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陈娟老师(定点医院 治疗30例新冠病人)讲新冠肺的治疗

四君人参

浏览:505

时间:2020-08-27

主讲人:陈娟


文字整理:廖英珺


首先,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老师表示敬意,因为我们这里算是外援,已经很忙很忙,我真的无法想象武汉的老师们是怎样度过的。同时,非常感谢李老师的邀请和群里各位老师的聆听。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收治的30个病人,在整个治疗周期上的变化,通过整个周期的变化,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想法。这30个病人的特点是发病时间都比较接近,入院时间都是2月4号,几乎都是同一天,只有个别是2月5号,所以他们的病情发展我个人觉得是很规律的,所以能够作为一个小范围的临床观察。之前有很多老师都讲过很多精彩的对疫情的看法,我个人刚开始接诊的时候想法是很混乱的,那个时候幸亏有老师对我指导和肯定。


刚开始接诊的时候,因为我一直在门诊看杂病,那我就把很多杂病的惯性思维都放进来,我考虑这个病人的很多气血问题啊,体质问题啊,等等。所以,最开始接诊这30个病人之前的那批病人的话,我的思路都没有理清楚。但在这30个病人时候,我的想法很清晰了。这30个病人有一个整体特点,基本都是会发热。即使少部分不发热,也有恶寒的表现,手脚基本上都是冰凉的,有的有汗,有的没汗。有的还有头疼,有的口苦 咽干。最重要的特点都是咳嗽。这些病人大多干咳,少部分会有咳痰。舌苔基本都是白腻,白厚腻的舌苔。这个舌苔的描述跟之前长沙老师展示的舌苔很不一样,可能跟我们的地域差别有关。另外,可能是我的病人都是首诊,之前没有进行太多其他治疗的干扰。舌苔(截图),这是第一天和第二天的舌苔的表现,我建了一个微信群,每天早上每个都发,我这里只留了第一张和最后一张。这个是问诊表有的人会问我是不是没有直接当面去诊治病人,这个确实的,因为我是辅助全院的中医中药的开具,另外经常从事网诊,对望诊比较了解,所以主要是通过微信来联系病人,因为还要负责其他各个区。这些所有的症状体征舌苔展示出来了之后,我和师兄一起研究,认为我们接手的这批病人,还是以寒湿为主,痰湿壅肺形成的肺炎。整体辨证以后,因为是中西医结合医院,所以还是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西医主要是口服奥司他韦和阿比多尔等抗病毒药,有些重症的,用一些支持治疗。但液体的输入都是严格控制的。有些病人,只要他整体还可以,可以进食,一般是不补液的。中医的治疗方案,主要选择的是小柴胡汤麻黄汤柴胡桂枝汤麻黄加术汤瓜蒌薤白汤等。这次的疫情,我这里的病人比武汉要少很多,所以我没有用标准的那个协定方,我觉得还是要对每个病人进行精准的辨证来开方。一是病人不多,还没有超过我的负荷,另外觉得也是一个机会,可以好好的体会伤寒论太阳病这一章的特点,这次之后我觉得印象可能非常深刻。


在治疗过程中,有一味药是所有病人都用的,就是麻黄。关于麻黄这个药,受到很多争议。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大概元月十几号,就接到很多咨询,包括我的同学和很多亲朋好友,当时我也看过他们的CT,那时没有那么严重,也没有这么紧张,治疗也还在摸索。我就发现,很多病人表现为在整体身体好转的时候,他的CT片却在加重。而且这种加重,肺上白色区域会不停扩大。但即使扩大了,你会发现病人的整体状况包括饮食精神睡眠都非常好。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和师兄讨论,是不是中医所谓的“痰”堵在肺里面了。因为我对中医的很多理论知识,都喜欢去套用我原来的西医的理论和论点,这样我才好理解。当时师兄也怀疑,由于这是一个新的疾病,大家都不太了解。所以当时师兄接诊时候,按照我的设想,用了大量化痰的药,其中他侧重于用麻黄宣肺。结果用了麻黄之后,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很多病人咳嗽会加重,但是,这个咳嗽加重是把痰咳出来了,咳出来后呼吸通畅很多。很多干咳的病人,他们反应,呼气没有影响,但是吸气很难吸进去。所以,带着这样一些猜疑和部分的自己的坚持,所以新的病人来后,我们还是使用麻黄剂。


