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用法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
各家论述
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虽经汗下,为邪气仍在表也。心下满微痛,小便利者,则欲成结胸。今外证未罢,无汗,小便不利,心下满微痛,为停饮也。与桂枝汤以解外,加茯苓白术利小便行留饮也。
去桂枝用芍药甘草者,收重伤之阴而益里伤之虚也。姜枣健脾胃而和中,下后用之更宜。故二物仍其旧也。茯苓淡渗以利窍,术能益土以胜水,本其有停饮之故,所以加之,以为拯前治之误也。
苓、术、芍、甘,治太阳里水法也。解肌或下,水邪不去,而反变证,是非解肌者矣,当去桂枝,而以苓、术、生姜代桂枝行阳,存芍药以收阴,不取辛甘发散于表,取苓、芍约阴利水,甘、枣培土制水,即太阳入里用五苓表里两解之义也。
此治太阳里证,俾膀胱水利而表里之邪悉除,五苓散末云:“多服暖水,汗出愈。”意重在发汗,故用桂枝。此方末云:“小便利则愈。”意重在利水,故去桂枝,但既去桂枝,仍以桂枝名汤者,以头痛,发热,桂枝证仍在。但不在太阳之经,而在太阳之府。因变其解肌之法而为利水,水利则满减热除,而头项强痛亦愈矣。仲景因心下满加白术,今人以白术壅满,大悖圣训矣。
去桂当是去芍药。此方去桂,将何以治头项强痛,发热无汗之表乎?
喻嘉言《尚论篇》:
在表之风寒未除,而在里之水饮上逆,故变五苓两解表里之法,而用茯苓、白术为主治。去桂者,以已误不可复用也。然桂枝虽不可用,其部下诸属,皆所必需。倘并不用芍药以收阴,甘草、姜、枣以益虚而和脾胃,其何以定误汗、误下之变耶?故更一主将,而一军用命甚矣,仲景立方之神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表邪挟饮者,不可攻表,必治其饮而后表可解。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则不欲散邪于表,而但逐饮于里,饮去则不特满痛除,而表邪无附,亦自解矣。


求道
畅读VIP

442

0


求道
畅读VIP

440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545

0


白术
签约讲师

553

0


白术
签约讲师

460

0


白术
签约讲师
四君严选
畅读VIP

433

0


白术
签约讲师

485

0


白术
签约讲师

475

0


白术
签约讲师

939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