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法学习笔记
(1)小儿惊风
小儿惊风时,鼻旁隆起肌肉绷紧,肌肉上上中下点刺三针,刺后立即停止抽搐。
(2)扁桃体炎
【乙】手三里
【丙】天柱
(3)三叉神经痛
(4)腰椎间盘突出
刺后溪,边刺边让患者活动腰部
(5)牙痛
【甲】单侧合谷,垂直进针5分,中强刺激,有向腕上放射感尤佳,至牙痛明显缓解时出针。
【丙】刺角孙
(6)急慢性腰扭伤
【甲】手三里,直刺入穴内,得气后,施以提插泻法,至患处疼痛减轻为止。留针时嘱患者活动患处,留30分钟。
【乙】闪挫穴,定位: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三分之一处即是。直刺0.8-1寸或向上斜刺,并嘱其活动活动腰部,立竿见影。
(7)荨麻疹
【甲】刺曲池,直刺,强刺激运针1~2分钟,留针20分钟,其间反复行针2-3次。或用氦氖激光器照10分钟,5次一个疗程。
【乙】神阙,拔罐,3-5分钟,连续3次,3日一疗程,2-3疗程。
【丙】刺血海
【丁】后溪放血,隔日一次,十五次一疗程。
(8)肩周炎
(9)急性鼻衄
【甲】商阳,左刺右,右刺左。
【乙】火烧对侧少商
【丙】针大椎
【丁】针上星
【戊】针迎香,大出血尤效
【庚】行间
(10)食道癌哽咽
天容,向下平刺1.5寸,捻转
(11)过敏性结膜炎
灸双侧风池30min。
(12)鼻炎
(13)难产
刺合谷
(14)血压升高
刺曲池降压
(15)扁平疣
(16)失眠
【甲】刺神门
【丁】按揉角孙(自我经验穴)
(17)暴喑
刺或灸通里
(18)急性肠炎
刺天枢放血
(19)梅核气
(20)诸种少阳实症
(21)落枕
【甲】刺悬钟,刺时活动颈部
【乙】“落枕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中指和食指相对的掌骨之间,两指骨尽头起,向外一拇指宽处。按压时,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侧面,用较大力气来回按压。双手皆要按压。
(22)晕车
【甲】按内关
(23)小腿抽筋
重按承山
(24)足根痛
肩奇穴,位于肩峰上2寸,肩井外一寸,平刺,针入痛止
(25)心情不畅
每晚坚持从太冲向行间推揉3分钟,双侧交替进行,可以让自己心情变得特别好。
(26)小儿疳积
(27)闭经
(28)痛经
(29)脱发
(30)胸痛
【甲】食指第三节中点,靠大指一侧,赤白肉际。
【乙】内关
(31)迟经
(32)胎位不正
(33)口唇疮疹
耳尖放血,3-4次治疗
(34)足癣
(35)皮肤瘙痒
下都
(36)耳鸣
下都
(37)慢性鼻炎
【甲】印堂透鼻根,隔日一次,10日一疗程。
【乙】下鼻甲配合谷
(38)高血脂
(39)冠心病
(40)惊悸
关联词条: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baiyulianxiao,来源华夏中医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共建专业中医数据库。投稿文章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投稿邮箱:414427872@qq.com,邮件标题为文章名+作者+联系方式。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