就整体治疗而言,这批病人治疗的16天,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惊喜。所有的重症病人全部转成轻症。轻症都出院了。针对这30个病人,麻黄剂真是有惊人的效果。这里展示一两个病例,来说明我治疗的想法。这个病人是四床的病人,她大概就两三天,他就可以出院了。他2月4日来,持续高热,最高41度,这个还保守,后来体温表都量不出来了。阳性。伴有严重胸痛和呼吸不畅。当时通过语音,他几乎无法讲话,声音非常虚弱,而且很明显,他吸气声音很短,呼气就长。血氧饱和度一开始92%左右,也没有办法爬起来,也不能睡觉,整晚都不能睡,也不能吃东西,一天一份粥都吃不完,也不想吃。他说他觉得整个肋骨都要断了,情绪波动很大,他觉得他不是这个病,他是肋骨骨折了。入院后,用的是麻黄加术汤瓜蒌薤白汤加减,吃了大概3天的时间,2月4月到7号不止用了这个方,因为体温太高,我还用了一个另外一个方,麻附辛加减的底方,所以一开始方子比较杂。西医就是抗感染的药,诺氟沙星,打了利巴韦林,作为基层来讲,我们也没有办法能够按指南拿到比较好的药。但我当时坚持我们不能上激素,因为他大面积出现肺部的白化,如果上激素的话,很容易导致感染的扩散,康复可能性更小。所以一直用中药。到7号早上,体温就控制住了,胸痛呼吸困难都得到好转,但是他就说一个问题,咳嗽加重。当时我有点紧张,因为我作为中医大夫,而且我一开始是西医大夫,我是自学的中医,在这个时候我如果坚持不上激素的话,会招到很多人的质疑,甚至西医老师的反对。我就问他,咳嗽加重,你咳完了后,会不会不舒服。他说不是的,咳完了后更舒服一些,而且痰咳出来,觉得胸腔更通畅的感觉。听到这些话,我就整个踏实了。到了2月7号,整个体温都控制好了,我们就不使用麻附辛了,而重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而且里面大量加了苏子、僵蝉、地龙茯苓等药,把它胸腔打开,让他的痰能咳出来,这个方子持续用了9天,病人整个情况得到很大的好转。到了2月13号查房,他发语音时声音就非常洪亮了。但遗留的是,起身时左胸还隐隐痛,这个时候方剂就简单了,只用了瓜蒌薤白汤进行治疗。这里有两次的CT片给大家看一下,大家可以看到它的感染是非常重的,最开始的CT表现和病症都是平行的,到2月19号几乎是已经消失差不多了。不过现在指挥部要求非常严,这样的CT还是不能放出去,但两次核苷酸检测都是阴性的。这个病人的主方就是麻黄加术汤半夏瓜蒌薤白汤合方。


