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万氏家抄济世良方》的初刻、重刊与人生情境(许蔚)

求道

浏览:85

时间:2025-03-12

《万氏家抄济世良方》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刊刻、流传的一部方书初由万表撰集、刊行后由乃孙万邦孚增补重刻。该书存世版本较多海内外各图书馆所见副本数量也不在少数有些副本天头还有详细批注可知并不是什么乏人问津的僻书应当说类似万表所编刊的《灼艾集》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1]《刻痘疹诸家方论序》即说“在嘉靖中我明州鹿园万公善司马穰苴法事肃皇帝以功进大都尝集名家验方为《家抄》播传海内盖仁人之用心其利溥哉[2] 本文尝试就万氏祖孙三代的相关论述和经历以及该书所收方药的使用情形探讨这一军功世家在方书编撰工作中所呈现的济世情怀、宗教情境以及具体的个人经验。

万氏三代的功业、志趣、著述与信仰




万表字民望号鹿园又号九沙居士宁波卫世袭指挥生于弘治十一年1498),17岁袭职正德十四年1519中浙江武举正德十五年中会试擢都指挥督全浙粮运历任浙江都司、南京大校场坐营、江西都司、漕运参将、南京锦衣书、广西副总兵、左军都督漕运总兵、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书等职终于浙直海防总兵嘉靖三十五年1556撰有《学庸志略》《论语心义》《孟子摘义》《道经赘言》《九沙草堂杂言》《玩鹿亭稿》《淮上稿》等又编有《皇明经济文录》《灼艾集》《玩鹿亭诗抄》[3]《万氏家抄济世良方》《玄门入道资粮》《山中集》[4]大多尚存有万氏家刻本。

王畿在为万表所作行状中说他“生平志于古人之学才长于经济性素冲雅乐与方外人交”。[5]焦竑在为万表所作墓志铭中则称赞其“古名将功在社稷者多矣。至以文学饰勋名如杜预、韦孝宽者盖间有之。若夫裁九流其要以修身而缮性者古今未有也”“公少嗜玄学而阅内典独契于心”。[6]万表嫡子万达甫所作《万纯初传》又称“鹿园公负文武才标望绝人于释部、玄宗深领其趣与龙溪、荆川、念庵诸公为绾带交”。[7]除表扬其理学、诗学成就指出他融通释、道之外[8]王畿、焦也都选录其擘画漕运、防海事宜的文字对其经济之能有充分的肯定。

万表“于天下厄塞、时事兴罢利病即身所未历者无不概诸胸中”“每遇事矫矫直任惟见理之当为毅然行之。一切得失、毁誉、利害皆无所顾”。[9]其一生功业首在漕运既数次完成漕粮运缴任务也曾为遭遇暴风雨而覆溺的漕船申辩并请求抚恤又曾不得敕旨即发漕粮赈济流民可以说是尽最大努力保全治下军民的性命被民众传称为“好道舍命活民参将万侯”。[10]此外他在漕运制度如缴纳、粮耗、折银等方面也有许多为人所称道的规划和建议[11]特别是提议卫辉、运河及海运等三路运粮既保障漕粮安全又使京畿常年有勤王之师复留海上舟师一路以备不虞可知颇有深谋。其次则是防海剿倭。他虽退职养病“忧怀激发慨然有澄清海甸之志”[9]故能响应张经的征召除为其分析时局、擘画募兵及攻守方略外也首倡僧兵又身亲战阵在苏州娄门外杨泾桥迎击倭寇中箭落水几死。[12]所建以蒋洲、张惟远诱捕王直之策卒亦为胡宗宪所用。最后受命海防因旧疾复发而逝。

事功之外他虽参与良知学的论争但并不热衷讲学而是以自修自证为旨趣与浙中王学颇不同调而近于江右学风因而能与罗念庵常相砥砺日常则以读书为乐对世道人心、经济文章尤其重视。《灼艾续集》卷下有识语“九沙山人万表《灼艾续集》者续《灼艾集》而修也。山人往寓金陵尝因灼艾阅诸说而有集矣。嘉靖甲午1534),承乏督漕舟行闲暇乃取昔所未阅者而阅之。随意漫录复成帐焉。益觉夫义理之可悦而龟鉴之在是也。谨识”[13]可知万表即使在领运途中也不释卷。

他育有二子二女。长女适杭州卫指挥同知吴懋宣。吴受其僧兵追击倭寇孤军无援而阵亡。[12],第4562页)嫡子万达甫字仲章号纯初生于嘉靖十年幼入唐荆川门下补杭州庠生万表去世后袭职督理清江厂漕船等事历任浙西漕运把总、中军都督府东大营坐营、临观备倭把总、福建都司书、广东都司、广州防海参将等职万历三十一年1603[14]著有《皆非集》存万氏家刻本又撰《万氏永思纪略》一卷述乃父一生行事甚详。焦《万纯初传》称他“得父师之指受而旁证于古先生之书性现根熟洞彻”,([7],第3b称得起克绍家声。

