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人参败毒散治惯生疮疖

四君人参

浏览:592

时间:2020-09-15

患皮肤病,遍体生疮疖,终年此愈彼起,并患顽癣。于1970年春季就诊。视其疮疖,项部为多,顽癣则腰、腹部及大腿部丛生,粘连成片如掌大,时出黄水,奇痒难熬。久治不愈。我已给他用过内服、外擦的多种方药,迄无效果。诊其脉虽稍数而中露虚象,舌边有齿痕,因予人参败毒散作汤用。党参9克,茯苓9克,甘草6克,枳壳6克,桔梗4.5克,柴胡6克,前胡6克,羌活9克,独活6克。川芎6克,薄荷1.5克,生姜6克,嘱服数剂。


半月后复诊,察顽癣有收敛现象,嘱再服半月后,察大腿部顽癣皮脱落,露出鲜红嫩肉,腰腹部者脓汁亦减少。因令他长期服用,3个月后,只腰部之癣疾未愈,而频年惯发之疮疖从未发生。1972年冬季追询,腰部顽癣仍存在。而疮疖则终未再发。


《和剂局方》人参败毒散,是主治风寒湿热不正之气发为时疫之剂,并治发于皮肤致生瘾疹疮疖者。方中羌活太阳而散游风;独活入少阴而理伏风,兼能除痛;柴胡解热升清,协川芎以和血祛湿;前胡枳壳降气,协桔梗茯苓以除湿消肿;甘草和里安中;人参辅正攘邪;引用薄荷生姜达表透邪。方意是疏导经络,表散邪滞,故名之曰“败毒”。治瘾疹加入蝉蜕更妙。


前人谓此方之妙,全在人参一味,其力能致开阖,始则鼓舞羌、独、柴、前各走其经,而与热毒以分解之门;继而调协精津血气各守其乡,以断邪气复入之路;与桂枝汤中芍药护营之意相同,能启协济表药之作用。喻昌说:“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出,全非补养衰弱之意也。即和解药中,有人参之大力者居间,外邪遇正,自不争而退舍,否则邪气之纵悍,安肯听命和解耶?……古方表汗用五积散参苏饮败毒散,和解用小柴胡白虎汤竹叶石膏等方,皆用人参,领内邪外出,乃得速愈。”有人批判喻昌的论点说:“但谓表药中有用人参之法则可,若谓表药中用人参更为得力则不可。”话虽笼统,颇有深意,入人参于外感药中偶一不慎,确有恋邪之弊。且在后汉仲景方内之人参,系党参,视唐时发现之辽东人参,非同科植物,力量较薄。日人吉益东洞在《药徵》中归纳仲景人参之作用说:“主治心下痞坚痞硬支结也。”人参确能振起胃机能衰减,东洞深得南阳用参之奥蕴。但有应注意的一点,即小柴胡汤证虽有心下痞硬,而在加减法中“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若咳者,去人参”,均恐其恋邪。我的临床经验,若外感方中需人参时,用太子参比较好。


对于惯生疮疖的轻症,及湿疹疮疖体质者,日本大冢敬节等所著《中医诊疗要览》中之“十味败毒汤”(荆芥防风桔梗柴胡川芎、樱皮(若无以白鲜皮代之)、甘草茯苓生姜)加连翘,有祛毒功效,故疮疖初期可以内消,即不内消,亦可大减其毒。 对于疮疖体质,则以改善体质为目的用之。对于湿疹,亦常有卓效。由于疮疖毒气内攻所致之肾炎,亦可服用。


惯生疮疖之重者,尤其在老人因血燥而皮肤枯干,兼有风热,而发生痒疹者,用《证治准绳》当归饮能奏效验。 方中当归、芍药、川芎、地黄,是四物汤,能润血,使血行良好;防风荆芥,能驱风解毒,散瘀热;蒺藜能治皮肤瘙痒黄芪何首乌,为皮肤营养强壮药。本方也适应于治疗皮肤枯燥瘙痒及日轻夜重的荨麻疹

关联词条:

  • # 人参败毒散
  • # 癣
  • # 疖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岳美中,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