子(微炒)40个。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惊风壮热,痰涎壅滞,精神昏愦,睡多惊啼,或发搐搦,目睛直视。

用法用量

本方名虎睛丸,但方中无虎睛,疑脱。

摘录
《局方》卷十

《普济方》三七七:虎睛丸

处方

虎睛1具(酒浸1宿,炙黄),丹砂4分,铁精4分,子芩4分,大黄4分,龙齿4分,栀子仁4分,银屑4分,蜂房(炙)2分,钩藤钩2分,柴胡2分,白鲜皮2分,麻黄(去节)2分,雷丸(炙)2分,羌活3分,沙参3分,升麻3分,牛黄半分,蚱蝉4个(去翅足,自死者),防葵7分,蛇蜕皮7分(炙),细辛1分半,石膏5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1-2岁发痫,至大不愈成癫病,发无时,口出白沫,并大小便不知出。

用法用量

4-5岁儿每服10丸。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