万达甫虽然长期担任低级军官不甚通显但始终谨守职任爱抚军民。其《天歌》诗序说“舟次济上值岁大歉民茹草木、男女者载道为之悲感而赋此”,([7],第30a即领运漕粮时悲悯军民的表达。他在广东参将任上也曾极力反对抚臣出兵征剿浮海为乱的蛋民以冒功的主张为免滥杀无辜而不惜得罪上峰有乃父之风为人所称。此外他对漕运制度以及防海剿倭等事也有深刻的考虑帮助制定规章贡献谋略并一力主张独子万邦孚应命出征朝鲜。不过其《皆非集》仅为诗集并未收录他有关漕运及剿倭、东征的擘画文字。由其诗作可知他长年坚持坐禅与释、道都有很深的交往并有坚定的观世音信仰临终时亦请坐禅僧彻夜诵《金刚经》助其往生。又其《游万山观壁间有纯阳亲笔及遗药尚存》诗曰“遨游不自适亦复见仙容。半壁云生袖千峰月照松。留丹犹济世厌俗尚遗踪。夜半闻长啸还疑剑化龙”,([7],第5b虽表达逍遥自适的感情仍流露不忘世事的情怀。李志《行状》也提到他“其心未尝一日忘朝廷从邸报中闻一缴令喜形颜面则恨恨若芒刺在胸臆间”。[14]而诗中题咏的吕纯阳遗迹对他而言也并非偶然触景生情。万氏与吕祖信仰实有着深刻联系。后来万邦孚重刊《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就曾请吕祖降笔。

万邦孚字汝永号瑞岩据其60岁自识画像诗题称“自甲寅历癸丑不觉六旬”[15]知生于嘉靖三十三年。是年正值乃祖万表募兵迎击倭寇之时而乃父万达甫正是以此激励他不要留恋未满月的幼子应以尽职建功为重领命赴朝鲜的。万邦孚弱冠为宁波庠生在万达甫致仕后袭职三领浙省漕运迁山东都司曾率班军入卫京师[16]壬辰倭乱时升为游击将军率南京龙江水师赴鸭绿江归补苏松游击将军调浙西参将升温处参将、江北副总兵终于都督事福建总兵崇祯元年1628[17]著有《一枝轩吟草》据《千顷堂书目》其还编有《万氏家训》、《汇选吉指南》、《日家指掌》、《通书纂要》以及《万氏家抄痘疹诸家方论》等书并重刻了乃祖所编诸书。

万邦孚系将门之后祖、父又常年担任漕运职务熟知漕事、海务袭职后领漕事也能克尽己职。朝鲜事起他遵父命“条上火器、练水战、鼓士气、选精勇数事”[14]又在父亲一力主张下离家东征。他虽因此得以建功逐渐得到升迁但离家远亲常怀思念尤其老父、幼子时时挂怀。万达甫虽然力主他出征其实心中也常怀忧虑。他在《夜喜孚儿鸭绿信使至报以春归》二首中提到“老来〔舔〕犊情偏切”“为报归期舒老抱寄将灵药驻衰颜”[14]对远在异国战场的独子思念备切可知万邦孚也当有如此感想。他与乃祖、乃父相同始终敬畏生命对军民着意照拂为荒野、战场死难之人收拾遗骨买地安葬并建厉坛祭祀深得军民感激。朱道相《刻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序》高度赞扬他任温处参将时所取得的武功说“万公式奉简命都护瓯江运筹决胜不遗余力。虽仁以奋勇武而不杀而一闻小警即严号令整部伍甲胄身先偏裨冲涛追灭而后朝食。由是威名震慑岛夷潜踪大海以东晏如也”。[18]此后他升任福建总兵又能革去弊政践行戚继光练兵之法选材任贤可知颇有治军之能。

万邦孚虽然与乃祖万表一样编刻了不少书自己留下的文字却较少晚年所著《一枝轩吟草》一卷收诗也不太多。从有限的记录可以知道他保持了父祖辈坐关的习惯同时也延续和发展了万氏家族的吕祖信仰。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明万历三十七年万邦孚刻本《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序后录吕祖扎笔赠诗所附万邦孚识语说“右诗吕纯阳祖师所赠也。不肖参温处戎务时汛防海上闻祖师神应屡屡。因恳题重梓家抄方首简。祖师示曰此固汝之美念况前人遗泽甚广道人当不吝。但多达官贤士题跋何重于道人耶不须序作一首便是镌于前以彰尔祖余泽。遂顷刻挥洒五章。不肖为悚羡者久之尤不敢袭藏也。敬以原笔付之剞劂氏”。[19] 吕祖灵应不仅塑造了万邦孚的信仰世界也强化了万氏祖孙刊刻方书以济世的功德观念。对此朱道相说“书成公以质之箕仙。而吕韵五章畅然嘉其世泽之远而炯然必其获报之隆。憶!万公满腔恻隐触处流行。既设奇决策荡涤海氛以脱民于锋镝。而又绳祖广集梓布宇内使一切阴阳诸患不能为人世害。公之仁深且弘矣。积仁累行神且申佑。即日上续祖光建牙开府用树掀揭洪业固公余事。且见仁人之后益传而益昌大也。”[18],第5页)他不仅肯定刊布医方为万氏阴德且以为吕祖将有护佑不久即会延续万表的荣光再任都督子孙亦将繁衍昌大。而万邦孚随后即升任副总兵、总兵。他在福建任上也再将吕祖赠诗附《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刻出书中款署并备列祖孙三代的职衔再度宣扬万氏之德行功勋、吕祖之潜佑默助。

二 《万氏家抄济世良方》的初刻、重刻、再刻及定本的形成




《万氏家抄济世良方》最初由万表编刊于嘉靖年间上海图书馆藏明嘉靖刻本应即该本。此后因年久版坏万邦孚又予增补重刻。各图书馆所藏有著录为万历三十年刻本者有著录为万历三十七年刻本者目前所见最晚刻本似乎是上海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四年”万邦孚刻本。为辨明诸本之间的关系先将所见各版本概况具述如下。

