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外台》卷十七引《深师方》:黄耆汤

处方

黄耆3两,茯苓2两,桂心2两,芍药2两,甘草1两,半夏3两(洗),生姜5两,当归1两,大枣30枚,人参2两,桑螵蛸20枚(熬,2片破)。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虚乏,四肢沉重,或口干吸吸少气,小便利,诸不足。

用法用量

以水1斗,煮取4升,分服1升。

注意

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大酢。

摘录
《外台》卷十七引《深师方》

《鬼遗》卷四:黄耆汤

处方

黄耆4两,甘草2两(炙),桂心3两,芍药8两,半夏8两,生姜8两,饴1斤。

功能主治

痈未溃。

用法用量

上以水7升,煮取3升,饴化,分3次服。

摘录
《鬼遗》卷四

《外台》卷十七引《深师方》:黄耆汤

别名

黄耆建中汤、黄耆姜桂汤

处方

黄耆3两,半夏1升(洗),大枣20枚(擘),生姜4两,桂心4两,芍药4两,人参2两,甘草2两(炙)。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大虚不足,少腹里急,劳寒拘引,脐气上冲胸,短气,言语谬误,不能食,吸吸气乏,闷乱。伤寒后脏气不足,虚乏。

用法用量

黄耆建中汤(《外台》卷十七引《深师方》)、黄耆姜桂汤(《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手足冷,加附子1两。

注意

忌生葱、海藻、菘菜、羊肉、饧。

摘录
《外台》卷十七引《深师方》

《鬼遗》卷三:黄耆汤

处方

黄耆3两,麦门冬3两(去心),黄芩6分,栀子14枚,芍药3两,瓜蒌2两,熟地黄2两,升麻1两。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除热止渴。主痈肿热盛,口燥患渴。乳石发动,热渴口干。

用法用量

以水1斗,煮取3升,分3次温服。

摘录
《鬼遗》卷三

《千金翼》卷十七:黄耆汤

处方

黄耆3两,当归3两,桂心3两,甘草(炙)3两,白术2两,乌头(炮,去皮)2两,芎2两,防风2两,干地黄2两,生姜4两(切),前胡1两半。

功能主治

八风十二痹,手脚疼痛,气不和,不能食饮。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1升,煮取3升半,分4服。

有气者,加半夏4两。

摘录
《千金翼》卷十七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黄耆汤

处方

黄耆(锉)1两,栝楼根1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甘草(炙)半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暴渴。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见《外台》卷十一:黄耆汤

处方

黄耆3两,茯神3两,栝楼根3两,甘草3两,麦门冬3两,干地黄5两。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2升半,去滓,分3服,日进1剂,服10剂佳。

注意

芜荑、酢物、海藻菘菜。

摘录
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见《外台》卷十一


其他同名方

《医方类聚》卷一五九引《济生》:黄耆汤

处方

黄耆(去芦,蜜水炙)1两半,白茯苓1两(去皮),熟地黄1两(酒蒸),肉桂1两(不见火),天门冬1两(去心),麻黄根1两,龙骨1两,五味子半两,小麦半两(炒),防风半两(去芦),当归半两(去芦,酒浸),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

喜怒惊恐,房室虚劳,致阴阳偏虚,或发厥自汗,或盗汗不止。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发厥自汗,加熟附子发热自汗,加石斛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五九引《济生》

《千金》卷十七:黄耆汤

处方

黄耆4两,人参2两,白术2两,桂心2两,大枣10枚,附子30铢,生姜8两(一方不用附子)。

功能主治

气极。虚寒,皮毛焦,津液不通,虚劳百病,气力损乏。肺劳。短气虚寒,皮毛枯涩,脉来迟缓。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分4服。

各家论述

《医方考》:黄耆、人参甘温者也,故能补气,《经》曰:损其肺者益其气,是故用之;桂心、附子辛热者也,气虚则阴凑之而为寒,热能壮气,是故用之;白术、姜、枣脾胃药也,《经》曰:虚则调其母,脾是肺之母,是故用之。

摘录
《千金》卷十七

《千金》卷八:黄耆汤

处方

蜀黄耆2两,人参2两,芍药2两,桂心2两,大枣12枚,生姜6两。

功能主治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状。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2升,服7合,日3服尽。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此即《金匮》黄耆桂枝五物汤,乃血痹门中首方。《千金》以血痹之病元气本虚,乃易桂心,加人参,力助开痹。裁去甘草者,嫌其无刚毅之性,反有缓于他药之力也。

摘录
《千金》卷八

方出《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黄耆汤

处方

芍药6两,黄耆4两,甘草2两(炙),桂心2两,干姜4两,当归4两,大枣12枚,饴糖6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虚劳里急,少腹痛,气引胸肋痛,或心痛短气

用法用量

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下饴糖令消,分3次服。

注意

海藻、生葱、菘菜。

摘录
方出《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千金翼》卷二十二:黄耆汤

处方

黄耆2两,干姜2两,当归2两,桂心2两,大枣20枚(擘),麦门冬(去心)3两,芍药3两,半夏4两(洗),生姜5两(切),人参1两,芎1两,甘草(炙)1两。

功能主治

大虚客热,发背,上苦牵痛,微有肿,肿气来去。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2升,煮取4升,去滓,分5服,日3夜2。

摘录
《千金翼》卷二十二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黄耆汤

处方

黄耆(细锉)1两,山芋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白术半两,五味子1分,熟干地黄(焙)1两半,桂(去粗皮)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虚劳脱营,气血伤惫,四肢痿瘁,腿膝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大枣3枚(去核),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食后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圣济总录》卷八十:黄耆汤

处方

黄耆(锉)3分,桑根白皮(炙,锉)半两,柴胡(去苗)半两,赤芍药(锉,微炒)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恶实(微炒)3分,甘草(炙)3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水气,面体浮肿,咳嗽气促;虚劳,上气喘息,不得安卧,咳唾,面目虚浮,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2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