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咳则遗尿案(丘奕文)

求道

浏览:505

时间:2022-10-22

患者女性,50岁,2017年8月12日初诊


病史:咳嗽2月余。2月前因着凉感冒后出现咳嗽,遍服中西药治疗而效果不显。刻诊见形体稍肥胖,咽痒,少痰,日夜均有咳嗽咳嗽时小便亦不自主流出,深以为恼。另患者诉去树木园爬山后,虽汗出溱溱,自觉口干却不欲饮水,不似患病前口干而知索水,大便长期偏干。舌淡苔白,脉细滑。


诊断:咳嗽


辩证:三焦气化失司


处方:五苓散半夏厚朴汤


桂枝10g 茯苓15g 白术15g


泽泻15g 猪苓10g 荆芥穗10g


防风10g 姜厚朴15g 法半夏15g


紫苏叶5g 生姜10g


共6剂,以水600ml,煎取200ml,早餐后半小时温服。晚餐后将药渣翻煲再服。


二诊:2017年8月19复诊


咳嗽大减,精神明显好转,咳嗽时已遗尿,现运动后口干而知饮水,大便较前通畅,药已中的,继守前方治疗。服药6剂后诸症悉愈。


按:


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较早记载了咳则遗尿的症状。已故全国名老中医朱进忠教授在其著作《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中对咳嗽遗尿有过论述,他援引《素问》:“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以及“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句,自拟“柴胡当归白芍麦冬党参五味子半夏陈皮青皮紫菀黄芩各9克”,作为心肺不足,三焦气滞,郁而化火的方剂,用于咳嗽遗尿有效。


本病案中,我从患者“口干却不欲饮水”入手,联想到五苓散方证中有“小便不利”及“渴欲饮水,水人则吐”的特点,与患者表现颇为相符。大致因患者因外感引起三焦气化失司,津液分布失常,在上则表现为气逆而咳,在中则为口干不欲饮,在下则为小便不利。因其形体肥胖,咽痒作咳,考虑尚有痰湿阻滞气机的一面,故合半夏厚朴汤荆芥防风,方证合拍,疗效尚属满意。


赖海标教授点评:


本案丘医师在“抓主证、辨病机”方面做得好!“肥人多痰湿”,结合舌淡、脉细滑,考虑患者素有脾虚夹饮,大便干结为脾胃虚弱胃肠动力不足,无力传导所致。本次发病为外受风寒,寒邪袭表,肺失宣降,故有咳嗽、少痰、咽痒。肺为水之上源,主治节,调水道。肺气闭郁,膀胱气化失司,水饮水停,上不能化气升津,津不上承,致口干不欲饮。下不能利水,排尿失摄,咳则遗尿。本案用五苓散化气利饮,恢复津液的正常输布。用半夏厚朴汤宣肺解表,降逆止咳。上下共治,表里同解,疗效满意。我认为本案的关键是化气利饮的同时,用荆芥防风、苏叶、生姜宣肺散寒、解表开郁,达到提壶揭盖的目的。

关联词条:

  • # 膀胱咳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赖海标经方医学工作室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