1上海图书馆藏明嘉靖刻本五卷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二字曾经重装有抄补在卷四叶三十八。该本前后未见序、跋有目录正文每卷无款署。

2上海图书馆藏明万历三十年刻本六卷四周单边白口单鱼尾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三字扉页题“□学准绳”“重镌增补万氏家抄”“文蔚堂藏板”等“文蔚堂”“文蔚堂图书记”等书坊印记。该本首有万历三十年朱道相《刻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序》次《吕纯阳祖师赠诗》一叶而无万邦孚识语。次目录目录末有万邦孚识语。正文前五卷署“四明万表选集、孙邦孚增订重梓”第六卷署“四明万邦孚选集”。另外该本第六卷包括脉诀、药性两部分。

3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明刻清印本六卷行款同上封面墨书“万氏家抄”扉页栏内题“医学入门良方考”“一备诊视脉诀一备本草药性”“文蔚堂梓”栏上题“万氏家传秘方集验”。该本首有《吕纯阳祖师赠诗》十叶附万邦孚识语次朱道相序但序题挖改为“医学入门良方考”。次目录目录末有万邦孚识语但卷首挖改为“医学入门良方考”唯版心上仍题“万氏家抄方”未改。正文每卷首题亦挖改为“医学入门良方”但尾题仍为“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卷之某”未改。余同上本。

4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明万历三十年刻本六卷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善本丛书》1996年景印行款同上本唯扉页题“遗香堂万氏家抄”。该本序、吕祖诗、目录、分卷等亦同上本。

5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三十七年刻本”著录有误详后),六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1997年景印行款同上本景印本未见扉页。该本首为洪启睿《题万病春抄济世良方首简》未署年月、万历三十年朱道相序、万历三十六年沈儆炌《重刻万氏良方跋》。吕祖诗、目录、分卷等亦同上本。

6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三十七年刻本七卷存六卷),四周单边白口单鱼尾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三字无扉页。该本首为万历三十七年沈儆炌《增定万氏济世良方序》、万历二十九年洪启睿《题万氏家抄济世良方首简》、万历三十年朱道相序。次每卷前有分卷目录一叶。正文前五卷署“提督漕运镇守淮安地方总兵官都督四明万表选集、分守广东广州等处地方督理海防参将男达甫校订、镇守福建并浙江金温地方总兵官都督孙邦孚增补”。另外该本第六卷仅有脉诀的部分卷题作“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卷六新增痘脉诀署“镇守福建并浙江金温地方总兵官都督四明万邦孚选集”。

7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明万历三十七年刻本七卷行款同上本。该本首为万历三十七年沈做价《增定万氏济世良方序》、万历二十九年洪启睿、万历三十年朱道相等序次《吕纯阳祖师赠诗》九又半叶有万历三十七年万邦孚识语次《增补家抄方凡例》一叶。又该本第七卷末有万历三十六年沈儆炌《重刻万氏良方跋》次万邦孚识语。每卷前有分卷目录一叶第一册卷一目录缺。正文款署亦同上本。第七卷即药性的部分卷题作“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卷七新增本草药性”署“镇守福建并浙江金温地方总兵官都督四明万邦孚选集”。

8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明万历三十七年刻本七卷行款同上本。该本卷末沈儆炌跋残缺余同上本不赘。

9上海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四年刻本”著录有误详后),六卷四周单边白口单鱼尾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三字无扉页。该本首为朱道相《刻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序》但署“万历丙辰八月一日”即万历四十四年。次目录目录末有万邦孚识语。正文前五卷署“四明万表选集、孙邦孚增订重梓”第六卷署“四明万邦孚选集”。

上述九种中除上海图书馆藏明嘉靖刻本外均为万邦孚增补本。从行款、序跋等来看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明万历三十七年刻本虽然各有不同程度的缺失但应属同一版本为万邦孚增补万历三十七年刊刻于福州官署。但从该书前后所收诸序、跋及万邦孚本人识语从万历二十九年延续到万历三十七年来看在此前的近十年间该书已经多次刊刻。

万历二十九年洪启睿序说“参帅万君之开府东瓯也出其先总镇公所辑方书遗予。予受而卒业。则见其剖析疑似劈肌分理病万状方亦万变犁然渊然。书行自其先公时迄今岁久而前是操刀笔者有遗工将落漫。予谓君其能更命剞劂以广大先公之惠乎万君欣然俞诺。会予行迈还越材官持函来谓已翻梨告成事矣。”而万历三十年朱道相所作序提到万邦孚在东瓯之武功后说他“又取令太父总镇公所刻家抄医方加意披翻益以经验诸方增以脉诀、药性二篇合先今共六卷以登诸梓而旧题不易焉。夫祖刻行世已久活人甚多今且再更贤孙之手细加抽寻”并说书成后请得吕祖扎笔。这也可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明万历三十七年刻本及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明刻清印本所见《吕纯阳祖师赠诗》落款署“时壬寅即万历三十年春三月之望书于瓯东黄知清署”以及诗后万邦孚说自己在温处防海请吕祖降笔的识语相印证。明刻清印本所附识语与万历三十七年识语稍有不同应保持万历三十年刻本原始样貌为“邦孚汛防海上。李镇台以巡历至指示祖师神应屡屡。邦孚卜今春获功兆因恳题重梓家抄方首简”表明他后来识语所说习闻吕祖灵应其实是受到上级李总兵的影响或许因为万历三十七年他自己也任总兵便有此删改。另外上海图书馆、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明万历三十年刻本及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明刻清印本目录后万邦孚识语称“孚先大父刻《济世良方》凡五卷行于世久矣。日久板坏孚重刻之。因以续得经验诸方随门增入盖不敢秘抑欲以承先志也。又集脉诀、药性附于末为第六卷。庶施治者察脉认药参以成方或不至以病试云”也与朱道相所说增补情况相合。三本前五卷署“四明万表选集、孙邦孚增订重梓”与《玄门入道资粮》署“四明万表选集、孙邦孚校梓”以及《玩鹿亭稿》署“四明万表著、男达甫编辑、孙邦孚校梓”相较基本一致。而第六卷署“四明万邦孚选集”也与万历二十八年万邦孚在温处参将任上所刻《万氏家抄痘疹诸家方论》署“四明万邦孚选集”相同。[20] 因此似可认定万邦孚在温处参将任上于万历二十九年初次“增订重梓”了该书。

