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Jiāo Mù

别名

川椒目(《赤水玄珠》)。

来源及植物形态

椒目,始载于《本草经集注》。为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或花椒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种子。花椒主产于四川、陕西、河北等地;青椒主产于东北及江苏、广东等地。


花椒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


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

采制

筛去灰屑,拣去杂质,炒出汗(油)用。

性味归经

性味:苦辛,寒,有毒。

陶弘景:"冷。"

②《药性论》:"味苦辛,有小毒。"

③《唐本草》:"苦,寒,无毒。"


归经:《要药分剂》:"入脾、膀胱二经。"

功能主治

水肿胀满痰饮喘逆。功能利水消肿,平喘,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腹大如鼓,或水饮犯肺,喘不得卧。古方有单用一味椒目治疗以上病证者。《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己椒苈黄丸治腹满、肠间有水气,本品与葶苈子防己大黄同用。用量2~5g,入汤剂;亦可研粉末装入胶囊服。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2-5g;研末,1.5g;或制成丸、片、胶囊剂。


外用:适量,研末,醋调敷。


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

各家论述

1.《药性论》:椒气下达,故椒目能治肾虚耳鸣。


2. 朱震亨椒目下,止行渗道,不行谷道,能下水燥湿。世人服椒者,无不被其毒,以其久久则火自水中起,谁能御之。


3.《本草述》:椒目治喘,似于水气之喘更为得宜,他如相火上逆之喘,反为禁药,盖其补命门之阳,与椒谅无大异也。


4.《长沙药解》椒目,泄水消满,《金匮》己椒苈黄丸用之治肠间有水气腹满者,以其泄水而消胀也。


5. 陶弘景:去水。


6.《唐本草》:主水,腹胀满,利小便。


7.《本草衍义》:治盗汗。 又治水蛊。


8.《本草蒙筌》:定痰喘。


9.《本草备要》:治胀,定喘,及肾虚耳鸣。

按语备注

除上述品种外,同属植物香椒子的种子亦同等使用。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