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芍药散由当归、芍药、茯苓、泽泻、川芎、白术等组成。
临床运用十分广泛,为妇科良方。后世妇科大师傅青主的完带汤,应当说是在本方的基础上脱胎而成的,独擅补脾滲湿之功,亦不失为一张治带病的良方。本方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篇”,原文说:“妇人怀妊,腹中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前者为妇人妊娠腹痛,后者为妇人腹中诸痛,皆用当归芍药散主治。陆渊雷在《金匮要略今释》中罗列了许多资料,据《三因方》称本方治妊娠腹中绞痛,心下急满,及产后血晕,内虚气乏,崩中久利,常服通畅血脉,不生痛疡,消痰养胃,明目益津;据《青州医谈》称该方治妊中保胎亦佳;据《类聚方广义》称该方用治妊娠产后不利腹痛,小便不利等,用此方验胎,以及胎萎不长,腹中拘急,又说能治眼目赤痛症,其人心下有痰饮,并可治脱肛肿痛,出水不止。汤本求真认为妇人胃及子宫之痉挛,用本方多有奇效。陆氏引证甚详,这里不予繁举。李xx,女,42岁,工程师。1982年11月10日初诊。患者已做妇检,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慢性宫颈内膜炎。症见白带多而稠,秽臭,腰酸痛,少腹两侧疼痛,性交接触出血,脉弦实,舌质淡,苔白润。处方:当归10g,赤白芍各10g,土茯苓20g,白术12g,泽泻10g,川芎6g,紫花地丁10g,金银花15g,萆薢10g,黄柏10g,香附10g。服用15剂。二诊:1982年12月12日。服前方后,白带减少,腰痛减,接触出血已极少,脉舌正常。继以参芪保元汤加味内服。并辅以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十大功劳叶、野菊花各等分,煎水熏洗外用,每日1次。经治10天后,临床痊愈。半年后因患荨麻疹来诊,询问前症从未复发,一切正常。
盆腔炎在已婚已育妇女中,发病率高,其病机多是气血水之郁滞,气滞血淤,水湿停滞所致。用调和气血,行水祛瘀法,治之有效。陈xx,女,45岁,干部。1978年10月2日初诊。患者左侧腹腔内有一个炎性包块,经治疗后消失。现症左侧盆腔处疼痛,每大便时痛甚,腰痛,白带多,并偶尔夹有血性分泌物,脉弦实,舌偏红少苔,饮食如常,子宫刮片,除外癌变。拟用和血行气,健脾利水法治之。疏方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0g,白芍10g,茯苓15g,白术10g,泽泻10g,川芎5g,益母草30g,续断10g,香附10g,生薏苡仁15g,萆薢10g,黄柏10g。嘱服7剂。
二诊:10月10日。服前方后,白带显著减少,血性分泌物消失,惟腰痛特甚,且有紧束感,遇阴寒气候疼痛加剧。因腰痛影响子宫附近疼痛,其他无异常,脉舌仍前。拟守前方加味:当归10g,赤、白芍各10g,茯苓15g,白术10g,泽泻10g,川芎5g,延胡索10g,牛膝10g,香附10g,秦艽10g,独活10g,寄生20g,续断10g,刀豆壳30g。嘱服10剂,每日1剂。药后白带少、腰痛等诸症消失,病告痊愈。3个月后随访,病未复发。按:《金匮》“妇人诸腹痛,当归芍药散主之”,临床以此指导治疗盆腔炎,是符合其大法的。所谓“诸腹痛”实际包括了盆腔炎,尤其是已婚已育之女性。因为气血不畅,酿成气血水淤滞淤积,罹患盆腔炎引起腹痛者,临证屡见不鲜,用当归芍药散为基本方,随证加行气活血药,或加除湿利水药,或加滋养肝肾药,均能收到满意的疗效。但必须指出,由于本病易治易效,易反易复,故临床痊愈之后,作必要的巩固治疗,坚持服上药一段时间。子宫肌瘤的形成,从中医理论的认识,气滞血淤是主要病因,由于气滞血淤,郁积成疾,故一则形成有形的肿块;一则经血淋漓断续无常。用桂枝茯苓丸是常法,而用当归芍药散亦不失为一条较为重要思路。刘xx,女,34岁,工人。1994年12月10日就诊。病者月经前后不正常,已有半年之久,且每次月经均衍期不净,出血量偏多,精神疲惫,因而就诊于妇科求治。B超检查诊断在子官下方有鹌鹑蛋大小的肌瘤,为子宫浆膜肌瘤。妇科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患者自觉症:少腹疼胀,月经来潮时间多推前,且时间延长,淋沥不尽,有时达半月之久,第一次月经与第二次时间,仅相隔一星期左右,经血淡,白带偏多,腰疼痛,精神疲乏,食欲尚可,大便正常。脉弦虚而涩,舌淡润,苔薄白。拟用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0g,白芍15g,茯苓15g,白术10g,泽泻10g,川芎6g,生黄芪20g,益母草20g,生牡蛎15g,生炒蒲黄各6g,香附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患者服上方5剂后,月经时间缩短,血量集中,少腹疼痛明显减轻,精神好转,脉缓有力,舌淡红。嘱其仍服上药,继续治疗。
病者陆续服上方30余剂,B超复查,肌瘤明显缩小,后底部有一小拇指大的块状物。月经基本正常,血量集中三四天,且量减少,精神、食欲均好转。后以参芪四物汤加生牡蛎,香附,浙贝母、泽泻、益母草等,巩固治疗。半年后随访,病情稳定,月经正常,遂停药观察。按: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子宫肌瘤,亦符合活血化瘀的原则,加入适量的软坚散结药,能取得一定的疗效。至于软坚散结药,有用三棱、莪术,有用牡蛎、贝母等。临床还是从实际出发。如果失血日久,用“文攻”为好,不宜于“强攻”,选药以平和适度,更符合整体情况。输卵管肿胀多因气滞血淤,甚则引起阻塞现象,双侧或单侧输卵管胀痛肿大,少腹两侧触之即发现输卵管增大,按之疼痛。或伴腰痛,或白带增多,用当归芍药散治疗,使之行气活血,行水散结,疗效是理想的。张xx,女,38岁,工人。1988年4月10日就诊。患者自称少腹疼胀,以左侧输卵管部位疼痛明显,触之可见条索状肿物,略用手按则疼痛加剧,甚则痛及下腹、阴道,白带略增,腰胀。如行房事,则下腹疼更甚。精神较差,二便如常,饮食无异,舌淡白润,脉缓稍弦。处方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0g,赤、白芍各10g,茯苓15g,白术10g,泽泻10g,川芎5g,香附10g,乌药10g,郁金10g,炒小茴香6g,益母草15g,每日1剂,水煎服、嘱服10剂。1个月以后,病者告知,服前方自觉诸症轻,疼痛基本消失,少腹条状物亦消散,触之柔软不痛,故未继续服药。按:当归芍药散治输卵管肿胀,其机制是活血行水散结,所用诸药亦属平常轻柔之品。用此法治疗多例,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认为,当归芍药散治疗妇人诸腹痛,其可重复性是无须置疑的,应当在临床上进行大面积的病例观察,很可以摸出一套治疗妇科多种疾病的有效办法,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