不过上海图书馆、中医研究院图书馆所藏二本均无洪启睿序并且上海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四年刻本”也没有该序不知是虽索序而未付刻还是今存诸本刚好都没有刷印该序而扉页题署的差别则应是因不同书坊刷印所致。至于上海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四年刻本”其朱道相序所署年代由“万历壬寅”改为“万历丙辰”即由万历三十年延后为万历四十四年与序中所说任官年代不合则似乎是书商有意改动的伪作。另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重刻万氏家传济世良方》五卷万表明万邦孚增补明杭城书林翁倚山刻本”[21]原书目前未见既为万邦孚增补本则至少应缺一卷不排除是另一书坊的刷印本。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虽有洪启睿序却未署年月并且题中“万病春抄”应为“万氏家抄”之讹。该本有万历三十六年沈儆炌《重刻万氏良方跋》说“闽帅万公任东瓯参戎时值羽无闻汇称余暇取令大父所刻方书加意披翻增所未备而光大之流播江以北。比入闽手一帐示余。余受而卒业穆然而有思也。曰取火者于燧抱水者于河用乃不竭。是刻也君能车载而南以给闽人士之求乎余园再付杀青以广公与令先公之仁也”,([18],第6页)则应系沈儆炌万历三十六年重刻本。此点也得到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本所见万邦孚识语的印证。该本第七卷末附沈儆炌《重刻万氏良方跋》并有万邦孚识语说“万历戊申岁1608),予甫入闽抚台徐石楼公索是书不多得云宜付之坊间刊布以广其传。沈太垣公承命发梓因作是跋。是集止六卷无痘疹方论”[22]明确说他刚赴福建上任因所携自刻本不多便由沈儆炌雇请书坊刻工重新刊刻。

可能因为沈儆炌刻本出现了诸如上述的一些错误万邦孚在次年就又重新增补定本刊行仍请沈儆炌作《增定万氏济世良方序》置诸卷首。沈儆炌序称“万氏书刻布有年活人无算杀青既久殊多积蠹之嗟。……业已重加翻播更益见闻。余既剞劂于建溪公复搜于福郡原增脉诀药性今缀痘疹方”,([22],第2页)明确提到他已经在建宁府刻过了而万邦孚又在福州府重新增订刊刻。此次刊刻不仅增入痘疹方也体现于第六卷的卷题),万邦孚再次将吕祖赠诗五首扎笔原迹全数刊刻并附识语说明吕祖神应及福佑之意且明确署“万历己酉春四明万邦孚识于八闽之镇东公署”表明与之前的家刻、坊刻相比更正式。从版刻风格以及前五卷列出万氏祖孙三代的职衔后两卷列出自己的职衔来看此次刊刻郑重其事不计工本作品可以说是相当精致了。

关于此次增订万邦孚有详细说明见卷前《增补家抄方凡例》除可知其增补工作益可见其郑重。具列如下

——先大父刻《家抄方》凡五卷行于世久矣。兹先君及不肖宦游诸省所得诸方之经验者不敢秘。谨随门增入以便检阅。

——伤寒诸方原本未详。今以验舌法并陶节庵加减槌法、制药劫病法增入。其于阴阳、内外、表里、传变诸症庶无余治矣。

——原本无背痛臂痛二门。今增入。

——近得种子诸方分别补助增入。虚弱者用补。寒痿者用助。俾不致一概混用反伤人也。

——小儿门原本未详。今遍索诸方分别吐、泻、惊、疳及诸症之属热者、属寒者类序之详悉周备无余法矣。

——痘疹原本无方论亦未详备。今遍集诸书择其诸症辩论之正者、诸医家治法立方之正者与夫妇人痘疹小儿疹及大人、小儿脉诀共为一卷极其详悉云。

——原本灸法未备。近得大人、小儿诸症灸法之验者随门附入以便检用。

——原本无药性。今摘选本草药性为一卷附刻于末。庶温、凉、寒、热各适其用不至以病试云。

以上诸条清晰详备但所反映的并不全都是万历三十七年增订时所做工作。所谓随门增补以及种子、脉诀、药性等其实均是对万历二十九年增补工作的事后总结。其中小儿诸症如叶所说本来是万邦孚在万历二十八年编选《万氏家抄痘疹诸家方论》时所做工作应曾单独刻印至是补入《万氏家抄济世良方》。万历三十七年增订工作如沈儆炌所说主要应是补入痘疹而补入的内容大体也见于万历二十八年编刻的《万氏家抄痘疹诸家方论》应即就该书选入。之所以如此除给短期内重新刊刻一个合理的解释外可能也是不想再单独刻行己书而是以之附乃祖书流传从而强调祖孙三代的累世之德。此点从万达甫并未实质参与增订工作但万邦孚在凡例中却强调乃父宦游亦曾得验方且在款署中更增入乃父名衔也可看出。值得注意的是凡例只列出了增补说明似乎万邦孚重刻时所做工作除了增补就只是校刊但与万表刻本对读即可知其工作实际上也包含删削在内而万邦孚却隐没未提其间缘由值得思考。

