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伤寒杂病论》头痛探析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727

时间:2020-08-20

太阳病、阳明病头痛


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麻黄汤);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此条文提示,太阳病与阳明病都可有头痛发生,同时当有热;诊疗时必须验其小便以知表里,或汗或下;伤寒在表先用麻黄汤发汗,如头痛不已且鼻衄,须用桂枝汤更小发其汗;知病在里,就有用承气汤的机会了。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里把头痛列入了太阳病的提纲。第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这里把头痛作为是否还属太阳病的指标。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太阳中风桂枝汤证及太阳伤寒麻黄汤证也都把头痛列为主证之一,所以头痛太阳病常见症状。


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第181条:“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第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由此可知,阳明病一般不发生头痛


第197条:“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第196条:“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阳明病头痛多由于热郁、冲气上逆,且发生于津液尚未枯竭阶段。


少阴病、太阴病头痛


第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方”。少阴病、太阴病都可有头痛发生。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第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少阴病以不发热为常,脉一般不沉,头痛也不多见。但当少阴病有发热头痛沉脉时,就要考虑有停饮,不能仅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应该去甘草细辛同时祛其饮,应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法。


第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如果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法未见效,那么可能是少阴病传里并发太阴病了,此时不仅内有停饮,且里寒太盛,宜先用四逆汤法温其里祛其饮。


少阳病、厥阴病头痛


第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附方:“《千金》三物黄芩汤 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以上条文提示,少阳病常有头痛发生,且少阳病不可汗下,只能以和法治之,少阳病头痛的治疗也是如此。


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在这里表述了由于邪气激动里饮引发腹痛,病邪上冲也容易发生头痛


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笔者认为吴茱萸汤才是厥阴病主方,乌梅丸为厥阴病副方。厥阴病提纲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吐蚘。下之,利不止”。此条文提示,厥阴病可有头痛发生,且是因为水饮上冲之故。


特殊头痛


风湿、湿痹头痛 《金匮要略》痉湿暍篇:“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第18条:“风湿相抟,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第14条:“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以上条文提示,风湿及湿痹以各种疼痛为常,头痛亦在其中。《金匮要略》痉湿暍篇给我们示例了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防己黄芪汤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等治风湿方。《伤寒论》为我们示例了桂枝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真武汤附子汤等治湿痹方。


霍乱头痛 第383条:“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第386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悬饮头痛 第152条:“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总结


1.头痛发生与水停有关,与气冲上逆有关,常与发热相随,三阳病如此,三阴病也如此。


2.方证辨证是辨证的最高境界,抓准主证则可做到一剂知,二剂已。


3.头痛治之于血的理论,与经方理论并不矛盾,所以在头痛的治疗过程中,加用活血化瘀的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4.急性头痛多发生在太阳病、少阴病和阳明病,慢性头痛多发生在少阳病、厥阴病和太阴病。慢性头痛呈持续性多发生在太阴病和风湿病、湿痹,呈发作性多发生在少阳病、厥阴病。

关联词条:

  • # 头痛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孔德清,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字体
    字号
    元素路径:
    字数统计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