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头条
学堂
书苑
百科
资源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木香、藿香、白豆蔻、半夏曲、厚朴(姜制)、陈皮、茯苓、苍术、甘草(炙),各半两。益智仁、缩砂仁,各一两。丁香,二钱半。
治风气食三证通用,调畅胃气,须兼服之。
每服二钱半,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二枚,煎五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紫苏 陈皮 苍术各30克 香薷(去根)60克 香附子75克(炒去毛)厚朴(去粗皮,姜汁拌炒)甘草 扁豆各30克
上药锉散。
主感冒风寒暑湿,呕恶泻利,腹痛;瘴气,及饮冷当风,头痛身热,伤食不化。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木瓜2片,葱白2根同煎,热服。外感肿满,先以此方多加车前子、木瓜煎服。
砂仁 木香 黑姜 陈皮 炙甘车各30克 香附90克(姜汁炒)
共为末。
散寒消食。主产后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心腹疼痛,口鼻气冷,吞酸满闷者。
每服6克,生姜汤调下。
真藿香1钱2分,丁香1钱,白滑石5钱。
上为末。
止吐。主
每服5-7分,米饮下。
青皮1钱,陈皮1钱,木香6分,诃子5分,丁香10粒,沉香7分,甘草4分(炙)。
小儿咳嗽痰喘,日夜不宁,喉中痰响,不能唾出,或将出而复吞下,手足冷而喘息不安,或身微热而足冷;或病后体虚,寒痰上涌,或喘咳吐泻兼作,或心腹疼痛。
量儿大小,以滚汤调服2-3分;或用药煎汤亦可。
用青皮、陈皮为君,以顺气化痰;木香去寒气;诃子敛肺气;丁香温脾胃,脾暖则不吐;沉香为使,如钱如石之坠也。
其他同名方
木香(末)3分,檀香(末)3分。
天行壮热。
清水和服;仍用温水调涂囟门。
赤龙爪20个,苦丁香20个,苦葫芦子1撮,麝香少许。
鼻中肉蝼蛄。
用纸捻子蘸药末点之。
香鼠1枚(和毛炙令焦),麝香少许(别研)。
上为细末,和匀。
远年冷漏。
有脚底被签破,经百日疮口不合,贴此药遂愈。
木香、沉香各等分。
气郁于下,小便隐秘不通。
煎陈皮、茯苓汤调下,空心服。
苏茎叶1两,陈皮1两,苍术1两,香薷2两,香附子2两,厚朴半两,甘草半两,扁豆半两。
上锉散。
四时感冒冷湿寒暑,呕恶泄利,腹痛瘴气,饮冷当风,头疼身热,伤食不化。
伤寒不敢服麻黄。桂枝,初以此药解表发散。
香薷、白扁豆、厚朴、陈皮、香附、苏叶、甘草各等分。
夏日得病,头疼身热,伏暑、伤寒疑惑之间者。
水煎服。
脑痛,加连须葱煎。
词条深挖(0)
相关资源(0)
最新
最热
VIP
查看更多
发布评论:
内经师资培训班熊继柏
¥0.00
兼山胡说针灸学:广义针灸学概论
¥299.00
韩立讲乌梅丸
¥99.00
#
账号密码登录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发送验证码
注册账号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