明嘉靖刻本所见方药来源、验证故事及未编入该书的个人经验




万邦孚增订凡例说他与父亲宦游诸省得到不少验方随门增入。其实万表编撰该书时除摘录方书标明者如《小续命汤》下录《纂要》云云《东坡四神丹》下录“丹溪曰大风病是受得天地间杀物之风”云云麻黄汤》等诸方下均注明系《陶节庵方》或录出《陶节庵方》的另说也编入不少自己使用及从前辈、同倍等处所听闻和抄录的验方。

明嘉靖刻本卷四《干柿散》提到“予于宣德年间集注文公小学书时夜作细字心劳苦致肠癖之疾诸不效。时先父犹存谓予曰汝不读《是斋百一选方》乎宁痛苦如此。予遂读之因得此方一服而愈。后以治人无不验者”。[23] 万表生于弘治十一年“宣德”当是“正德”之误而集注朱熹小学书应指他撰作《学庸志略》《论语心义》《孟子摘义》等书此为从事举子业的基础学习经历。鄞县濠梁万氏虽然是世袭军户死国事者代有其人但始终重视子弟的儒学教育。万表既因苦读而得病又由父亲引导开始阅读方书并得到亲身的验证遂为将来编选《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奠定基础。

与此类似卷三《二制黄连膏》也是他曾经亲身验证的良方只是该书中仅说“治风热退眦粘涩等眼”并描述制作方法却没有只字涉及个人经历。而万表所著《九沙草堂杂言》却提到“近予目病退脓两眦皆粘破痛涩不能视物弥月不愈甚苦之。适武林旧知王云谷潼过予谓曰此风热也。非苦不可以清热。非辛不可以散风。宜用黄连锉碎。先以生姜一块切两片殉空入连煨之。次以红枣去核加少矾末入连再煨。俱用湿纸包裹候以纸干取出加人乳置磁杯中蒸热。点之热泪淋漓其病如解。又曰于大小便时闭目、固齿意随便下降火尤妙。二法用之俱验”。[12],第110页)所述疗效、药方及制作方法均与《二制黄连膏》一致只是限于体例《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并没有收入后一法。

令人纳闷的是此处万表不仅没有提到自己用药有验之事也没有提到《二制黄连膏》是从王潼那里得来的。这似乎不太符合该书的常例。如卷三《百子附归丸》通过验证故事介绍该方说“比太仆吏鲍壁台州人其妻年三十不生育忽经事不一至者十月腹鼓大无病容皆谓妊娠。一日忽产恶物盈桶视之皆败痰积血。后服此丸不期年生一子。张云彼尝以此二方与诸人服无不应者”。[23],第28b又《雏凤丸》说“此方宣府镇守总兵马仪都督所传”。[23],第32a卷四《松梅丸》则提到“此方得之南吏部林尚书大人者。自云西域异人见惠服无虚日。且诸士夫服饵最能加饮食致身肥健、小便清、大便润及精神不倦之说。愚考诸本草云……”[24] 而《四圣不老丹》更凿凿述该方流传经以证其验说“此方云阳王都宪五一翁所传。云渠方伯陕西时授之于一总戎。总戎年九十余自幼服此丸精力倍加胃气强健饮食日增寿考弥长秘而不传。翁恳得之如法服之不问寒暑。今年八十有六矣行步不、不人而谈论亹亹饮酒可百盏餐饭数碗许而羞果核尽其席遍尝之不辍口。其有得于真传者乎且室御数女皆能有子人以仙称。信不我欺予舟往来两度诣翁而翁始以是方授予。归笔此以识翁之善云”。[23],第59a这些例子都明确说明获得该方的途径。

当然前辈、同交流是万表获取各种秘方的途径万表也将他所获得的奇方推荐给友人使用。如卷三《固齿延寿膏据该书所说“此膏专贴龈宣齿稿、黄黑腐败、风虫作痛、腮颊红肿大有奇功。久贴坚固牙齿驱逐垢腻益肾气长养津液壮骨强髓添精倍力”。[23],第60页)万表在此虽未说明该方的来源以及自己是否使用有效但他在赴广西副总兵任时病卧临江与在天王寺养病的罗念庵连榻论学即将随身携带使用的固齿膏赠送给了罗念庵几盒。罗念庵与万表一样由于自幼体弱多病向来注意收集奇方、秘方。在那之后他因为听信医者火煅石膏擦齿的奇方牙齿松动牙龈肿痛遂用固齿膏封固曾短暂地解除了痛苦但仍每年脱落一颗。他又听信同倍火煅大黄可固齿之说致使四颗牙齿脱落又用固齿膏补救。之后食骨伤齿贴用固齿膏疼痛加剧去除不用才慢慢平复使他意识到使用固齿膏的危害。尽管如此他认为这主要还是自己体质阳盛固齿膏中多升阳之剂所以遭此苦毒。[25]

