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头条
学堂
书苑
百科
资源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肉豆蔻(面裹煨)、罂粟壳(去顶蒂瓤,蜜炙)、石榴皮、黄连各等分。
上为细末。
泻痢腹痛,里急后重,粪赤。
每服3钱,食前米饮调下。
肉豆蔻(去壳)1枚,缩砂(去皮)7枚,诃黎勒(去核)3枚,铅丹(炒)2钱,胡粉(炒)2钱,龙骨2钱,白矾1分,天仙子1分(与白矾和令匀,入在橡斗子内合定,用麻线缠定,炭火内烧黑存性,细研)。
上为散,再研令匀。
小儿肠胃虚弱,清浊不分,痢下青白,或如凝脂,陈寒痼冷,或下黑瘀。
每服半钱匕,米饮调下,乳食前服。
肉豆蔻(去壳,炮)5枚,甘草(炙,锉)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
上为散。
脾胃伤湿,濡泻不止。水谷痢久不止,腹胁妨闷,不思饮食。
每服2钱匕,米饮或汤调下,食前温服。
肉豆蔻(面裹,炮赤热,去面)1个,草果子(炮,去皮)1个,缩砂(去皮)1钱,甘草(炙)1钱,肉桂(不见火)1钱,陈皮(去白)半钱。
上为末。
小儿吐奶。
每服半钱,陈米饮调下。
肉豆蔻(去皮)3个,木香半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半两,人参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锉)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诃黎勒3枚(炮,去核),槟榔2枚(锉)。
治气补劳,通血脉,益脾胃。主五种膈气。
每服2钱匕,如茶点服;若入姜、枣同煎亦佳。
肉豆蔻(去壳)半两,红豆蔻(去皮)半两,草豆蔻(去皮)半两,白豆蔻(去皮)半两,细辛(去苗叶)1分,丁香半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锉)半两,人参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
口臭。
将本方改为丸剂,名“豆蔻丸”(见《普济方》)。
词条深挖(0)
相关资源(0)
最新
最热
VIP
查看更多
发布评论:
内经师资培训班熊继柏
¥0.00
兼山胡说针灸学:广义针灸学概论
¥299.00
韩立讲乌梅丸
¥99.00
#
账号密码登录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发送验证码
注册账号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