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头条
学堂
书苑
百科
资源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草乌头 荜茇各4.5克 川椒 细辛各6克
上药生用为末。
主牙疼欲落。
每用少许,揩患处内外,其牙自落。
皂角刺 绵黄耆各30克(炒)生甘草 乳香(为末)各15克
主痈疖已成脓者。
每服9克,酒服立溃。
穿山甲、僵蚕、枳壳、姜黄、牵牛、赤石脂、大黄、白芷、贝母各等分。
上为细末。
穿裆发,已成脓者。
每服5钱,早晨空心用酒调下。行利10余次,用薄粥补之。其脓血从大便中出。
草乌头1钱5分,荜拨1钱5分,川椒2钱,细辛2钱。
生为末。
牙疼。
用少许,揩患牙处内外。其牙自落。
皂角刺1两(炒),炒黄耆1两(炒),生甘草5钱,乳香5钱。
上各为细末。
立穿一切外症。主
每服3钱,陈酒送下。
其他同名方
金顶砒5分,潮脑1钱,螺蛳肉(晒干)2两,轻粉3钱,巴豆仁(去油)5钱。
上为末。
去顽肉。亦可代开刀。主
用麻油调搽。
斑蝥1钱,巴豆1钱,白信石1分。
一切流注,痈毒,有脓水。
取大米少许,放疡头上,膏药盖之。以代开刀。
皂角刺(30克)、黄芪(30克)、甘草(15克)、乳香(15克)。
上药共研细末。每服9克,陈酒或温开水送服;或改用饮片水煎服。
益气活血,托毒溃脓。
主治疮疡脓毒已熟、尚未溃破。
临床报道主要见于治疗痤疮等病症。
痤疮:以本方加味治疗囊肿型痤疮19例,与四环素口服治疗12例对照。疗程为60日,以囊肿的消退个数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治疗组痊愈4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68.42%;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7年第1期)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疮疡脓熟不溃,方用黄芪益气托毒,皂角刺活血渍脓为主要作用,佐以乳香消肿定痛。临床应用以疮疡脓成、尚未溃破而肿胀疼痛为辨证要点。
改作汤剂,临床可加用穿山甲、没药以增加排脓、消肿、止痛之功。如见局部焮热,加金银花、连翘;肿痛较甚,加赤芍、牡丹皮;气血不足,加党参、白术、熟地黄、当归。疮疡已溃者忌用。
代刀散是托毒方,芪草乳香皂角刺。
词条深挖(0)
相关资源(0)
最新
最热
VIP
查看更多
发布评论:
内经师资培训班熊继柏
¥0.00
兼山胡说针灸学:广义针灸学概论
¥299.00
韩立讲乌梅丸
¥99.00
#
账号密码登录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发送验证码
注册账号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