与此相关万邦孚在万历二十九年增订本以及据该本翻刻的万历三十六年刻本第六卷末有识语说“用药不知性而徒信成方是以病试药也。其不至于误杀人者几希。故予于本草中摘其常用药品备录其温凉寒热之性与治症之要附梓于家方之末。俾治病者按药性以定方而不至泥成方以误病。是亦活人济世之一道也”,([18],第278页)应当说已经充分意识到了此类问题的发生。

从万历三十年吕祖笔看增补校刻工作对万邦孚个人的意义




万表在《万氏家抄济世良方》中虽然偶尔记录下一些宦游、交往经历但除此之外几乎没有留下个人性评论或工作性记录文字。万邦孚在温处参将任上除自己编选《万氏家抄痘疹诸家方论》外初次增补重刻了《万氏家抄济世良方》。这次增补工作如前述朱道相序所说主要是增加了一卷内容脉诀、药性二篇。除此之外所谓按类附入的方药并没有标明增补字样而万邦孚自己也只是在目录后及个别条目后留下了几则识语包括工作性的记录和他个人对肉药、种子方、小儿灸法等个别内容的评论。
倒是书成之后万邦孚曾在温州官署的一次扶活动中请得吕祖凡笔赠诗标诸卷端以彰万氏之德泽。这在前述诸图书馆所藏明万历三十年刻本及相应的明刻清印挖改本中都有所体现尤其后者有完整的保存。不过上海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四年刻本”没有相关内容有可能是书商在包装“新版”时删去了。万历三十六年沈儆炌根据万邦孚携带入闽的自印本翻刻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也保留有一纸《吕纯阳祖师赠诗》第三叶),为吕祖笔第三首的部分内容。而万历三十七年万邦孚在福州增订七卷本也再次收录全部并加说明。该本所见三个副本中北京国图藏本未见《吕纯阳祖师赠诗》显然是流传过程中有所缺佚而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本、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本则将有关内容完整保存了下来。
如前所述万邦孚有意将五首赠诗笔原迹公之于世以示神恩眷顾而并非将凡文释读后再刻出因此给我们带来识读上的些许困难。以下据凡笔原迹录之于下遇笔迹难以识认的以括号标示另有两处注释系录自释读后的吕祖凡笔今置于脚注以免淆乱。


万氏遗泽


炼石炼药已多年一壶春色揽先天。

攻非冲虚有玄术亦借丹砂作鼎铅。

世泽如波源渺渺露花似酒醉源源。

应知造化今古胜似人家万顷田。其一


种得人间万顷田秋云春雨带苍烟。

一花九叶生三瑞五种千枝结二缘。

壶泛中流来日远石藏空处尤含玄。

山根峰面紫芝秀采得先天续后天。其二


采得先天续后天散骨别有个中玄。

不分杏苑三春色却借莲末九转铅。

尽道斡旋由化育广施甘露遍寒田。

此心自诉多余庆桂子披生映鹿园。其三


桂子披生满[26]鹿园丹时风月正秋天。

枝枝叶叶生凉露绿绿丛丛霭暮烟。

方外有人题饮句此衷多术老长年。

八方草色应无恙五桂堂前凤联。其四


五桂堂前凤一弦仁门自渊源[27]

来仪有象()歧日分彩呈奇得化元。

万里雨花铭草木一天风色起壶田。

更教心境浑如是白发青牛再叩禅。〔其五〕

唐贞元道士偶然记睹耳。弗为道士狂聊以表万氏之余波矣。

时壬寅春三月之望书于瓯东黄知清署。


以上前后连环相续而作的五首笔赠诗围绕“万氏遗泽”表彰万表以至万邦孚三代刻印方书的功德胜于一般人家蓄有万顷良田其德泽既广被世人于万氏自身也必将有余庆并预言万氏必然子孙繁衍功名富贵一门兴旺看上去似乎是一般祝愿场合都能够见到的吉祥表达但其时是有针对性的赠言。

尽管我们不太清楚当日扶现场都有哪些官员参与整个过程持续了多长时间大家都问了些什么问题而吕祖都是如何回答的但万邦孚本人除提出为新刻《万氏家抄济世良方》题笔的要求外显然还提出了其他更具体的个人愿望。这一个人愿望在诗中有明确的表达。赠诗第三首尾联“此心自诉多余庆桂子披生映鹿园”鹿园即万鹿园代指万氏一族此即万邦孚自己在坛前自述像他们万氏这样三世刊印方书济人的积善之家按理应当有余庆更具体地说就是指万氏不应绝嗣也就是希望他自己能够有子嗣。第四首接续第三首的问题而作其首联“桂子披生满鹿园丹时风月正秋天”即吕祖的回应。吕祖扎笔对该联首句的用字特别加以解释强调“满字道人有微意”即表示万邦孚求嗣的愿望不仅会实现而且会“满”也就是不止一个而是富有子嗣。至于得嗣的时间则在次句给出答案。丹道理论主张顺则成人胎逆则成圣胎。所谓“丹时”即指丹熟之时在此即说婴孩胎熟出生之时当在秋天也可能不是指具体时间而是说如同春华秋实一般胎熟自然落地

