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头条
学堂
书苑
百科
资源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汉防己(半两) 防风(半两) 桂心(半两) 附子(半两) 麻黄(半两) 威灵仙(三分)
治久风邪入肝脾二经,言语不转。
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入竹沥地黄汁各一盏,生姜自然汁半盏,和匀温服之,日三四。
木防己3两,茯苓1两,桑白皮(切)2升,桂心3两,芎3两,甘草1两半(炙),大枣12枚(擘),芍药2两,麻黄2两(去节)。
风湿,四肢疼痹,挛急浮肿。
以水1斗2升,煮麻黄,减1升,纳药煮取3升,分3服。渐汗出,令遍身,以粉粉之。
慎风冷。
黄耆、白术、防己、防风、甘草、大青。
风温,身重汗出。
加生姜,水煎服。
防己1两,香白芷2两。
上为细末。
伏暑吐泻,阴阳不分。
每服1钱,新汲水调下,不拘时候。
双防己1两半,赤茯苓1两,百合1两,郁李仁(别研)1两,桑白皮(切)3两。
水气。
分8服。每服以水1升半,煮取强半升,分2次温服,明日准此。1剂尽,更作1剂,揆度多少。
不得闻灯油烟气及食盐。
防己(去黑皮)半两,麻黄(去节存根,锉碎,汤泡滤过,焙干)半两,薄桂(去粗皮)半两,赤芍药1两,赤茯苓(去皮)1两,苍术(米泔水浸1宿,去粗皮,滤干,锉片,用火炒至微黄色)1两,甘草(炙)7钱半。
小儿感冒风湿之气,失于解表,流注两足疼痛,至两膝浮肿,不能屈伸,转成瘫痪。
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葱1根,煎7分,空心热服。或入薤白同煎。
防己4两,白术3两,甘草2两。
上为末。
湿气浮肿。
每服3钱,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其他同名方
防己4钱,甘草1两,黄耆1两,生姜2两,白术3两,人参1两。
风温,脉浮,身重,汗出。
每服5钱,水1盏半,煮取1中盏,去滓,饮讫,仍坐被中,汗出如虫行,或被卧取汗出。
汉防己1两,川升麻1两,天麻1两,川芎1两,桂心半两,羚羊角屑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
上为细末,用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炒黄),研细拌匀。
小儿中风,口眼斜,视不能平,语不能正。
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3片,薄荷3片,同煎至5分,去滓稍热,时时与服。
汉防己半两,防风(去叉股)半两,桂心(不见火)半两,附子(炮裂,去皮)半两,威灵仙(去苗,洗)3分,麻黄半两(去节)。
上为粗末。
久风,邪入肝脾二经,言语不传。
每服4钱,水1盏,以竹沥、荆沥、地黄汁各1盏,姜汁半盏为引,和匀用,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本事方释义》:汉防己气味辛平,能行下焦,祛风利湿,入足太阳;防风气味辛甘温,入足太阳;桂心气味辛甘大热,入足少阴,厥阴;附子气味咸辛大热,入手足少阴;威灵仙气味苦微辛咸平,通利诸经络;麻黄气味辛温,入手太阴、足太阳,表散药中之峻者也。肝脾二经之风邪久不能去,得群药之疏利,犹虑留邪,佐以竹沥、荆沥之甘寒而滑,生地黄汁之苦寒而润,生姜汁之辛温而通,邪岂能留耶?
防己1两,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1两,附子(地裂,去皮脐)1两,芎1两,桂(去粗皮)1两,黄芩(去黑心)1两,芍药1两,人参1两,甘草(炙,锉)1两,防风(去叉)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40枚。
上锉,如麻豆大。
偏风,半身不随,口眼斜,不能言语,筋脉拘急,不得转侧。
每用10钱匕,以水3盏,加生姜10片,煮取2盏,去滓,分温3服,日2夜1。
防己1两,诃子(炮,用肉)1两,麻黄(不去节)1两,杏仁(去皮尖,麸炒)1两。
婴孩伤寒喘促,及久年喘急。
水煎,临热入腊茶少许,再沸去滓服。
词条深挖(0)
相关资源(0)
最新
最热
VIP
查看更多
发布评论:
内经师资培训班熊继柏
¥0.00
兼山胡说针灸学:广义针灸学概论
¥299.00
韩立讲乌梅丸
¥99.00
#
账号密码登录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发送验证码
注册账号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