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庄礼兴:靳三针调神针法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案

求道

浏览:501

时间:2022-09-08

患儿,男,时年9岁,初诊:2022年1月10日。

  (家属代述)患儿于2018年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至外院就诊,诊断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以多动为主型),经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学习不受影响,睡后症状缓解。1年前出现不自主的抽动,频繁眨眼,撅嘴,未予诊治,近期抽动频率增加,遂至我院针灸科门诊就诊。

  【首诊证候】

  症见:患儿频繁眨眼、撅嘴伴发出异常喉音,张大嘴巴,腹部收紧,偶不自主地做出怪脸,眠后症状可缓解,纳可,眠一般,二便调,舌淡嫩,苔白,脉弦滑。

  【辨证论治

  诊断:抽动秽语综合征。

  辨证:脾虚风动证。

  治疗:健脾化痰,平肝熄风。

  针灸处方:

  1、电针:四神针、智三针。

  2、留针合谷太冲内关

  留针30分钟,隔日针灸一次。

  中药处方:

  白术10g,茯苓10g,天麻10g,钩藤10g,白芍10g,生龙骨20g(先煎),牡蛎20g(先煎),酸枣仁10g,炙甘草3g,党参10g,7剂为1个疗程,日1剂,水煎至250ml,早晚温服。

  【随诊过程】

  二诊:2022年1月12日

  主诉首次治疗后,抽动程度缓解,但频率未见减少,胃纳一般,眠可,矢气多。治疗上针灸治疗守上方,中药党参酸枣仁等滋补阻胃气之品,加麦芽15g、神曲10g。

  三诊:2022年2月16日

  诉抽动症状明显缓解,频率减少,偶有伴眼球转动,胃纳可,二便调。针灸守上方,中药守上方,加鸡内金5g。

  按语:

  该案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者,多在小儿情绪激动,情绪紧张时出现,秽语者,多表现言语善恶,不避亲疏,此多属神明之乱也,临床观察发现,抽动秽语综合症多出现在自卑、压力大的小儿,多数患儿的家长亦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可见神明失用在本病的发病与进展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小儿稚阴稚阳,心、肝火旺,最容易受影响的就是心神。然而,神机的影响为内在影响,临床捕捉到的往往是多动的信号,正如《类经》所说:“怒动于心则肝应,表现为肝风动的抽动症状。本病中医尚未统一命名,根据《小儿药证直诀·肝有风甚》“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而止于头目...故目连劄也”及《幼科证治准绳·慢惊》“其瘈疭症状,两肩微耸,两手下垂,时复动摇不已,名曰慢惊”中的相关描述,将该病归为“肝风证”、“瘈疭”、“慢惊风”等范畴,病因多责之于风于痰,脏腑辨证责之心肝脾的功能失调,以及内在神志的影响。

  中药治疗上当以健脾化痰,平肝熄风,故选用天麻钩藤汤四君子汤加减。在四君子汤全方基础上加入天麻钩藤;生龙骨,生牡蛎这两个常用药对。君以党参益气,健脾养胃;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着;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天麻钩藤相配伍共奏平肝熄风,清热安神之功效。龙骨牡蛎相配伍具有重镇安神之功,此四者,共奏安神之功,加予一味酸枣仁宁心神。二诊,患儿发作症状缓解,但胃纳一般,矢气多,去滋腻碍胃之党参酸枣仁,加麦芽神曲鸡内金以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针灸治疗上基于《内经》“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的理论,传承于靳三针疗法“治神”思想和组穴经验,取四神针为主。四神针为百会穴前、后、左、右旁开1.5寸,可增强通督入脑的功效,以调节脑腑精气,振奋精神。此外,用四关穴上疏下导,整体与局部并重,使全身气机调畅,恢复心身健康。合谷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太冲为足阙阴肝经的原穴,肝经为少气多血之经;合谷太冲两穴相配,一阳一阴,上下相配,具有疏肝解郁,通调气血之效。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取之可宁心安神。三诊患儿抽动症状明显缓解,频率减少,嘱家长平时应注意患儿身心健康,多多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不适及时门诊随诊。

  (本案编写:李美晨)

关联词条:

  • # 小儿抽动秽语征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来源:庄礼兴广东省名中医工作室,指导专家:庄礼兴主任医师】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