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穴位图


概述

太乙 Tàiyǐ,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太一(《备急千金要方》),泰一,泰乙。太即甚大,乙为十天于之一,太乙即《河图》里的中宫,脾土居中,喻腹中央为太乙,穴在胃脘下部,约当腹中央,故名太乙

经属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


取穴法:

仰卧位。从肚脐沿前正中线向上量2横指(拇指),再水平旁开2横指(拇指),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有第八、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分布着第八、九肋间神经分支。皮肤由第8、9、10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分布。腹腔内相对应器官为大网膜和小肠。

刺灸法

刺法:直刺0.8~1.2寸,局部有酸胀沉重感。


灸法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按摩:每次按揉太乙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宜。可治胃病,如胃肠虚弱、恶心等。

功能与主治

功能:清心宁神,和胃化痰。


主治:癫狂,心烦不宁,胃痛,消化不良,吐舌。

配伍

《甲乙经》:狂癫疾,吐舌,太乙滑肉门主之。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狂癫疾,吐舌,太乙滑肉门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癫疾,心烦吐舌。


《针灸大成》:治癫疾狂走,心烦吐舌。


备急千金要方》:飞扬太乙滑肉门,主癫疾狂吐舌。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