第二个例子是十四床,做一个对比。这两个都是重症,十四床可能更严重一点。十四床就是一个上激素的病人,这是用了甲强龙的。之前只是觉得上激素不好,但没有验证到。当时组长决定要上甲强龙,所以还是跟他上了,当时这个病人整个胸片的吸收在减慢,也就是说他医院呆的时间要比别人要长很多。这个我是做了课件的,但现在医院非常凌乱,我找不到一台固定的电脑,也不能回家,所以我只能用word文档不停的传阅。这个病人57岁,是家庭聚集性病例,他家里所有人,大概3代,有8口人,全部住院,而且病人都比较重。这个病人入院前9天就咳嗽发热,当时发热不高,37.3度,所以他就在家自己用了点药。后来4号确诊后送到我们医院是39度。这个病人有个特点,完全不想说话,精神特别差,胸闷,口不干,怕冷,无汗。血常规中心粒细胞转氨酶等等都不正常,尿蛋白也不正常血氧饱和度93%,整个化验结果和外在表现是很符合。因为他恶寒怕冷又总是想睡觉,口又不渴,所以用了麻附辛和人参。但当天晚上,我不在时候,他温度实在太高,组长还是上了80毫克甲强龙。第二天早上体温就正常了。但是血氧饱和度没有提升,还是93%。到了2月9号查房,还是胸闷咳嗽干咳,还是不想动,我开始想他本身是不是身体就不太好,但是他边上女婿说,他是体力劳动者,非常有劲。那么当时的血氧饱和度一直不提,我就跟组长说,能不能把甲强龙停掉,当时西医大夫就考虑,要不要上丙种球蛋白。我是这么理解丙种球蛋白的,我们医院在建立病区之前,我听武汉很多老师和同学出现问题时,我就非常反对上丙种球蛋白。首先我不理解为什么在这个疾病上要用这个药,是不是我不理解丙球的作用(针对这个疾病)?其次我认为含蛋白类的物质,会不会影响肺部痰的生成?当时我就反对上丙种球蛋白,并且把道理说给组长听。幸运的时候,组长听从我的建议,就把甲强龙都停掉了。那天我就开了麻附辛打底的方子,用了党参和生晒参,还用了苏子僵蝉苍术茯苓(比较多,这四个药疫情用的比较多)。另外说一下,这次疫情所有的中药都开的是一方的颗粒剂,因为我们医院有两家颗粒剂(供应商),只有一方愿意上班,另外煎药室被隔离了,也没法煎药。这一次,我发现用颗粒剂的效果,和煎药并不是特别大。这个方子开完后,2月12日,组长查房时,就很惊奇的发现这个患者可以下床了,不仅可以下床,还跟人攀谈可以进食。他在2月9号之前他只吃稀饭,什么都不吃,问他为什么,一不饿,而且也吞不下去。12号他就要吃盒饭了。微信中他说胸闷减轻了,但是咳痰严重,都是白痰,痰很容咳出,不会卡住。病人情况都在好转。所以继续使用麻附辛和三仁汤加减。继续展示CT(略),9号好转了 ,14号CT片回来时整个楼层医护人员都很兴奋,可以看到透亮的地方,19号CT片就基本上好转了。从CT上,我个人发现,很多病人完全康复了,如果CT恢复到特别清透的时候,问病人,说身体以前好不好,病人就说很好,没有任何胸闷不适的哪些症状。如果最后CT显示肺部还有粗纹理,就是黑色部分不够透亮,病人就会说以前就会乏力,很容易出汗等等。所以我就推论:是不是从CT就能看出病人是不是又肺气虚的表现?当然,这是我个人推论,也不知道正确与否。从这个病人的治疗来看,15天治疗中,病人的减退速度室达不到其他病人那么快的。


这张图是入院和现在的舌苔的照片,区别是非常大的。最后一张反复拍了好多次,都是这样的舌苔。昨天又把所有的舌苔全部拍了一遍,整理出来给大家看。大家可以明显看到所有舌苔都不像以前那样白腻厚。我不知到这个是不是就是原来的舌苔,但是有不少病人告诉我,他们原来的(正常情况下)舌苔就是这样子的。所以,在整个疾病救治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我个人觉得是规律的小点。我展示一下,看其他老师有没有遇到过。这些病人几乎都是1月31日发病,最晚是2月2日发现,他们第一次入院的CT是2月5日复查,绝大多数是2月2日左右院外的CT。所有的病人,在2月8日做CT的时候都出现了CT加重。不知道其他人发现过没有,我问过很多专家教授,包括专家在10号会诊时,我也问过,有的老师解释是,CT的效应会后置于整个症状的反应。我个人的理解,我们消除了症状,但肺部的症状并没有阻止。因为病人都有高热,我们用药的方向都是先退热,对于化痰这个事情就比较忽略一些。而且,我的病区以中医为主,其他病区是西医为主。我发现有些没有症状病人,一开始没有症状,但在入院三四天之后,都会出现呼吸道梗阻的症状,呼吸不畅等。我发现这个规律后,就跟师兄讲,是不是我要着重化痰,即使没有症状,那么化痰药,例如苏子 僵蝉 苍术等,特别是麻黄,这些化痰的药,都不能停。我师兄非常赞同,所以从8号开始,一直用麻黄,一直道20号,所以这批人,今天出院的15个病人,CT是完全恢复的没有任何痕迹的。所以我想这个理论是不是相对而言比较成立的。


同时,在2月18号,我们在头条上看到新冠的病理,包括群里也有老师发过。肺泡,纤维粘液的渗出等等,我想,这个肺打开之后,就是各种各样小泡泡,就是粘液状物质,我认为这就是中医上的痰饮,还是要化痰。


