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止嗽散加减治疗冬季外感咳嗽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689

时间:2020-08-18

张景岳曾提倡“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之说,认为风邪挟寒致咳嗽者占多数。现在正值隆冬季节,今年的冬天分外寒冷。笔者在社区服务中心接诊大量因外感风寒所致感冒继发咳嗽者,许多患者并未达到肺痈的程度,但每日咳嗽困扰着他们,有时会迁延很长时间。笔者用止嗽散加减治疗,每每奏效,现将心得论述如下。


1 风寒初起,重用辛温解表药


《医学心悟•咳嗽》中提到“风寒初起,头痛鼻塞发热恶寒咳嗽者,用止嗽散荆芥防风、苏叶、生姜以散邪”。


2 清热解毒为必选


外感风寒所致感冒继发咳嗽,用现代医学解释为外受感冒病毒侵袭,人体抵抗力低,继发呼吸系统细菌感染所致。按照中西医结合的思想,选用具有抗感冒病毒、细菌的药物如: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大青叶板蓝根


3 与时俱进,多考虑“寒包热”症


现在的北方居民,冬季大多居住在安装暖气的楼房中,很容易燥热上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常抵御不住美味酒食的诱惑,易助湿生热;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难免会精神紧张,情绪郁闷,气郁化火;以车代步,体力活动减少,日久气血运行不畅而致体虚。在体虚,体内有热邪的情况下,外出着衣不慎,感受风寒,很容易出现所谓“寒包热”症,即外感风寒,内有里热症的咳嗽。适当选用黄芩、生石膏知母桑白皮地骨皮前胡丹皮,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是治疗此症的最佳选择。


4 咳嗽有痰,慎重问诊


若痰色白为肺寒,选冬花、杏仁干姜半夏厚朴;痰色黄为肺热,选浙贝母桑白皮地骨皮知母、生石膏黄芩;痰量多为湿邪重,加厚朴茯苓白术半夏;痰量少、质粘稠,不易咯出或干咳无痰,为阴虚,加知母麦冬生地百合;痰有咸味,为肾气虚,加枸杞子,山茱萸党参黄芪


特别提出的是,咳嗽有痰者,一定先要用药将痰排出,痰排出后会加速病情好转。有的患者服药后,咳嗽量增多,误会用药错误使病情加重,故应事先向患者解释清楚。另外,咳嗽痰多,尽量避免使用黄芪,忌服粘腻食品,以防助湿,有碍痰的排出。甘草百部、苦杏仁的药理作用中有降低呼吸中枢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有碍于痰的排出,所以咳嗽痰多时,避免使用,止咳作用可用冬花、紫菀前胡白前替代。


5 体会


冬季外感咳嗽止嗽散以汤剂形式加减治疗,一般需3~12剂痊愈。笔者观察只要辨证正确,用药恰当,效果颇佳,比单纯用西药抗菌、抗病毒的输液治疗效果要快。缺点是有些清热解毒药味道太苦,难以下咽。若畏苦药者,小儿患者服用,应适当把味道太苦的药物替换掉。因苦杏仁药效成分中含苦杏仁苷,经口服,在下消化道分解后产生少量氢氰酸,能抑制咳嗽中枢,为有效成分,也是有毒成分,所以小儿患者应该慎用,尽量用其他药物替代。体虚及老年患者,注意病愈后的后期调养,以补肺脾肾气阴为主,选药要少而精。

关联词条:

  • # 止嗽散
  • # 咳嗽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