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朱良春:葶苈子乃泻肺强心之佳药

四君人参

浏览:253

时间:2020-09-11

葶苈子味辛苦,性寒,入肺、膀胱经。长于下气行水,对于痰浊内阻、壅阻气道、气逆喘咳者,或水肿胀满、而体气不虚者,用之多收佳效。然葶苈子有甜苦之分,《纲目》云:“葶苈甘苦二种,正如牵牛黑白二色,急缓不同。……大抵甜者下泄之性缓,……苦者下泄之性急。”朱老认为肺热咳喘多选甜葶苈,而泻水消肿则以苦葶苈为胜。


(1)泻肺除饮


葶苈子苦降辛散,其性寒凉,故能泻肺止喘,利水消肿。朱师凡遇咳喘气阻,痰涎壅盛,而舌苔腻者,均于辨证方中加用葶苈子10~15克,服用一二剂后,恒奏显效。因其苦寒善泄,“通利邪气之有余,不能补益正气之不足”,故虚人须慎用,或与山药白术等品同用始妥。


[病案举例1]


张×,男,81岁,干部。宿有慢支史,经常咳喘,痰多气促,行走或活动后更甚,近日又发作较剧,面目浮肿,痰多如涌,气逆咳喘,难于平卧,苔微黄腻,脉弦滑,此痰浊阻肺,气失肃降之候,治宜泄化痰浊,降逆定喘,处方:


葶苈子杏仁泥、黄荆子各15克,竹沥夏、白苏子、黛蛤散(包)各10克,化橘红甘草各6克,4剂。


复诊:药后痰量大减,咳喘渐乎,苔腻亦渐化,效不更方。原方葶苈予减为10克,续服3剂。


药后即趋平复,以参蛤散加味(自制方:红参须20克,蛤蚧1对,麦冬五味子紫河车各30克,化橘红20克。研末,每服3克,1日2次。对慢支、哮喘、肺气肿、肺心病均获佳效)善后巩固之。


葶苈子泻肺定喘,师法前贤:仲景之葶苈大枣泻肺汤悬饮己椒苈黄丸治饮留肠间,与热互结而腹满、口干舌燥之痰饮病,均以葶苈子为主药。章次公先生对痰饮咳喘者,常取葶苈子30克,鹅管石40克,肉桂10克,共研细末,每服6克,1日2次,既能温化饮邪,又可涤痰定咳,收效甚佳。朱老常谓: “痰饮病概括了现代医学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胃肠功能紊乱及幽门梗阻等病,以上渚病凡见面目浮肿、咳喘气逆、痰涎壅盛、呕吐痰水,而肺气不虚者,均可参用葶苈子,颇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2)抗御心衰


心衰的病理以虚为本,总届五脏俱虚,因虚致实,产生水饮,血瘀,上凌心肺则悸、喘。由于葶苈子有强心甙的作用,能使心收缩加强,心率减慢,对衰竭的心脏,可增加输出量,降低静脉压,因此风心病及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者均可用之。多年来,朱老对心衰患者善用扶正祛邪法取效。常以葶苈大枣泻肺汤为主,随症加味,能使临床症状和心衰较快地缓解或消失;多数患者不仅稳定病情,而且可以恢复工作能力。凡见心慌气短、动则加剧,自汗,困倦乏力,苔白质淡,脉沉弱者,乃心脾气虚之证,宜加用炙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以益气健脾;两颧及口唇紫绀、时时咯血、脉结代、舌质紫瘀者,系心体残损、肺络瘀阻之证,应加用化瘀和络之品,如丹参苏木花蕊石桃仁杏仁、炙草等;如阳虚较甚,怯冷、四肢不温,足肿,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而结代者,需加用附片、仙灵脾、鹿角片、炙草等品以温肾助阳。


[病案举例2]


周×,男,54岁,工人。患风心病已七载,迭沼未瘥。近旬来,咳喘气促,伴见咯血,面浮足肿,数用抗感染、强心、止血等西药,咯血仍未止,胸痛气急,心悸怔忡。舌边瘀斑甚多,苔薄,脉弦,心体残损,宿瘀内停,瘀血乘肺,肺络受损,诸象以作。治宜益气培本,消瘀宁络。


处方:大子参30克,葶苈子15克,苏木、煅花蕊石(研分吞)、麦冬、炙甘草各10克,参三七末2克(分吞),大枣10枚。


药服2剂,咯血减少,咳喘趋缓,续服3剂,血止喘定,调理而安。


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者,朱老除辨证用药外,多加用葶苈子末,每次4克,1日3次,食后服,奏效甚佳。一般在服药后三四日,尿量增加,浮肿渐退,服药至两周时,心力衰竭显著减轻或消失,且无任何副作用。


[朱又春整理]

关联词条:

  • # 葶苈子
  • # 朱良春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