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本症属中医“狐疝”范围,以其如狐之出没无常,而呈阴囊肿物时大时小。《灵枢•本藏》云:“肾下则腰尻痛,不可以俯仰为狐疝。”《灵枢•五色》云:“男子……小腹痛,下为卵痛,其圆直为茎痛,高为本,下为首,狐疝㿉阴之属也。”


本症的主要证候有肝郁气滞、寒湿凝滞和中气下陷三种,可分别予以疏肝理气、温肝散寒和补气升陷。

鉴别与治疗

【证治方药】


(一)肝郁气滞

1.临床表现:阴囊偏坠胀痛,阴囊内如有物状,时上时下,卧则入腹,立则下坠,连及少腹,痛处不定,每因恼怒过度加剧。舌苔白,脉弦。

2.病因病机:肝经循于少腹和阴器,肝郁气滞则经脉失和,阴囊肿物偏坠成疝。

3.治法:疏肝理气止痛。

4.方剂柴胡疏肝汤(《景岳全书》)加减。

药物:柴胡10〜15g,白芍10〜15g,枳壳6〜10g,青陈皮各6g,制香附10g,川芎6g,川楝子10g,延胡索10〜12g,甘草6〜10g。

方义: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川芎和血消肿,青皮陈皮香附枳壳川楝子延胡索理气止痛。

加减:阴囊偏坠胀痛,加小茴香、吴萸、橘荔核等理气止痛。

5.变通法:未发作时可用三层茴香丸(《景岳全书》)温寒散结,药用小茴香为主,并分别加入川楝子木香沙参茯苓附子、草装、槟榔等,分三料而成,是传统治小肠气之寒疝之良药。


(二)寒湿凝滞

1.临床表现:阴囊肿痛,昼出夜缩,或时大时小,遇寒则剧,畏寒喜暖,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弦紧。

2.病因病机:寒湿凝滞于肝经,脉络收引而致。

3.治法:温肝散寒。

4.方剂暖肝煎《景岳全书》)加减。

药物:小茴香10g,肉桂6g,乌药10g,当归10〜15g,白芍10〜15g,青陈皮各10g,川楝子10g,吴萸6g,沉香3〜5g(分冲)。

方义:茴香、乌药沉香温经行气,吴萸、肉桂散寒暖肝,青陈皮川楝子当归白芍和血消肿、理气止痛。

加减:寒湿瘀阻者,加延胡索莪术活血止痛散结。

5.变通法:未发作时可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伤寒论》)加青陈皮川楝子散寒暖肝。或用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加减,理气止痛。


(三)中气下陷

1.临床表现:阴囊一侧有肿胀,按之柔软,无压痛,不红不热,自觉重坠,时有少腹阴囊牵引痛,肿物卧则入腹,立则复出,用手按肿物,令病人咳嗽时有冲击感。伴有全身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缓无力。

2.病因病机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无以提摄,故阴囊有物下坠。

3.治法:益气举陷。

4.方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药物:黄芪15g,党参15g,甘草5g,陈皮5g,白术10g,当归10g,升麻5g,柴胡5g,延胡索10g,川楝子10g。

方义:黄芪党参甘草补脾益气,陈皮白术健脾理气,当归和血养阴,升麻柴胡举陷升清,延胡索川楝子理气止痛。

加减:若畏寒、肢冷,加熟附子干姜以温中助阳。

5.变通法:平时可用补中益气丸长期服用。


【针灸治疗】


毫针

取穴:大敦太冲气海三阴交,配穴:关元三角灸

用法:主穴,毫针刺用泻法,留针15〜20分钟。配穴用隔姜灸,5〜7壮。

疗程: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文献与评述

本症未发时宜益气举陷。已发时宜理气止痛,温肝散寒。一般以寒证为主,间也有热证者。除用药治外,还要注意保暖,不宜过劳,保持情绪稳定,节制性交,忌食生冷及辛辣食物。狐疝又称小肠气,相当于西医之腹股沟斜疝,是腹内部分肠段滑入阴囊引起的病症。目前大多主张用手术治疗,为使肿物不脱出疝环而影响日常生活,可使用疝带。

  • 蜘蛛散治阴狐疝
    彭履祥医案:彭某,男8岁。1955年上半年就诊。主诉:患阴狐疝已有6年。阴囊肿大如小鸡蛋,其色不红,肿物时而偏左,时而偏右,患儿夜卧时肿物入于少腹,至自昼活动时肿物坠入阴囊,而且肿物时有疼痛感觉,几年...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658

    0

  • 大建中汤治狐疝(腹股沟斜疝)
    张德宏医案:徐某某,男,46岁,1974年12月6日就诊。寒疝有年,面色无华,就诊时左侧阴囊肿大,患者自诉,常昼出夜缩,遇劳累入冬尤甚,饮食较前减少,舌苔薄白,脉沉紧而细,诊断为腹股沟斜疝。患者因惧手...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1123

    0

  • 推拿回纳小儿嵌顿疝一例
    笔者曾接诊一例小儿嵌顿疝患者,使用推拿方法将嵌顿疝回纳,避免了并发症。患儿自幼营养不良,经常发生疝气脱出,平时卧床或用手轻轻一推即可回纳,但就诊日晨患儿疝气脱出后无法回纳。来诊时呈痛苦面容,伴恶心呕吐...

    四君人参

    476

    0

  • 王聘贤:《金匮》蜘蛛散商榷(中医治疝秘法)
    拈花按:得王聘贤老(1895-1964)口袋虫治疝之法,临床颇有效验。今天欲转此文,才发现网上仅有PDF结构的文章,于是花费数小时,待到腰腿麻痹,才逐字打完。虽不是呕心沥血,也是虚耗精神。一则是致敬同...

    四君人参

    畅读VIP

    1261

    0

  • 胡天雄:疝气之辨病与辨证
    中医学辨证精细,辨病则粗略,此无他,历史条件限之也,能吸收现代医学辨病之长,以补我所短,则中医学必将大大跨进一步。以疝气言,疝之古义,本指痛言,故《巢氏病源》云"疝者痛也。"后世七疝之名则多指阴囊疾患...

    四君人参

    734

    0

  • 小儿疝气案
    此2005年医案。张阳阳,二岁半,系病友介绍来诊。述儿半岁于一次哭闹后发现左侧阴囊肿大,后常如此,能自主回复。医院检查是小肠疝,嘱稍大后手术治疗。到儿二岁半时,右侧阴囊也发现此现象,能自主回复,但左侧...

    凤翅

    签约讲师

    作者授权

    畅读VIP

    477

    0

  • 治疝良方——蜘蛛散
    腹内容物(多为肠管)坠入阴囊,时上时下,平卧或手推时可缩入腹腔,站立时有坠入阴囊,称为疝气。类似于西医之腹股沟疝。多见小儿及老年人。蜘蛛散出自《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是治疗疝...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1080

    0

  • 三层茴香丸治疝气
    三层茴香丸,诸方书多有转载,说出景岳全书,我查阅了景岳全书,在古方八阵《热阵》中居182方,云出《良方》。主治:肾与膀胱俱虚,邪气搏结不散,遂成寒疝,脐腹疼痛,阴丸偏大,肤囊壅肿,有妨行步,或瘙痒不止...

    四君人参

    作者授权

    畅读VIP

    587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