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地龙二藤汤临床运用举隅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1522

时间:2020-08-19

地龙二藤汤出自薛生白《湿热病篇》第四条:“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条文中八味药组成的方剂赵绍琴将其命名为地龙二藤汤,用于湿热兼夹风邪侵袭经脉、络脉而致痉证。其病位在中焦脾胃,但非脾胃脏腑,而在脾胃的经络,属脾胃之表,所以可见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等症状。方中用秦艽威灵仙苍耳子祛风胜湿,鲜地龙镇痉通络,丝瓜藤、海风藤通络舒筋,滑石黄连利湿、燥湿清热。因为药店一般不备丝瓜藤这味药,常用丝瓜络代替。


此方在临床中运用机会颇多,试谈一下个人体会。


一、暑温暑湿


这是本方最初的用法,湿温而致痉证,多见于脑炎而出现头项强痛者。我看到的资料中,已故的原成都中医学院教授冉品珍冉老在一次讲座的讲稿中指出,此方可用于治疗脑炎初起而出现湿热致痉的症状。而传统医案中多以清泄肝热为法,强调热盛动风的原因,而忽视湿热裹结动风的因素。但此方重在治痉而轻于治厥。所以,如遇脑炎痉、厥并见,当随证加用治厥之品。因现在脑炎患者多被送往医院急救,中医门诊的临床并不多见,在此只是就个人所知提供一条思路,以备参考,具体经验,尚需同道诸贤印证。


二、肢体关节疼痛


这是此方在杂病中运用最多的一类病症。之前我对此方应用也不多,偶尔用于痛风治疗而已。曾有一位男科病患者,喜读中医书籍,告诉我他脖子僵痛时服此方一剂即效,而大便变稀溏。此后才引起我对此方的重视,增加了运用此方的机会。曾治一浙江女性,40余岁,脖子与手臂疼痛多年,诸法无效,打麻将一会即需起来活动脖子与手臂,吃火锅上述症状即加重。口苦口干,大便干燥难解,两三日一次。舌红苔黄腻,舌底静脉紫暗粗长。脉弦滑有力。予此方合柴芩温胆汤三剂,脖子、手臂疼痛如失,打麻将能坐半天。后又服药一周,吃火锅也未曾复发。


三、失眠


在浙江出诊时,曾治疗一例失眠,女性,46岁。患者晚上不能入寐20余年,每夜基本盯着天花板度过,白天上班能打个盹。患者形体壮实,大便干,每日能解;小便黄,时有灼热感。舌红苔黄腻,舌底静脉紫暗粗长。脉弦滑有力。予此方合温胆汤三剂,当晚服药一次即能睡两小时,患者大喜过望,三剂服完,晚上即能睡四小时。患者复诊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后服药一月,我次月去浙江时,患者已能睡七八个小时,后又服药一周即停药。嘱忌辛辣、油腻、过甜、过酸食品而已。


四、疲劳综合征


我用地龙二藤汤治疗此类病,最早见于男科患者中,曾有一成都小伙子患早泄,疲倦无力,之前服补脾补肾药,早泄疲乏日益加重。求治于我时,见其舌淡苔薄腻,但其薄苔结得很致密,乏津液。舌底静脉紫暗,在舌底的根部成簇堆积,脉沉弦有力。考虑湿热阻滞络脉,气血不能正常敷布导致疲倦。用地龙二藤汤加升麻柴胡葛根荆芥防风薄荷等风药助其敷布。患者服药一周,即疲乏感缓解,后又以上方随证调整一周即不疲倦,早泄也缓解。后又治一中年男性,45岁,主诉疲倦,服诸补药无效,二便调,胃亦无不适,舌淡红苔薄腻,舌底静脉紫暗而长,基本已至舌尖底部。脉弦长有力,予四逆散甘草地龙二藤汤去滑石,三剂即疲倦显减,后又加减治疗两周而愈。


五、糖尿病


去年曾治一同学的父亲,1945年4月份生人,之前得过皮肤癌得到控制,近日血糖在16以上居高不下。因未见到患者本人,只能从传来的舌像见舌红苔黄腻而干,舌底静脉紫暗粗大怒张,据言平时脉多见弦滑有力。考虑患者生于乙酉年,属于燥金偏旺的太乙天符年,而出生时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少阳相火。一派燥热因素,结合舌脉而论,已将精血熬为痰湿而引入络脉。故以地龙二藤汤去滑石佩兰僵蚕。后据反馈,患者服药两周,血糖即正常。后嘱去黄连,原来每天一剂变为两日一剂巩固治疗半个月。


六、男科


上面已讲述过治疗早泄的案例,在此不再赘述。前列腺痛此方有时比较常用,因此病一旦久年不治,多有湿热入络情况,故用此方机会颇多。曾治一重庆患者,45岁,常坐立不安,坐下时必将脚放在茶几上方感舒适,但久放又想站起来走走。患者形体壮实。初诊见舌淡红苔腻黄白相兼,舌底静脉粗大紫暗,脉濡滑沉取弦。先用三甲散加味治疗,症状逐渐缓解,但服药半年后,服三甲散也无效。考虑三甲散将湿热提至络脉这个层面,遂改用柴芩温胆汤合此方去滑石,大便不通加虎杖胡黄连,患者又服药半年,前列腺胀痛不适完全消失而见口苦口干等症状,此湿热在气分中表现,换为三仁汤柴芩温胆汤,三月后逐渐缓解,而之前阳痿早泄等症状逐渐消失。近日来复诊,很高兴告诉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20多岁时。


七、结语


此方治疗病位为湿热在经在络,从临床中体会,与治疗湿热在血分有浅深的差异。虽然我们常入络、入血并称,但入络和入血终究不是一回事。这个可以与使用三甲散时比较即可知。地龙二藤汤一方,在湿热杂病中非常常用,从浅深层次而言,三仁汤治疗的疾病位最浅,进一步入络,可考虑地龙二藤汤,再进一步入血,可考虑三甲散。地龙二藤汤治疗病位由浅入深的中间地带,此汤证一旦妄用活血药或补肝肾药,湿热即易被引入血分而成痼疾,所以临床时不可不细心分辨,以免误治。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刘平,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