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Huā Ruǐ Shí

别名

花乳石(《嘉佑本草》)。

释名

本草衍义•卷五》云:“黄石中间有淡白点,以此得花之名”。“《图经》……作花蕊石,是却取其色黄也。”

来源及植物形态

花蕊石,始载于《嘉祐补注神农本草》。为变质岩类岩石含蛇纹石大理 岩。主产于陕西、河南、河北、江苏、浙江、湖南、山西、四川等地。

采制

采挖后,除去杂石及泥沙。


花蕊石:洗净,敲成小块。


花蕊石:取净花蕊石打碎,置坩埚内煅至红透,取出放凉,碎成小块。

性味归经

性味:酸涩,平。

①《纲目》:"酸涩,平,无毒。"

②《本草经疏》:"酸辛,平。"


归经:《纲目》:"厥阴经血分。"

功能主治

化瘀止血。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跌扑伤痛。


花蕊石质坚酸涩,体重沉降,既止血溢,又化瘀滞,尤功擅收敛止血,故有“其功专于止血,能使血化为水,酸以收之”之说,适用于各种出血证


凡离经之血,都可导致瘀血存留,瘀血不去则血不归经,新血不生。本品既能涩敛止血,又能化瘀行血,单味应用,即能取效,如《十药神书》花蕊石散,即单用本品煨为细末,用酒或醋,与童便和服,治瘀滞吐血。亦可配伍其他止血药同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治吐衄方》化血丹,以此与三七血余炭合用,以治胃肠出血。若治咯血,又可与白及血余炭等合用,如《经验方》花蕊石白及散


创伤出血,瘀滞疼痛,用本品研细末外敷,可涩络止血,化瘀止痛。既可单味研末外敷,亦可配伍应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花蕊石散用花蕊石硫黄,和匀入瓦罐密封火煨,共研末外掺伤处止血,也可合童便或酒调服,治金刃箭跳伤中,及打仆伤损、猫狗咬伤诸证。本品煅后入生肌药中,又能收湿敛疮,有利创口愈合,如《证治准绳•疡医•卷二》平肌散,以此合密陀僧、白龙骨乳香轻粉同用,治诸疮不敛。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入汤剂,10~15g,研末吞服,每次1~1.5g。本品生用味酸涩,性平,化瘀止血力胜;煅用则味涩,收敛止血力强,外伤出血多煅后研末用。


外用:研末撒。


注意:花蕊石质重性堕,又能祛瘀,孕妇慎用。

本草经疏》:"无瘀血停留者不宜内服。不由内伤血凝胸膈板痛,而因火炎血溢以致吐血者,忌之。"

各家论述

1.《嘉佑本草》:主金疮止血,又疗产妇血晕、恶血。


2.《本草纲目》:治一切失血伤损,内漏,目翳。


3.《玉楸药解》:功专止血。治吐衄崩漏胎产,刀杖一切诸血。


4.《医林纂要》:泻肝行瘀血,敛肺生皮肉。


5.《本草纲目》花蕊石,其功专于止血,能使血化为水,酸以收之也。而又能下死胎,落胞衣,去恶血,恶血化则胎与胞无阻滞之患矣。东垣所谓胎衣不出,涩剂可以下之,故赤石脂亦能下胞胎,与此同义。葛可久吐血出升斗,有花蕊石散,《和剂局方》治诸血及损伤金疮胎产,有花蕊石散,皆云能化血为水,则此石之功,盖非寻常草木之比也。


6.《本草经疏》:花乳石,其功专于止血,能使血化为水。妇人血晕,恶血上薄也,消化恶血,则晕自止矣。以酸敛之气,复能化瘀血,故敷金疮即合,仍不作脓也。


7.《本草述》:花蕊石,其于血证,似以能化瘀为止。缪仲淳氏所云,吐血诸证,多因于火炎迫血以上行,如斯药性非宜,亦是确论也。然有血证不尽因于阴虚者,则此味又为中的之剂矣。


8.《本草求真》:花蕊石原属劫药,下血止后,须以独参汤救补,则得之矣。若使过服,则于肌血有损,不可不谨。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