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引甄权方:茯苓丸

处方

茯苓 白术 椒目各30克 木防己 葶苈 泽泻各38克 甘遂80克 赤小豆 前胡 芫花 桂心各15克 芒消50克(别研)

制法

上十二味,研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每次5丸,用蜜汤送下,每日一次。稍加,以知为度。

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引甄权

《普济本事方》卷二:茯苓丸

处方

辰砂 石菖蒲(去须,洗)人参(去芦)远志(去心,洗,锉,炒令黄色)茯神(去木)真铁粉 半夏曲 南星(牛胆制)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生姜120克捣取汁,和水煮糊丸,如梧桐子大,别用朱砂为衣,阴干。

功能主治

安神定心。治惊恐心悸

用法用量

每服10粒,加至30粒,夜卧生姜汤下。

《妇人大全良方》卷一二:茯苓丸

处方

茯苓 人参 桂心 干姜 半夏(泡洗七次,炒黄)橘红各30克 白术 葛根 甘草 枳壳各60克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妊娠恶阻,心中烦闷,头目晕重,恶闻食气,呕吐痰涎,胸腹痞闷,四肢重弱。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米饮下,一日三次。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茯苓丸

处方
制法

上药研细,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

治消中后,腿渐细,将成肾消者。

用法用量

每次6~9克,磁石汤下。

杨氏家藏方》卷八:茯苓丸

处方

茯苓(去皮)3两,菟丝子5两(酒浸1宿,别捣,焙干),龙齿2两,益智(去壳)2两,破故纸(炒)2两,远志(去心)2两,人参(去芦头)2两,石菖蒲2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滋养血气,蠲除风冷。主真元气弱,荣卫俱虚,精滑不固,神气消耗。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空心、食前煎灯心汤送下。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八

《本事》卷二:茯苓丸

处方

辰砂(水飞)、石菖蒲(去须,洗)、人参(去芦)、远志(去心,洗,锉,炒令黄色)、茯神(去木)、白茯苓(去木)、真铁粉、半夏曲、南星(羊胆制)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生姜4两,取汁,和水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别用朱砂为衣,干之。

功能主治

安神镇心,消风痰,止头眩。主惊悸。风历年岁,或歌或笑或哭,言语无所不及。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加至30丸,夜卧生姜汤送下。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辰砂气味苦温,入手少阴;石菖蒲气味辛温,入手少阴、足厥阴;人参气味甘温,入脾胃;远志气味辛微温,入心肾;茯神气味甘平,入心,茯苓气味同而淡渗,入脾胃;真铁粉气味咸平,入肝;半夏曲气味辛微温,入胃;陈胆星气味苦寒,入手少阴、足厥阴;生姜为引。即同治上心疾不用辛温峻利之品者,欲其专行手少阴、足厥阴二经,使得安神定心,不使药性之胜脾胃也。

摘录
《本事》卷二


其他同名方

《鸡峰》卷十一:茯苓丸

处方

远志3两,甘草3两,茯苓3两,麦门冬3两,人参3两,当归3两,白术3两,泽泻3两,独活3两,菖蒲3两,薯蓣1两,阿胶1两,干姜4两,干地黄5两,桂3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

安定心神。主虚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不知稍增至50丸,末食温酒送下。

大虚,身体冷,少津液,加钟乳3两。

摘录
《鸡峰》卷十一

《鸡峰》卷九:茯苓丸

处方

茯苓1两,吴茱萸3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饮湿。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鸡峰》卷九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孔氏家传》:茯苓丸

处方

茯苓5分,黄连1两,阿胶(炒)3分。

制法

上为末,以烧粟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分利水道。主小儿久新泻利,不问冷热。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粟米饮送下。

摘录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孔氏家传》

全生指迷方》卷四:茯苓丸

处方

茯苓1两,黄芩1两,五味子半两,半夏(汤洗7遍;切,姜汁浸,焙)3分,橘皮(洗)1两,桔梗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咳,大便坚,从腹上至头发热,脉疾。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米饮送下。

摘录
全生指迷方》卷四

《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婴孺方》:茯苓丸

处方

茯苓1两,黄连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腹痛夭纠,不能哺乳。

用法用量

饮送下。量加。

摘录
《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婴孺方》

《千金》卷二十一引《古今录验》:茯苓丸

别名
处方

茯苓4分,白术4分,椒目4分,木防己5分,葶苈5分,泽泻5分,甘遂11分,赤小豆2分,前胡2分,芫花2分,桂心2分,芒消7分(别研)。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水肿。支饮上气,黄疸及脚气、消渴后成石水,腹胁坚胀,足胫浮肿,上气不得卧,口干,颈脉动,腹胀间冷,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茯苓煎(《鸡峰》卷十九)。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丸中芫花甘遂、葶苈、芒消、椒目防己兼走二便;佐以茯苓白术、桂心、泽泻前胡赤小豆利水下气之味,深得峻药缓攻之妙。

摘录
《千金》卷二十一引《古今录验》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