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金匮》卷下:诃黎勒散

处方

诃黎勒10枚(煨)。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温涩固肠。主气利。

临床应用

1.气利:予昔寓克白路,治乡人陶姓曾用之。所用为诃子壳,取其味涩能止。彼以药末味涩,不能下咽,和入粥中强吞之,日进一服,三日而止。气利用止涩之诃黎勒散者,实因久利而气虚下陷,意与近人治晨泄用四神丸略同。

2.气痢:杨某,男,38岁。1957年秋,患痢疾已三天,小腹疼痛里急后重,频欲登厕,每次多排出少量粉冻样肠垢,纯白无血,有时则虚坐努责,便之不出。自觉肛门有物嵌顿重坠,昼夜不已。前医曾予芍药汤加减,一剂后,病情加剧。邀诊。舌苔白滑,脉沉带紧。询之知发病前后未见寒热现象,似属气痢,乃试用《金匮》诃黎勒散诃子10枚(煨,剥去核),研末,用米粥汤一次送服。约隔一小时许,当肛门窘迫难忍之时,经用力努挣,大便迅即直射外出。从此肛门如去重负,顿觉舒适,后调理脾胃之方而康复。

用法用量

粥饮和,顿服。

各家论述

1.《金匮玉函二注》:诃黎勒有通有涩,通以下涎液,消宿食,破结气,涩以固肠脱;佐以粥饮引肠胃,更补虚也。

2.《金匮要略心典》:诃黎勒涩肠而利气,粥饮安中益肠胃,顿服者,补下治下制以急也。

3.《金匮要略易解》:此方独用一味诃黎勒并收温敛虚滑、消除垢浊的功效,更调以粥饮来益胃补虚以助谷气、化精微,复上升之常,平下泄之变,真可谓善于利用药的专长及其兼长了。

摘录
《金匮》卷下

《圣惠》卷四十二:诃黎勒散

处方

诃黎勒皮2两,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赤茯苓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3两(去芦头),前胡1两(去芦头),杏仁1两半(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术1两,槟榔1两,紫苏茎叶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上气,心胸痰壅,喘促呕吐

用法用量

诃黎勒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摘录
《圣惠》卷四十二

《圣惠》卷四十三:诃黎勒散

处方

诃黎勒皮1两半,前胡1两半(去芦头),赤茯苓1两,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紫苏茎叶1两,赤芍药1两,槟榔1两,木香半两,桂心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腹痛胀满气促,肩背闷,四肢不和,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三

《圣惠》卷四十七:诃黎勒散

处方

诃黎勒皮3分,桂心半两,白术1两,泽泻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干姜半两(炮裂,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芍药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霍乱呕吐,脾胃虚冷,气膈,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八十四:诃黎勒散

处方

诃黎勒皮1分,京三棱半两(微焙,锉),人参半两(去芦头),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1分,干姜1分(炮裂,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小儿脾胃气不和,时时腹胁虚胀,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温枣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八十四

《外台》卷七引《广济方》:诃黎勒散

处方

诃黎勒4颗(炮,去核),人参2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气结筑心,胸胁闷痛,不能吃食。

用法用量

以牛乳2升,煮3-4沸,顿服之;分为2服亦得,如人行2-3里进1服。

摘录
《外台》卷七引《广济方》

《圣惠》卷四十七:诃黎勒散

处方

诃黎勒皮1两(微煨),白茯苓1两,桂心1两,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霍乱吐泻,心腹胀满,脾胃虚弱,四肢逆冷。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2枚,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七


其他同名方

《圣惠》卷四十七:诃黎勒散

处方

诃黎勒皮1两,赤茯苓3分,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枳实半两(麸炒微黄),桂心半两,白术3分,干姜1分(炮裂,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人参3分(去芦头),木通半两(锉),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半夏1分(汤浸7遍去滑)。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上焦虚寒气滞,胸膈噎闷,饮食全少,或时痰逆。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诃黎勒皮散”。

摘录
《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四十八:诃黎勒散

处方

诃黎勒皮1两,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白术1两,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3分,防葵3分,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痞气。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
《圣惠》卷四十八

《圣惠》卷四十八:诃黎勒散

处方

诃黎勒3分(煨,用皮),木香3分,槟榔3分,前胡半两(去芦头),桂心半两,京三棱半两(炮裂),当归半两(锉,微炒),黄耆半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白术半两,赤茯苓半两,芎半两,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积聚。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前稍热服。

摘录
《圣惠》卷四十八

《圣惠》卷三十七:诃黎勒散

处方

诃黎勒1两(煨,用皮),白术1两,防风3分(去芦头),细辛3分,前胡3分,木通3分(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麻黄2分(去根节),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肺虚,外感风冷,致鼻塞常流清涕,头目昏疼,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

方中前胡用量原缺,据《医方类聚》补。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七

《圣惠》卷十七:诃黎勒散

处方

诃黎勒3分(去核,生用),赤茯苓1两半,陈橘皮1两(微浸,去白瓤,炒),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术1两,槟榔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热病心腹胀满,不能饮食,四肢羸乏。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五十:诃黎勒散

处方

诃黎勒1两(煨,用皮),木香3分,人参3分(去芦头),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沉香半两,益智子半两(去皮),桂心半两,槟榔半两,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荜澄茄半两,赤茯苓半两,高良姜半两(锉),白豆蔻半两(去皮),白术半两,前胡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五膈气。

用法用量

诃黎勒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二)。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诃子散”。

摘录
《圣惠》卷五十

《圣济总录》卷一七六:诃黎勒散

处方

诃黎勒皮1分,人参半两,槟榔(锉)半两,甘草(炙)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切,炒)半两,沉香(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哕逆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字或半钱至1钱匕,煎麦糵汤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圣惠》卷七十:诃黎勒散

处方

诃黎勒皮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柴胡1两(去苗),木香半两,当归半两,桂心半两,芎3分,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熟干地黄3分,人参3分(去芦头),牛膝1两(去苗),白芍药3分,白术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妇人冷劳,气攻脾胃,腹胁妨闷,四肢不和,吃食减少,渐至虚羸。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