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王必勤医案:化瘀法治崩漏,通因通用效果佳

求道

浏览:226

时间:2025-01-05

病例选择:


本组30例均为本院妇科门诊病例。其中阴虚血瘀6例,热伤血瘀8例,气滞血瘀12例,气虚血瘀6例。年龄最大47岁,最小15岁,平均年龄32. 2岁;病程最长3月,最短14 d。


诊断标准:


①主症及伴随症:阴道流血,非时而下,量或多或少,淋漓不尽,数日不止(一般在14 d以上),色暗红,质黏稠,夹血块。可伴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口干舌红,或气短乏力、神疲倦怠,或胸胁胀满、情志抑郁等。②辅助检查:妇科内诊子宫、附件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超声波检查:内生殖器无异常声像图显示。全身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及血液系统疾患。


治疗方法


根据《内经》“通因通用”之治则,针对崩漏上述临床症状,分别采用以下治法。


滋阴化瘀收涩方药:自拟滋阴化瘀止血汤。


熟地黄、山茱萸知母黄柏地榆、炙龟板、阿胶珠、女贞子、旱莲草、地骨皮蒲黄五灵脂三棱、锻龙骨、锻牡蛎、乌贼骨、益母草等。


清热化瘀收涩方药:自拟清热化瘀止血汤。


生地黄、牡丹皮黄芩赤芍地榆、焦桅子、炙龟板、阿胶、生贯仲、蒲黄五灵脂三棱、锻龙骨、锻牡蛎乌贼骨益母草等。


行气化瘀收涩方药:自拟行气化瘀止血汤。


柴胡郁金乌药延胡索、香椽、枳壳赤芍地榆、焦桅子、阿胶蒲黄五灵脂三棱、锻龙骨、锻牡蛎丹参五倍子


补气化瘀收涩方药:自拟补气化瘀止血汤。


党参、炙黄芪升麻太子参茯苓白术枳壳赤芍阿胶三棱莪术、锻龙骨、锻牡蛎、乌贼骨、五倍子


疗效标准


痊愈:出血控制,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月经周期、行经时间、月经量等连续3个月经周期正常。显效:出血基本控制,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有效:出血量减少,出血时间缩短。无效:出血不能控制临床症状无改善。


治疗结果


不同证型疗效情况:综合疗效观察,本组临床治愈1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4%。

5讨论


瘀血崩漏发病的病理基础,化瘀是治疗崩漏的关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是崩漏的治疗原则,止血常为临证之急,但止血需防留瘀为患,即寓止于通中。盖崩漏其血离经,“即是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血证论》)。由于崩漏日久者,每有离经之血流于冲任,故治之既要化其旧瘀,又要防止新血向瘀血转化。在选用化瘀止血之品的同时,需根据瘀血形成之不同原因,分别采用或滋阴降火化瘀,或清热凉血化瘀,或行气通络化瘀,或补气益血化瘀。


总之,瘀血既已形成,当要遵循“治病求本”的原则,选用“止中有化,化中有止”之药,注意止血不留瘀,祛瘀不伤正,以达既成之瘀能化,未成之瘀能防之目的。对于瘀血内阻、血不归经崩漏出血,本着“通因通用”之旨,重用化瘀药,使瘀祛而新血归经,实有止中求化、化中求止之妙。

关联词条:

  • # 崩漏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节选自山东中医杂志2005年3月第24卷第3期,P156-157,《通因通用法治疗崩漏30例》,作者王必勤。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