朱道相序说“书成公以质之箕仙而吕韵五章畅然嘉其世泽之远而炯然必其获报之隆。憶万公满腔恻隐触处流行。既设奇策荡涤海氛以脱民于锋镝而又绳祖广集梓布宇内使一切阴阳诸患不能为人世害。公之仁深且弘矣。积仁累行神且申佑。即日上续祖光建牙开府用树掀揭洪业固公余事。且见仁人之后益传而益昌大也。余愧不文因叙诸首简以为后日左券。此非能以臆必仁人也能以天地神明常理必之而已”。[22]13a~14a朱道相系江西万安人榜进士时任处州知府很可能参与了该次吕祖降。当然即便只是事后获知他对吕祖也深信不疑。就其序中所说可知他完全理解吕祖赠诗的重点所在指出万邦孚之善报虽然可能是像乃祖万表那样升任都督开府一方但更重要的是能够达成求嗣的心愿。从万邦孚到任福州总兵重新编刻《万氏家抄济世良方》时不仅刻入吕祖笔原迹而且删除了自己“艰于嗣”的表述来看其应当是得执右契了。

从人生情境看万邦孚对万表方药及功德观念的继承与扬弃




明嘉靖刻本卷一《人参败毒散》除引用朱权《活人书》外又说“余平生以济人常无虚日。盖四时不正之气东常寒而反热夏常热而反寒春宜温而反凉秋宜凉而反温故病者大小无异或一郡一邑惟丘陵泽国高下有差大抵使人痰涎、风壅、烦热、头疼、身痛等症。或饮食如常起居依旧甚至声哑市井号为浪子。以其咳声不响续续连连俨如蛙鸣故又号曰虾蟆瘟。或至赤眼、口疮、大小腮、喉闭、风壅喷嚏、涕唾稠粘里域皆同者并治之”。[23],第40b卷五《乌金散》也提到“余尝合此剂所在济人积有年矣。但古方元有虻虫水蛭、鲤鱼皮。余平生不忍用肉药。由是以大蓟小蓟、紫葳代之。又去芫花巴豆而入蚕退纸、血竭。别撰醋煮大黄膏临证加减妙不可言。自得之妙未尝语人。今既集方故尽发此秘”。[23],第22a如他自己所说万表常常在疫病流行时施药济人。王畿所作行状即提到嘉靖十八年疫疗盛行他在西湖昭庆寺煮粥调药逐一分发之事。[28] 此种对四时疫疗病症以及临症合剂的描述既是他日常行事的真切认知也是他济人生死的情怀所寄。而不用肉药的观念则与万表的信仰生活有关。他“居家不事杀牲惟食净肉”在宜兴善权寺静坐持斋时也曾感化该寺僧人戒杀牲食肉。[28]

此点也为乃孙万邦孚所继承。万邦孚在增订本卷五《麻疹轻重不治诀》下有两则识语其中第二则说“今人之艰于嗣者得一子父母不胜其喜。每于满月、百日、周岁即会亲友杀生设席庆贺。及稍有疾病辄又杀生祈祷。孰知尔子之命固命也畜类独非命乎?尔子惟恐其有痛楚也杀畜类以祈神宴会彼独无痛楚乎天虽不言必不默佑尔于冥冥之中!奚兹小儿方中若疳症用虾蟆粪、蛆稀痘用兔血脑发痘用雄鸡头、天灵盖等项及为子设席杀生祈祷之类俱宜戒之”。[18],第221页)方书编撰中贯彻此种观念可以认为《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在一定意义上已不仅是治疗身疾的医书而且是进而改良人心的善书了。

万邦孚增订重刻时也基于自身经历和个人情感进行了一些调整与说明。如增订本卷一《伤寒·导引法》下万邦孚识语说“伤寒一症治之最难。盖传经络不易识也。予母在广州南海署中感此症无良医径致不救。及卒后而遇一医官高凤山携陶节庵伤寒杀车槌法来讲究甚精。时予妹及家人患此症者依方施治悉应手而愈。予不敢秘谨增入家抄方中以普惠于四方云”。[18],第40页)所谓“广州南海署中”当指万达甫任广州海防参将之时。因伤寒而丧母而家人仍多患病对万邦孚而言应是极为悲伤的记忆。他在此讲述亲身经历补入此经验良方即希望他人不再遭遇丧亲之痛的确是用心良善之举。

与此种增补工作不同卷五《五子衍宗丸明嘉靖刻本下原有说明文字称“旧称古今第一种子方。有人世世能服此药子孙蕃衍遂成村落之说。嘉靖丁亥1527),于广信郑中丞宅得之张神仙四世孙。予及熟人用之殊验”,([23],第32a万邦孚增订本却尽数删落仅保留了“旧称古今第一种子方”一句。令人疑惑的是如同前举诸例一样万表在此只不过是说明该方的效验和得到该方的途径以及现身说法以求征信而已何以需要删除呢如果说服药生子而成村落确有夸张之嫌予以删除有其宜。可无论是明嘉靖刻本还是万邦孚增订本都保存了不少仙传方药及神奇故事。那么就似乎难以无稽、虚诞塞责了。嘉靖丁亥万表尚在浙江都司任上。他到江西的广信府虽不知所为何事但在郑宅中所遇的张神仙四世孙应当是广信天师府某代天师的四世裔孙。张天师在明清两代始终受到广泛的崇拜[29] 万邦孚本人则是吕祖坛下弟子似乎也没有什么理由隐晦不表。[30] 万表育有二子二女他说自己和熟人用而有验也可以认为属于实情。不过或许正是在这一点上触动了万邦孚的心弦。

