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沛然先生治咳心得
先生治咳常用方
麻黄10g,细辛10g,干姜15g,牛子12g,前胡15g,诃子肉15g,紫菀12g,炒杏仁15g,川贝母4.5g,生甘草15g,黄芩20g,龙胆草10g。
(1)辛散与酸收合用:对久咳、剧咳者,一方面以辛散药开肺散寒邪,一方面以酸涩药收敛肺气,可达快速止咳之效。如《伤寒论》小青龙汤中既用麻黄、桂枝发散外邪,宣达肺气;又用白芍、五味子敛肺止咳,即使有痰亦不忌用。先生辛散常用麻黄、细辛、桂枝等,酸收常用诃子、五味子、白芍等。裘老认为白芍对哮喘有解痉作用。
(2)清肺与温化痰饮并投:清肺常用黄芩、龙胆草、生石膏等;温化痰饮,常用干姜、附子、茯苓、半夏、南星等。痰多者,非温不化;痰郁多化热,故与清肺药相伍,寒温并用,相伍相成。
(3)宣肺与降肺兼施:肺失宣、降,为咳嗽总病机,尤以外感所致者为然。临床上咳声不畅,咳痰不爽,为肺气失宣的表现;而气逆咳喘不得卧,则是肺气上逆,失于肃降的表现;两者每每并存(注意!),故宣肺与降肺兼施,自在情理之中。宣散肺气,用麻黄、桔梗、牛子、薄荷等,降肺则用紫菀、炒杏仁、厚朴、炒枳壳、枇杷叶等。
治咳用药小析
细辛:既用于开肺解表,常于外感咳嗽、哮喘病中使用;又用于温肺化饮,对痰饮盛,可化饮平喘。细辛为治痰妙药,能散能化,能平喘。
黄芩:为治咳必用之品,黄芩入肺经,清肺热,常以较大剂量(15-30g)投用。如防其苦寒流弊,可与干姜相伍,两相伍用,寒温并用,有卓效。
龙胆草:方书载其入肝经,常用于清肝胆湿热,先生用于清肺热,即使是外感初期咳嗽,只要有热象即用之,常与黄芩相伍,剂量用至10-15g,有时达30g。龙胆草苦寒,可降肺气,气降则咳喘平。此乃先生用药非同一般之处。
麻黄:先生治咳必用麻黄,此品可解表邪、开肺窍,为治咳要药。《本草正义》云:“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为治外感第一要药。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亦无不赖之以宣通。” 此说真乃麻黄之要义,《本草通玄》载“惟当冬令在表真有寒邪者,始为相宜……脉不浮紧者,不可用也”。一药之用,不可单从性味定论,实与配伍有关,神明之妙即在于此。麻黄与桂枝相伍为解表要方;麻黄与杏仁相合则止咳、平喘;麻黄与地龙相配,则解痉平喘;麻黄与石膏、黄芩相伍则宣清肺热;麻黄与甘草相兼,可治各种咳嗽。先生常用剂量9-30g。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