大概我观察到的病情特点如下:第一,一周过后会进入高峰期,肺部表现,咳嗽等让人非常害怕的状态。第二,我还发现,我们所有的病人,当时在发热门诊留观,那时新的指南还没有下来,当时发了三天的克力滋,还有莲花清温,他们来的时候,都反复呕吐,不想吃东西,还有腹泻,而且有超过2/3的人肝功能不正常。这个我没有纳入新冠的症状当中,因为我不知道是本身就有这种表现,还是服用了克力滋或者莲花清瘟这种特别寒凉的药造成的。第三个,就是前期反复使用退热栓。我发现,如果病人出现高热就用退热栓退热,那么他需要3-5天体温才能平稳。如果不使用退热栓,只要他能睡,精神状态尚可,用中药方剂退热, 那么时间可能缩短到0.5天到2天。第四,就是液体使用的量,我跟组长沟通,病人的液体(输液)实在要用,不能超过两组。第五,麻黄的剂量,我一开始没把握,我师兄定的时候10g,桂枝10-15g左右。另外,在巡视组,中医专家巡视时,问过我,为什么所有的病人都要使用麻附辛?这里我解释一下,去年春天的时候,有个五运六气学得好的老爷爷给我讲过,2019年土气比较虚,这一年的时候不要做任何伤脾土的事情。去年,我遇到很多感冒发烧的小孩,一下子高热,他就推荐我用附子理中丸,确实屡见奇效。所以去年夏天我就跟很多病人,特别是脾虚的病人讲,千万不要吃生冷的水果,不要喝凉水。尤其是小孩。都让家长带着保温杯,你想夏天带保温杯,夏天很不容易做到,但还是有很多人做到了。到了去年10月份,我就可以把一些脾虚的病人,阳虚的病人,都刻意加了10-15g附子,我惊奇的发现,所有的病人,我所有病人都有档案,大概有3600个病人,其中大部分是长期在武汉和襄阳出差的病人,相当于是候鸟的工作状态。这些病人,全部都没有感染!在2月4日甚至之前收治的病人,我觉得去年冬天不足,所以春天容易发生温病,所以我想把冬藏做好,所以用了附子。但是专家组认为,大量的使用麻黄可能不好,过量发汗。但是,我们是做了准备了的,我师兄测试过,用30g麻黄桂枝45g,他和他师兄用了3天,没有一点点发汗的迹象,也没有不适。所以我们才用给病人,我发现只有高热的过程中,病人才会微微出汗,汗出烧退。后期我们再用麻黄剂,病人没有一个出现发汗的表现。所以我跟张老师讨论,他给我发了两篇文章,解答了我很多疑惑,我平时只记住了麻黄发汗解表,其他的都忘记了。麻黄在这次疫情中对我有两个作用,一是打通肺气(宣肺),第二是肺通条水道,小便量就会增加,身体里面因为疫情造成的水湿就很容易排除。事实证明,很多病人服用麻黄剂之后小便增多,但没有口干的现象。整个人会变得比较清爽起来,所以后期我对这个方剂越来越自信。另外,对疫情还有一个看法,平时我看杂病的时候,因为我是胃病科,病人要面临体质调理,对年刚开始,我们去会诊的时候,我也会考虑病人体质的问题,但今年我们开病区,陆陆续续收了十几个病人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突然觉得,这个疫情本身就是一个意外。不管病人本身好不好,他就是遭受了一场意外,而本身没有办法抵抗。所以要把重点放在去除寒邪湿邪上,去除了以后,病人就水落石出了,本来的状态就展露出来了。只要病不长,即使在后期,正气也是存在的,也没有被病冲击得多厉害,也不存在后面的所谓气虚等表现。我统计了一下,30个病人中,只有年纪比较大的,超过60岁的病人,一共只有4个,用了党参黄芪这样的补气药。其他都是用的麻黄剂之类,没用任何补气药,只要寒邪湿邪解除,病人情况都非常好。我还统计,入院前5天,还有7个病人只能吃稀饭,米饭馒头都吃不了。但昨天为止,30个病人,居然点了40份盒饭。因为其中一些男孩子,一份盒饭还吃不饱。所以我认为,脾胃的功能恢复,是不是就说明这次遭遇的劫难就算结束了。所以,在整个治疗中,的确因为我自己的学疏才浅,没有经过多年的系统学习(就是说自己非中医科班出身),我的想法非常简单,另外,我个人认为,这场疫情对病人来说是一个意外,我也没有把它想得多复杂,就这样治疗了30个病人,这里我把我的经过和想法都跟大家分享完了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大家。


关联词条:

  •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