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以林说中医:肠易激综合征
齐,男,36岁,四川人。2019年4月30日初诊:诉饮食稍有不慎(包括油腻、辛辣、生冷)即腹泻,时已3年,泻前腹痛,泻后舒畅。口干苦,夜间吐唾常夹灰褐色物,夜尿频。左上臂沿手阳明循行部位生暗红色疹点。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白参10g,茯苓15g,白术15g,扁豆15g,陈皮10g,防风10g,炒白芍30g,桔梗10g,神曲10g,山楂15g,石榴皮15g,赤石脂10g,炙甘草10g。×14付
辨证思路分析:患者以腹泻为主诉,有明显饮食不慎之诱因,饮食不慎则损伤脾胃,脾虚运化无权,湿浊内生,经云:“湿盛则濡泻”,且病程长达3年,泄泻日久,脾胃更伤。肝属木,为刚脏,易克伐脾土,今脾气亏虚,则肝气乘脾,故见泻前腹痛,泻后痛缓。故考虑本病病机为脾虚湿盛,肝气乘脾。脾虚不能升清,以致胃浊不能下降,胃气上逆则吐唾常夹灰褐色物,口中难免有所残留,故可见口苦。脾虚湿盛,气化不利,水津不布散于上,故口干。脾气弱,升清无力,加之湿邪下注,故夜尿频。久泻3年,大肠传导失司,大肠经经气不利,气血失和而致血瘀,故见暗红色疹点。
方以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其湿不甚,故去薏苡仁、山药,痛泻要方抑木扶土,寓疏于补。神曲、山楂健脾胃,助运化;石榴皮、赤石脂收敛止泻。
2019年5月14日二诊:服前方,口苦减,但腹泻、唾液中夹带灰褐色物仍未改善。再问,患者补充说食冷、吹空调即腹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白参10g,茯苓30g,扁豆10g,白术10g,附片10g,干姜10g,补骨脂10g,肉豆蔻10g,五味子10g,陈皮10g,防风10g,炒白芍20g,山楂30g,神曲10g,赤石脂10g,炙甘草10g。×20付
辨证思路分析:前方收效甚少,详细追问病史,诉其食冷及吹空调即出现腹痛,提示患者脾虚不能健运的同时,存在脾肾阳虚。故用附、干姜温补脾阳,附子辛温大热,其性善走,里达于脾胃而温痼冷;干姜气足味厚,暖脾胃而散寒。二药伍用,温里散寒之力倍增。前人谓“附子无干姜不温”,即是此意。四神丸主治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与本病病机相契合。方中补骨脂补命火,散寒邪;肉豆蔻温暖脾胃,涩肠止泻;五味子收敛固涩;上三味共奏温肾暖脾,涩肠止泻之功。
2019年6月20日三诊:诸症大减,一般情况无腹泻,惟饮冰水腹泻,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病遂向愈,说明治疗已中病机,故守方15付。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