万达甫育有一子二女万邦孚是其独子。壬辰倭乱时万邦孚初得男儿子尚未满月。在万达甫力主之下万邦孚不得不弃家赴海东战场。而万达甫有孙男尔承一人孙女五人。这位万尔承虽然不知是否即万邦孚墓志所说万泰但显然并不是万达甫所说不必顾恋的“怀中呱呱”。增订本卷五《麻疹轻重不治诀》下万邦孚识语第一条说“予苦艰于嗣故于小方脉尤留意焉。既集痘疹方论及小儿脉诀杂症凡五卷付之梓人矣。兹重刻家抄方有小儿一门先大父之所遗不敢废也。乃复以续得方诀分别门类益加详焉。庶几乎我祖活幼广嗣之念为不孤耳”。[18],第221页)所谓“集痘疹方论及小儿脉诀杂症凡五卷付之梓人矣”与叶序所说相合而明万历三十七年万邦孚福州刻本删除了此条也就是说万历三十七年在福建总兵任上他已经有了子嗣而在万历二十八年任温处参将时万邦孚“苦艰于嗣”没有男性后代那么壬辰所得男应当是未能平安长大。[31]值得注意的是增订本卷六末录有一段讲述鄞县育婴习惯的文字说“鄞人儿生下即灸顶门其害非浅。盖儿初生乃一块血岂能当艾火烧炙。火气入内反为不美。如生下无他症平稳切不可乱灸。又鄞人儿生下多患奶牙每用针挑破进风辄毙殊为可伤。此皆缘孕母多食胡椒故也。鄞人平日最尚胡椒故儿有此症。若孕母能戒食胡椒仍常服黄芩白术清凉之剂即可无此症矣”。[32] 对育婴陋习的批评应当说浸透了这位曾经丧子、膝下无儿的父亲的悲悯和不平。就此而言乃祖万表所说服用方药而得子有验对万邦孚而言反而是难以言表的隐痛。

此外增订本卷五《种子方》下万邦孚识语更说“医家往往夸谈种子成方若持符券。而不知夫人所以艰嗣之故盖非一端。有因自幼断丧耗其精气者。有因精寒不能成胎者。有精滑易泻不能构女之阴者。有过服热药胎毒盛而子难育者。是在因病而药非可执方而论也。如云种之而已一味助长是自丧其真。所称非惟无益而反害之者非耶若夫至本至要则又在方寸心术之间。倘一念善天必予以贤嗣。一念恶即有子不肖与无子同。可不慎钦此又出于方之外者。艰于嗣者其察之”。[33] 这一表述看上去只是与凡例所说一样需要区分不同情况用药实际上却是隐约表达其对种子方的鄙弃。由此也可以理解万邦孚对《五子衍宗丸》的删改就其个人情感来说应是对乃祖所宣称的生子有验之事颇不愿意相信就其宗教信仰而言则是主张行善方能得天佑而这也是他请吕祖为该书降下笔时的心理。

从明万历三十七年万邦孚福州刻本的删改可知吕祖的祝福对他来说确实有效因此会在卷首将吕祖赠诗全部刊出以答神恩。令人唏嘘的是就在请告东归的途中他无比珍视的幼子因痘夭折了。当时之悲痛见诸《东归途次剑津四岁儿痘亡悲凄特甚赋此以述苦怀》二首曰“忆儿常似抱儿时忽尔凝眸不见儿。尔逝思吾应有泪吾今望汝不胜悲”“尔痘延医治尔时心知不救但含悲。凄凄没后无穷限欲解愁容其奈眉”。[15],第11a万邦孚向来重视收集痘疹等症的治疗方法既刻过专科方书在小儿方药中也列出专门应该说对病症的严重程度和成方是否有效是比较清楚的所谓“心知不救”确实令人绝望。回乡后他埋葬亡儿作《亡儿归葬西郊》又常思念眼前时时浮现“婴儿戏”作《东归途中病怔忡少睡亡儿甫四岁能戒婢从静侍且泣回思不胜哀感赋此》对亡儿久久不能释怀。从亡儿诗我们能体会到久乏子嗣的他对幼子的疼爱以及失去的痛彻。借此回观《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对小儿科、种子方等所谓“活幼广嗣”之术的着意收集我们也可以强烈感知他基于自身艰嗣境况由己及人的良善心意。

结语




万达甫追思父亲提到他常常施药济人并说“其选集《家抄方》传播最广为人所最爱遗之不孝及孙。数十年来岁装印百余部立尽不能应人之求也”。[9] 从《万氏家抄济世良方》的存世情况看应非虚言。该书由万表初次编刻于明嘉靖年间万历二十九年万邦孚在温处参将任上修订重刻了该书作为吕祖弟子的他还请得吕祖降笔祝福到万历三十六年入闽时儆炌在建宁府利用万邦孚作为礼物携带来闽的该版本加以翻刻可能因为沈氏翻刻本出现了一些刊刻错误更可能因为万邦孚生子为答谢吕祖护佑之恩万历三十七年万邦孚又在福州郑重其事地重新编刻了一版。表面看来该书历经初刻、重编与再刊似乎不过是一种受到欢迎的方书不断复制的出版现象。实际上其背后却蕴含着万氏祖孙三代的济世情怀和人生境遇。该书不同版本所反映的编刻信息尤其是万邦孚对万表原刻文字的改动与说明反映了祖孙两代不同人生处境下的不同情感体验。此种个性化的表达鲜活可感而不造作。

关联词条:

  • # 万氏济世良方
  • # 万表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中医典籍与文化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